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屆噶舉大祈願法會報導 (第五天)
- 分類:歷年紀事
- 點擊數:18789
第二十五屆噶舉大祈願法會報導 (第五天)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金剛座
時間:2007年12月21日
報導:噶舉祈願法會文宣組
攝影:噶瑪善治 / 噶瑪諾布 / 生命電視台
今早,法王親自主持八關齋戒的受戒儀式。傳戒之後,法王開示祈願法會的源起、意義及會眾應以如何參與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祈願法會開示}
本祈願法會是岡倉噶舉派的法會,但也可說是達香噶舉的法會,每年年底在印度菩提迦耶舉行。本祈願法會最早是由第一世卡盧仁波切發起和組織的,而後又因波卡仁波切的願心和願行而持續不斷,直到今年是第二十五屆。對噶舉傳承來說,這可說是一項小小的成就。透過祈願法會,我們利益了不少的眾生,而利益眾生正是我們在此聚會祈願的目的。祈願法會的目的也是為了世界和平及安寧。所以,今天我們大家能聚集在這裡,可說一件很幸福的事。
這麼多人能聚在這裡做祈願本身,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是各種福德因緣具足的結果。換句話說,這是大家積聚了許多福德的結果,因此我們也應該更努力地積聚各種福德,讓自己的心遠離傲慢和懈怠。能夠和來自各國的許多法友在這裡共同參與祈願法會,是累積多少福德的結果,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機會。
現在是年尾,這一年以來,我們造了很多惡業,也做了許多善業。我們也應該趁這機會,在金剛座前淨化這一年來所累積的惡業,讓我們的善業更為圓滿。換句話說,年尾是我們將這一年的善、惡業做一個總結的時候。如果我們這一年造作了罪業,但卻不理不睬、無慚無愧的,就這樣擱著的話,這實在是很可惜。現在,我們身在聖地,又逢此盛會,我們應該把握這大好機會,盡量以我們的願、行去淨化這一年的罪業,並盡量積聚善業。如果我們能在釋迦牟尼佛成道的聖地,誠心懺悔這一年所造的罪業,罪業必然能夠淨除。
金剛座聖地也是積福的最佳處所。這裡有這麼多僧伽,是供養的對象,是非常好的福田境。此外,這裡有非常多的乞丐和貧民,幾乎到處可見,這是很好的布施對象。所以,這裡既有供養的對象,也有布施的對象,是積聚福德的好機會。當然,積聚福德不一定要透過外在的身和語,但是身和語的行為能養成心的習性,讓不斷行善積福的種子植入心中。因此,這對培養善行是很有利益的。
如同先前說到的,這裡有許多僧伽聚集。其中,許多人如禮如法地持守僧團的律儀,但也有些人並沒有好好持守律儀,僅只是穿著僧服。然而,既然穿著這一身紅色的法袍,加入了僧團的聚會,就必須了解這聚會的原因或目的。僧伽聚集在這裡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衣食,雖然衣食的念頭不是完全不能有,但是行為一定要符合律儀。衣食的利益是短暫的,今天用過了,明天還得從頭再來,唯有將之轉為恆常的受用才有意義。受用任何財物的當下,都要想到來世,而不只是現前。未來是什麼,完全取決於現在的作為,因此我們現在就要好好思惟,為未來準備。
我們要把佛陀和傳承祖師的教言放在心上,發願盡量遵循他們的教導。如果我們依然帶著傲慢、忌妒等五毒煩惱,聚集在聖地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如果我們把五毒煩惱慣壞了,有一天,我們就得聽任五毒的使喚。現在,我們要做的是盡量給善念和善行發展的機會,盡量斷除內在五毒和外在惡行成長的機會。我們聚集在這裡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及整個世界的安樂。我們應秉持這樣的心來參與聚會。我們應該像諸佛菩薩發願利益無量眾生一樣地發願力行,並盡力去利益眾生,這樣我們必然會得到善的結果。處在律儀清淨的僧團之中,我們尤其要抱持如此的願心,讓身心都符合律儀,都符合佛法。
總之,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如果我們有這種善願,結果必然是善的。反之,如果沒有這樣的善願,不論我們如何裝模作樣,結果都不可能是善的。大會糾察的職責是提醒大眾要保持外在律儀,不能隨心所欲。照理說,我們並不須要糾察,因為外在行為都取決於自心,我們應該透過自發的心去引導身和語的行為。但是,我們的身、語行為確實有不當的時候。
