第26屆噶舉大祈願法會:第一天日誌
- 分類:噶舉祈願
- 點擊數:6314
第26屆噶舉大祈願法會─第一天日誌
「讓和平與幸福,從當下善願開始」
地點:印度 菩提加耶
時間:2009年01月04日
報導:黃靖雅
攝影:噶瑪善治、噶瑪諾布
法王授八關齋戒 並從密勒日巴故事 說信心與法器
相信祈願的力量,相信全世界的和平與幸福,可以從一念純淨的祈願開始,當善願匯聚成海,「以善轉動世界」的力量就啟動了──這是「噶舉大祈願法會」邁入第26屆的信念。何況這善願行動,是在佛弟子都相信「善業功德成億萬倍成長」的聖地:菩提迦耶。
清晨五點半,世俗的菩提迦耶尚未甦醒,四周一片黑暗,行者幾乎看不見腳下的路,近乎零度的氣溫,人人動靜之間呵氣成白霧,著名的菩提樹上濃重的露水時而落下,讓人以為乾季的菩提迦耶紛紛下起了奇蹟的雨。
參加「第26屆噶舉大祈願法會」的上萬僧俗二眾,早已經坐在菩提大塔旁的位置上,面對著佛陀成道的金剛座,準備迎接法王噶瑪巴前來主法,展開為期八天(1/4~1/11)念誦祈願文,為世界和平和眾生幸福祈願的菩薩行。
第一座法,法王傳授「八關齋戒」
6:00,清晨曉霧中,噶舉傳承持有者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在萬眾敬候中蒞臨,在佛陀降魔成道的菩提樹下、金剛座前,陞座主法。隨同法王出席的大仁波切,有蔣貢康楚仁波切、嘉察仁波切、 蘇曼噶旺仁波切、創古仁波切、卡盧仁波切、明就仁波切、竹奔德千仁波切。
法王首先傳授漢傳通稱「八關齋戒」的「大乘布薩戒」,帶領大眾念誦戒文三次,發願依戒持守一日夜清淨行,過午不食、不臥高廣大床、不伎樂歌舞、不塗香莊嚴等,至次日日出之前還淨,可累積資糧、淨除障礙,以此清淨身心作祈願,更具利他之力用。
法王在授與在場的僧眾大乘布薩戒後,給了一段簡短的開示。法王說,大家來到此地,最重要的是要持守善的動機,時時刻刻都要保有身、語、意的良善。如果你來到了這裡,卻還是有和平常一樣的行為與思維的話,那麼,即使是在聖地,也不會得到太多的利益。這一切都取決於你個人的行為舉止,我實在也無法說得再多了。
之後,大眾以梵、藏二文念誦「三常誦」、「皈依發心」、「祈願儀軌二十支」。
第二座法,法王說「密勒日巴大師傳」
9:00,法王再次陞座,繼續去年主題,開示噶舉黃金念珠傳承上,以住山苦修而「即此一生成就佛果」的感人祖師:密勒日巴大師的傳記。
今年首日,故事本身說到,密勒日巴歷經造塔等馬爾巴大師的種種嚴苛考驗,仍未獲大師同意傳法,自感罪業深重,想去自殺,馬爾巴大師深自嘆息後說:「大力我兒,能在種種嚴苛考驗中,對三寶、上師不生邪見,是具足大信心的真法器。需知上師示現憤怒相,是上師利眾事業的示現,是為淨除弟子罪障,切不可以世俗之見觀之。本來大力(即密勒日巴)在歷經九次大苦行之後,即可罪障清淨、不受後有,現在如有殘餘的罪障未淨,皆是師母達媚瑪女人心軟之故。」即予口傳、灌頂,並作種種授記。
