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召開噶瑪辯經大法會會議

法王噶瑪巴召開噶瑪辯經大法會會議

地點:印度 瓦拉那西 創古智慧金剛大學
時間:2006年1月19日
記錄:釋妙融

一月十八、十九,一連兩天,法王噶瑪巴與各佛學院之堪布老師於創古智慧金剛大學召開噶瑪辯經法會會議,會議中討論相關議題包括辯經法會的名稱、辯經經典的依據、設立研討會、辯經的規則…等。

法王噶瑪巴召開噶瑪辯經法會會議(最後一日會議總結)

唱誦十六羅漢祈請文之後,法王帶領大家唱誦道歌。

唱誦彌樂日巴傳(灰崖金剛堡)一百五十五頁的道歌。

法王開示:今天,在這個時候,對於辯經法會,從去年起,各個學院的堪布,還有主席彭措喇嘛,大家以熱誠心,方有今天這第二次的會議,昨天已經將一些想法說出,今天在請創古仁波切、竹奔仁波切與辦公室的同仁們,大加在聚一次,將會議的決議以及各自的想法,簡要的做個報告,希望將來能具體付諸實踐,為雪域西藏,尤其是我們噶舉修傳的傳承做出利益與貢獻。

首先,針對辯經法會的名稱,從開始至今,就有各種說法想法,一些說是「噶舉辯經」,覺得這是比較大和莊嚴的名稱,一些說是「噶瑪辯經」,是比較名符其實的名稱。我認為,兩年前,就已經使用了「噶瑪辯經」這個名稱,因為,若是用「噶舉辯經」,沒有辦法符合意義,在現階段的情況下,會是光有名稱而沒有實義,所以應該仍然使用「噶瑪辯經」作為冬令辯經法會的名稱。但是我們仍然要將其性質擴大為符合噶舉辯經的內涵。為了噶舉的團結,共事與融合,歡迎所有噶舉的佛學院僧眾來參加,使噶舉學人互相利益、幫助,為噶舉做莊嚴幢幡。所以名稱不變,但從實質上,要盡量以更廣大的目標前進。這是名稱方面 的決議。

第二議題是,辯經的依據經典。過去西藏最著名的是「文殊妙裡邏輯法」,因此在辯經法會時,為了使辯證邏輯等都能更進步,我們需要有一本依據的因明邏輯論典。也就是說我們辯經的邏輯方向,需要有一本統一的教材。不論是任何經典、量論等都是不可缺少得輔助工具。而辯經的經典又該放哪一位大德的著作或哪一部經論呢?昨天討論有直貢、竹巴等教派以及一些其它各個邏輯學的教材。

第三:還有一些其它噶舉的教材,聽聞過卻鮮少見到,最後剩下了《邏輯海》與《白蓮花》這兩部。如之前所說的,性質上改變但是名稱上不改,期能利益整個噶舉教派,因此最後的決議即是,以《邏輯海》這部論注作為主要依據論典。這兩本基本上在道理及解釋上是一致的,但是《白蓮花》太簡略了,因此《邏輯海》是最適當的。選擇《邏輯海》並不是因為它是岡倉的論注或是噶瑪巴所著作的原故,因為以整個噶舉來看它是一部比較詳細、完整的論注之故。未來也許會有更詳盡的因明邏輯論著,但現今這是比較好的選擇。另外還有一些輔助經典,如直貢、達龍、普囤等噶舉教派的經論也都應該作為輔助教材,總之符合噶舉見地的經論引證,都要承認,不只是附帶的學學而已,而是要真的承認其見地義理。

第四:光只是辯經,有一些人會覺得無聊,可能是不會辯證吧;或是一直拍手跺腳的,也會有手腳酸痛等情況。過去我們做了研討會的課程,主要是以「量論」為基礎,放射性的引申至其它經論。在辯經時,不光只是承不承認某種論點,而是要能深入經論義理,將經論義理做一番研究,若能如此,應會有好的成果。

第五:過去,只將經典做片段的引證,將經典前後摘取,但卻對整體的理解有困難,因此將量論海重要的部分,背誦下來,在辯經法會時要做測驗;也就是將「量論」的科判、主文、解釋等都要背誦記憶,這是必定要執行的。

第六:我們辯經時,有一些規則。各寺的方法不同。一些是沿用洛色林的方法,或各自有其方法。這一方面應該統一規則。我認為,過去噶舉的學院有其既定的方式,這需要請問一些學者專家們,將辯經法會的辯證方式作統一的規劃,希望明年能實行。不過這議題還要請教各位,可能也需要一些時間研究,所以決議暫緩。

第七、辯經法會時,平時各學院集合是很難的,所以應該有一個說法的課程,請大善知識教授經論口訣。昨天大家一致認為,我去年教了《攝類學》,辯經法會有課程的安排是很好的,其它噶舉的大師們希望也能發心教授指導。

第八:一些學院都規定本院、本寺的是重要的,對其他的經論說法並不重視。然而我認為,自宗的經論,如《量論海》中,也引證了薩迦班智達的說法,所以符合自宗教義的說法經論,也應該承認。

第九:辯經法會在過去有些障礙,因此在辯經法會期間也要修護法。每一天都要修瑪哈嘎拉護法,再加上密樂日巴的長壽五天女,以及直貢的阿七護法,在我經驗中,各寺院都有其不共的護法修持,我想放這三個修持應該會很好。

第十:希望大家每年都能前來參加辯經法會。這不是為了少數人或少數寺院的好處。不管如何,這都為了噶舉的整體發展。所以大家都應該來參加。

十一:藏曆十月一號到三十號是定下的日期。往年各寺輪替,這次應是輪到智慧林主辦,但是司徒仁波切今年要給予灌頂,所以請其它寺院代替。最後決議輪到創古寺。兩千零六年的辯經法會決定由創古寺負責。

以上是簡略的總結報告,但也是經過許多思考與討論的結果。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