今生我們得到了人身寶,又聽聞到佛法,又來到了聖地,我們確實須要好好珍惜、好好思惟,將佛法真正放在心中,不要浪費了好福報、好機緣。對初學者來說,我們不一定要馬上就想到如何達到圓滿正覺這類很遙遠的事,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地發願行善,把佛法放在心中。否則,雖然我們嘴巴說的是皈依諸佛、正法、聖僧眾,若心中沒有真實的感受,文字的念誦並沒有多大的用處。
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以慈悲心為例,小時候,我所知道的慈悲是願一切眾生都得樂、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當時,我只是個孩子,懂得不多,但由於父母教導要有慈悲心,慈悲心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也就覺得慈悲心是重要的。當我看到人家笑的時候,我以為那就是慈悲;當別人給我禮物時,我也以為那就是慈悲,內心也會有這樣的感受。現在想想,能這樣想也是好的,至少我有這樣的念頭和感受,不像有些人嘴上說的是高深的佛法,但內心並沒有真正的感受或體會。如果我們只是表面上持守這些規矩,但內心完全不認為這是重要的,或不認同共同遵守這些規矩是必要的,那麼,外在的約束和規範就沒有意義了。總之,我們必須由內升起信心,由內感受律儀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無法直接去利益一切眾生,但至少不要去欺騙眾生。把這些放在心上是很重要的。好了,我不再多說了,否則,你們會想,這人到底是怎麼回事,沒完沒了的。其實,真正該說的並不多。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由這扇窗子,我們每人看到的、感覺到的都不一樣。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現象的無常,時時觀修無常。看到苦的事,要升起慈悲。看到外界各種境相時,我們要懂得如何取捨、分別。
每天早上我們都傳授大乘常淨戒,也就是「布薩」。在過去,這是只有比丘和比丘尼受持的戒。受持大乘常淨戒時,我們都發願從現在起到明天日出之前,要持守所有的戒條。過午不食只是其中一條,受戒時你念誦的所有戒條都要持守,我會找機會解釋這些戒條。知道該守什麼戒條之後,才能好好持守。我希望這兩天有機會和各位詳細解說。
話再說回來。來到這裡之後,「祈願」成為我們經常提到的字眼。祈願法會是福德因緣具足才發生的,這樣的法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信眾們布施、奉獻而成的。在座的僧眾們都要好好想一想,你們在這裡能夠喝到茶、吃到餅,在這裡受用的一切,都是善眾的信施,都是他們流血流汗所積聚的。世間人要積聚十元、二十元都是很辛苦的,因此,即使是一分一毫,我們也要用在有用的地方,也要用在對的地方。因此,我們在金剛座前舉行法會,一切都要用心計畫和安排,要把握方向。
今天的世界似乎已經步入逐漸毀滅的地步了。過去,這世界也是有漁夫和獵人,但即使人數成千上萬,一天之內所殺的眾生數目並不大,或許是幾千、幾萬。今天,由於所使用的工具器材,漁夫隨便補一次魚,就是成千上萬的,有些魚都快被捕光了。同樣的,和過去比較,現代工具一分鐘之內,就可屠殺極為大量的動物。雖然這世界具有存在許久的條件,但以我們現在的作為來看,我們在製造許多世界毀滅的因。這也是我們應該好好思惟的。雖然說一切都是無常的,都是會變化的,但我們也不能把一切都推給無常。
我們應該知道,當今時代的變遷和過去不同。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有世界的歷史可說,但如果這世界消失,我們還有什麼歷史可說?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可能連世界這個名詞都不存在了。全球暖化的現象是很多人都曉得的問題,如果我們看看周圍的變化,事實似乎就是這樣,天氣似乎是愈來愈熱了。以西藏來說,許多雪山已經開始消溶,原本白雪覆蓋的雪山,變成了光禿禿的石頭山。由於人為的因素,這世界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作為造成許多自然界的災害。但只是知道這些事實,或只是心裡喊糟糕並沒有什麼用。了解狀況之後,完全不理會也是不當的,這就好像你知道某樣東西是毒藥之後,你就不應該再去吃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為這世界祈福,所以,修持誦文時,請大家真誠發願、認真修持。這是我們現在能夠做到的。所以,僧眾們,我的工作到一段落了,接下來要看你們的了!