法王根據此段故事,開示「上師與弟子」之間應有的信心和三昧耶,「上師有不同的行儀和示現,不生邪見,才是俱足信心。」祖師密勒日巴的故事,正好可以做為修行人的借鑑。
法王說,釋迦牟尼佛利益後世,要藉上師才能行佛事業,我們要多學習馬爾巴與密勒日巴的師徒關係,兩位大師的口訣,今天讀起來,仍覺得「熱呼呼」的呢。
六大祖師多瑪、石頭壇城、祈願詩文牆的意義
接著,法王開示,今年法會現場裝置了噶舉傳承的馬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以及薩迦、寧瑪、魯格三大教派六大祖師的多瑪,「我們不只要禮敬根本傳承上師的恩德,也要禮敬一切教派上師,」因為藏地各教派都有交流、源流都是相通的。「我們不只要禮敬見過的上師,也要心量廣大的禮敬各宗派無別的一切上師。」這就是今年「四大教派無分別多瑪」的意義。今年的供養壇由韓國信眾負責,呈現濃厚的韓國風味。
法王說,今年法會供奉了一座「石頭壇城」,這是最新的,這些石頭來自全球五大洲,包括伊拉克、克羅埃西亞、巴基斯坦等地,甚至包括月球,我們要把這些經過法會加持的石頭,再送回世界各角落、但不必送回原處,代表把對「世界和平、眾生幸福」的祈願,送到全球各地。
法王提及,今年大門口還裝置了「祈願詩文牆」,這也是最新的,代表來自世界各地的心聲,有些是藏人所寫,有為和平、為環保、為父母、為動物等不同主題所寫的詩文。「了解有情的心願,祈願才更有力」,想對眾生生起難忍的大悲,要能感受到眾生的苦,希望大家慈愛之心互約,這個詩文牆,就是讓祈願者聽見世界的聲音。
接著,法王請大眾唱《密勒日巴大師傳》中,關於密勒日巴這段故事的道歌(大眾在維那師領唱下,以藏文唱頌)──
敬禮譯師馬爾巴前,遠離言說祈加持﹔
為有上師加持力,此心不受動搖害。
恆修慈愛與悲憫,遂忘自他之執著。
頂載上師恆修觀,遂忘威勢之官府。
不離本尊而修觀,遂忘卑小蘊、界、處。
思維耳傳之口訣,遂忘文字與經典。
守護本來平常心,遂忘無明之誤謬。
自身觀作佛三身,遂忘希冀與畏怖。
此生來生平等觀,遂忘死生之恐懼。
護持證解獨自居,遂忘親朋之照顧。
一心定慧之進益,遂忘宗派之異同。
思維生滅皆無實,遂忘教義宗派見。
思維現象皆法身,遂忘著相之修觀。
無整寬坦而安住,遂忘世間禮儀行。
身語歸住於下位,遂忘富貴之驕淫。
以此幻身作我廟,遂忘各自宗派寺。
言語道斷為作證,遂忘詮表解說義。
言詮義語君能說,請君勿為法所執!