接著,維那師開始引領與會大眾持誦梵文的皈依文等。之後,法王簡短開示《心經》的要義。
{心經}
藏王松贊干布時,迎請譯師翻譯般若部的各種經典,包括十萬八千誦、八千誦等多種版本。當時即譯有《心經》簡本,並訂定簡本代表有關「般若部」法教的精華,應廣為持誦。噶當派多位祖師撰作各種注解,加以發揚。我們現在念誦的是梵文版的《心經》,為什麼要念誦梵文版呢?這是為了感念印度聖地的德澤。
經中提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以唯心來說,一切色相都是空性的,雖然顯現了,但卻沒有自性,不是固有的實體;由於不是固體的,因此能顯現。色相之所以能成立,是因為它的本質是空性的,也就是無中生有,因為無所以有。以空性來說的話,無根、無基,這是一種無的空性。經典中談到各種不同的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等,也提到各種比喻,例如:如夢、如幻、如泡影等,指出一切都只是因緣和合,不是實有的。一切色法、一切有相,加以觀察分析時,都沒有自性。透過觀察分析,我們開始對物質實有的觀念產生疑情,進而了解物質非實有。
以五蘊當中的色蘊為例,這好像容器中的水,若沒有容器,就沒有容器中的水。五蘊都是如此,都如同水,若沒有執著的容器去盛放它,容器中的水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從見道位來說的,指一切都不落二邊。「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是由修道位來說的。從這裡一直到「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指一切都是不成立的,能證和所證的智慧都不存在。總之,在聖位時,我們會看到一切都沒有世俗諦的顯現。因此,菩薩們安住於般若法而到達彼岸,即達到涅槃解脫。之後,又說了大明咒,因為從凡夫到成就菩提,我們必須升起智慧,因此「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由資糧道、加行道、 見道到修道,一步步往上進階。「嘎喋,嘎喋」是資糧道與加行道,「巴惹嘎喋」是見道,「巴惹桑嘎喋」是修道,「菩提索哈」是證得菩提。所以,這咒語時由下道步步往上,讓我們的心不斷進展,直到最上上道。
接著,維那師引領大眾持誦梵文《心經》及佛偈。
第二座香開始時,韓國佛學社代表向法王獻長壽供養。之後,法王繼續給予《密勒日巴尊者傳》的口傳。
今天第二座香修持的是救度佛母二十一種禮讚經文,因此法王首先開示綠度母禮讚文的架構和修誦的功德利益。
{度母禮讚文開示}
度母是怙主觀音菩薩慈悲的眼淚所化現的。度母禮讚文分為報身和事業的禮讚二部分。報身部分的禮讚,是對二十一度母穿戴的嚴飾及所持法器的讚嘆。事業的禮讚則針對寂靜尊和憤怒尊的事業。
首先,法王開示修誦度母禮讚文的利益。修誦度母能消除各種毒害和怨害,但實際的利益因心和動機而有差別。若對禮讚文具有恭敬心,修誦的利益則很大,否則就沒有什麼利益。所以,以虔敬心修誦是很重要的。此外,利益也有時間上的差別。早晨持誦能使今生不受疾病及各種魔障的危害,夕時持誦能淨除十二業,消除來世一切障礙,不墮惡道。在修持利益的正行方面,修持者能得獲各種功德及淨除各種障礙,如現世富貴,壽命延安等。
早晚各三座,每座持誦禮讚文七遍。若能以清淨的動機和恭敬心,願求都能圓滿,求男得男,求富貴得富貴,已現逆緣得消除,未現逆緣則不顯,來世也能獲得殊勝利益。印度和藏地的大師們都認為,在共同利益方面,度母禮讚文最為殊勝,因此都早晚持誦。
《大手印五支》課程
晚上七點,法王繼續講授《大手印五支證道歌》的第四和第五偈。第四偈的主題是心性,以天空比喻心,原本清淨無染,寬廣無垠;以雲比喻暫時的妄念和遮障。如同雲層使我們無法看到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妄念和遮障使我們無法見到心本具的兩種功德:盡所有智和如所有智(二智)。禪修能使心本具的功德展現,也就是讓我們見到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是空性,一如萬法的本性是空性。所謂空性,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實性或獨立存在性。尋心的口訣是了解心性的方法之一。初學時,我們利用尋心的口訣來了解心性,透過尋找心的特質--顏色、形狀、大小等--去尋找心。由於無法找到心,我們可以初步定論心是空性的。但是,這只是概念,這種尋心的方法是有造作的禪修。以分析的方法了解心,落入「將有變無」的過患,因為心原本就是空性的,不須作意使它變空。空性和顯現是同時存在的,無法分別的;顯現的當下,就是空性的。
對上師的虔敬心及傳承的加持,是見到自心本性的關鍵。對上師的全然信心,讓我們愈來愈接近無造作的心,最後契入本來如是的心。
第五偈的主題是迴向。本偈以摩尼寶比喻我們的福慧功德,以擦拭比喻迴向。珍貴如如意寶,若我們只是把它放在那裡,不去擦拭,灰塵堆積的結果,使它的價值無法彰顯。同理,自私的塵埃會遮蓋寶貴的福慧,埋沒它的價值。迴向能使福慧成熟,而達到我們欲求的正覺果實。
證道歌的講授圓滿之後,法王給予他撰著的《四不共加行課誦略儀》及第三世噶瑪巴撰著的〈大手印祈願文〉的藏文口傳。接下來他給予觀音菩薩、度母、文殊菩薩、蓮師、藥師佛、阿彌陀佛、長壽佛、不動佛咒語及噶瑪巴千諾的口傳。最後,法王以四種語言口傳《大手印五支證道歌》:藏文、英文、中文及韓文。法王渾厚、圓融的聲音,及為滿眾弟子願而努力學各種語言的愛心和成果,讓大眾法喜充滿,對法王更加敬愛,一再報以滿堂的掌聲。
新年即將來臨,法王提前祝福大家新年新氣象。他對自己的期許,是更加努力,以滿一切有緣人的願,到各國探望大家正是其中一項。法王說,他將永遠記得今晚每人的歡顏。
最後,法王教導的每日一句是:薩哇芒嘎南(梵文,Sarvamangalam),願一切吉祥!
{rsmediagallery tags="news20071221"}
年度新聞
- ► 2024 (2)
- ► 2023 (18)
- ► 2022 (19)
- ► 2021 (39)
- ► 2020 (3)
- ► 2019 (2)
- ► 2018 (56)
- ► 2017 (99)
- ► 2016 (119)
- ► 2015 (127)
- ► 2014 (115)
- ► 2013 (53)
- ► 2012 (100)
- ► 2011 (77)
- ► 2010 (84)
- ► 2009 (101)
- ► 2008 (53)
- ► 2007 (46)
- ► 2006 (24)
- ► 2005 (21)
- ► 2004 (16)
- ► 2003 (12)
- ► 2002 (9)
- ► 2001 (8)
- ► 2000 (6)
- ► 1999 (3)
- ► 1997 (1)
- ► 1996 (1)
- ► 1995 (1)
- ► 1994 (1)
- ► 1992 (8)
-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