禪修,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安住當下一念之明覺
接著,法王帶領大眾禪修。「我們是噶舉修傳派的人,應該都知道禪修的身要吧」,但法王還是再簡略說了一次禪修的身要,為了「讓心如箭」,強而有力的射向前方,我們應不昏沈不散亂,我們修習「七支坐法」──
一 身正:「身正,則心正」。
二 金剛跏趺坐:就是雙盤,採單盤「菩薩坐」亦可。
三 背脊挺直:法王提醒,冬日天寒,大家又裏在暖暖的大袍裡,如果彎著身體,很容易就睡著了,要挺直,才不昏沈;但也不能太直,易散亂。
四 微收下顎。
五 兩肩自然下垂,頭穩穩的放在頸子上。
六 兩眼自然垂視鼻尖,但不要太用力看。
七 兩手結禪定印,右上左下交扣。
以上是「身要」。法王接著說:「心要方面,有很多不同的修法,以心為所緣,容易開發神通。現在,讓心放輕鬆,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一念的心中,安住在那一念清晰、覺照的心,這就樣禪修五分鐘。」
大眾禪修五分鐘之後,法王半開玩笑的提醒:「不要把禪修和打瞌睡搞混了,我們是修傳派的人,才坐五分鐘就彎著打瞌睡,這樣太丟臉,我本來還想讓大家坐十分鐘,我看明天還是五分鐘好了,免得都倒下來。」
接著,法王獨誦〈大祈願文〉(大祈願課誦本P242)、〈冥陽迴向文〉(大祈願課誦本P260,法王獨誦,大眾諦聽,至自己名與往生者名時,才稱名)。
第三座法,普賢行願品與慈氏願文
下午:1:30,念誦開始。念誦的經文為《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與《大寶積經》中的〈慈氏願文〉。
法王在兩部經文的第一次念誦過後,均對其內容涵義簡短地予以開示。法王說道,普賢菩薩是一切諸佛菩薩共同的名字;〈普賢行願品〉為普賢菩薩所宣說的願文﹐內容可分為兩部分﹕前行與願文。前行的內容為得以清淨自心的「七支供養」。在「我隨一切如來學」後的經文是正文,其內容是宣說普賢菩薩供養如來、行佛事業等等的十個大願。
在這些偈文中,法王特別地提出了針對僧眾、在家眾、與僧俗二眾都適用的三個偈文。對於僧眾而言,很重要的偈文為──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法王說,因為同是修學者,消融彼此之間的差異與爭端是很重要的。
對於在家眾而言重要的偈文為──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做為一位在家居士,修行的時間往往很少,所以發願往生極樂淨土以免墮入三惡道之苦是極為重要的。
對於僧俗二眾都重要的偈文為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即使我們一時無法在行誼上完全符合經文所談論到的內容,但是也應當奉行與自身心意相合的部份。在目前到處都充滿了污染的世界,我們可以運用科學的知識與方法來對治污染保護環境。類似地,我們在行為上也應當與祖師大德的行誼相符合。我們不僅僅是念誦經文時具備有這樣的意樂之心,在下座後仍然需要有保有這樣的意樂之心。否則,不但不可能興盛佛法,也無法利益到眾生。
至於對於《慈氏願文》的開示,法王說道昔日彌勒菩薩在修行時,曾布施眼目、腦髓,由此可知菩薩的行誼不可思議,而且是不會有相衝突之處。
此經文先由彌勒菩薩的積資淨障開始宣說,然後迴向往昔所有善根成為菩提的因,進而發出行菩提心的願心,接著行六度波羅蜜。念誦這部經文的重點,是應以了知空性的義理來做這樣的祈願,發願自身也能像彌勒菩薩一樣,成為一位安住在十地頂嚴的菩薩。
第四座法
下午3:30,維那師帶領大眾念誦下列願文──
〈實語成就之般若尼達入遍智城〉(大祈願課誦本P380)、
〈祝禱有情福樂文〉(大祈願課誦本P384)、
〈菩提道次第祈願文〉(大祈願課誦本P389)、
〈無分別持教長壽願文〉(大祈願課誦本P380)、
〈長壽願文〉(見長壽文本)、
〈護法供儀〉(中文無)、
〈雪域安樂願文〉((大祈願課誦本P460)、
〈天子所問吉祥文偈〉(大祈願課誦本P291)、
《月藏經》(大祈願課誦本P269)
{rsmediagallery tags="news20090104"}
歷年祈願法會
- ► 2024 (3)
- ► 2020 (17)
- ► 2019 (7)
- ► 2018 (22)
- ► 2017 (20)
- ► 2016 (44)
- ► 2015 (12)
- ► 2014 (54)
- ► 2013 (1)
- ► 2012 (36)
- ► 2010 (15)
- ► 2009 (24)
- ► 2008 (2)
- ► 2007 (17)
- ► 2006 (2)
- ► 2004 (4)
- ► 2003 (1)
-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