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法王 噶瑪巴《唯識三十頌》第五課(圓滿)
- 分類:歷年紀事
- 點擊數:34435
佛說大智如月光,菩薩造論掃雲翳
今天是課程的最後一天,本來預計課程是六天,但是因為上一堂課延遲,所以這次課程變成只有五天,所以秋天如果有時間的話,會繼續《唯識三十頌》的課程再開課。
首先,要向問候所有這次參加噶舉冬季辯經課程,以波卡仁波切、堪布東由仁波切為主的堪布、喇嘛和所有僧眾,以及透過網路參與課程的法友們,身體健康,大家好!
8. 《成唯識論述記》序
今天會正式進入《成唯識論述記》的序言,也是就窺基大師所寫的一篇序。我比較粗略的翻譯成藏文,接下來,就開始進入講解《成唯識論述記》的「序」。由於時間的關係,原文和一部分使用的中文注釋,我就不唸了,放在keynote上,大家看一下就可以了。
▍玄奘的論,與窺基的述記,是什麼關係?
首先,進入序言之前,要先瞭解玄奘著的《成唯識論》和窺基著的《成唯識論述記》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成唯識論》是「所釋之論」,《述記》是能釋之記。「述」的意思:就是根據往昔所聽聞的傳述、記錄下來;「記」的意思,有兩種解釋:
一,「記」就是疏的意思,「疏」,就是一一分別記下來的意思。
二,「記」的第二個含義,就是「記」,記錄所聽聞的義趣,以免忘卻、遺失的意思。
那麼,《成唯識論述記》稱為「述記」,就是將玄奘所說的記錄下來,代表此書是完全根據玄奘大師的指示、安排而撰寫的,而非窺基自己發明創造的著作。
▍善珠序釋,將窺基序分七段
根據善珠所寫的《成唯識論述記序釋》,這段序言可以分為七個段落,Keynote上面大概寫上了這七個部分的分段:
- 第一段「竊以六位」至「湛幽章而海濬」,闡明佛陀所證之理甚深難量;
- 第二段「匪屬具體」至「歸真上遷」,表明世親造《唯識三十頌》,目的為闡釋佛經唯心之義;
- 第三段「義繁文約」至「競響而已」,闡明護法等十大菩薩為《唯識三十頌》造論釋義;
- 第四段「在昔周皇」至「其詳可略」,闡述在唐三藏法師玄奘之前的譯經,多有可議之處。
- 第五段「惟我親教」至「云爾而已矣」,闡述玄奘所譯才最為正確;
- 第六段「斯本彙聚」至「依士釋也」,概說《成唯識論》論名;
- 第七段「基學慙融愷」至「詳幽致爾」,為窺基大師自謙之敘述。
▍一. 第一段:佛陀所證之理甚深難量
今天主要會講說序言的第一段,至於其他的段落,如果今年秋天有開課的話,再接下來講解。首先第一段的主要內容是:闡明佛陀所證之理甚深難量。
我先唸一遍中文,不容易唸,先深呼吸一口氣:
《成唯識論述記‧序》原文--第一段
(引文取自羅時憲著《成唯識論述記刪注》,善珠版引文用字不同處括號其後)
「竊以六位精微,資象、翼而筌理;二篇玄妙(玅),藉蒙、列以探機。況乎非有非空,息詮辨於言蹄之外;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至覺逈照其宗。將聖獨甄其宰。無言之言風驚,韜邃彩而月懸(玄)。非有之有波騰,湛幽章而海濬。匪屬具體鄰(隣)智,演賾鉤深(㴱),則空性了義,幾乎息矣。」
首先是第一段的第一小段:
1.「竊以六位精微,資象、翼而筌理;」
中文有一部經典《易經》,《易經》之道很精微,而「道」字要翻譯成藏文也不是很容易,就像「法」字也有許多翻譯,「道」也有很多意思,有時候代表實相、真理,所以說《易經》的道雖然很精微,也需要資取《十翼》來說明其義理。
這句白話來說就是,一般人也沒有辦法瞭解《易經》的道理,需要透過《十翼》來瞭解;老子的《道德經》二篇雖然玄妙,還是要假借莊、列二子探索隱微而闡揚。
「竊以六位精微」:這裡的「六位」,指的是易卦的六爻之位。唐朝的靈泰認為:如上乾下坤,即有六畫;又如上坎下離,也有六畫,所以稱為「六位」。而此六爻之位的內容是極其精髓微妙的,所以這裡稱「精微」。羅時憲認為,《周易・乾文言》中說:「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所以「六位」是表明了「物」從始至終的六個階段。簡而言之,這裡的「六位」,雖然沒有直接說是《易經》,但指的就是《易經》之道。
「資象、翼而筌理」:「資」就是取的意思,為了瞭解《易經》這部深奧的經典,要「資」——掌握其中的意思,就必須透過「象、翼」。相傳孔子作《十翼》,以明《易經》的道理。《十翼》也稱為《易傳》,「傳」是對「經」的解釋,這裡的「經」跟佛「經」是不一樣的,指的是中國古代的「經」。
古人說的《易經》,常把《易經》的註釋《易傳》也涵括在內。孔子著的《十翼》,或者說《易傳》包括了〈彖傳〉、〈象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及〈文言傳〉等文篇,因〈彖辭〉、〈象辭〉、〈繫辭〉各分上下兩篇,所以一共為十篇。其中有〈象辭〉,所以這裡說「象、翼」的原因是,《十翼》當中以「象」為首,所以舉「象」為例來說明其餘。換句話說,「翼」是總,「象」是別。總之,「象、翼」指的就是《十翼》也就是孔子所寫的《易經》的釋文。
所以,這句就是說中國古代《易經》的內容是非常精微的、十分精妙的(即便有翻譯成藏文,也是很難直接看懂),所以要透過孔子這樣的智者所作的《十翼》,對《易經》的釋文,我們才可能瞭解其中的道理。所以這裡說:「六位」需要《十翼》,才能把其中的道理講得明白。
2.「二篇玄妙,藉蒙、列以探機。」
中國有一位老子,應該是跟孔子同時代的人,有點像是一位仙人或藏傳形容的成就者,他著作的《道德經》很出名,可以說是一部很重要的哲學著作,藏文也有許多不同的譯本。老子的《道德經》二篇非常玄妙,後世的人要藉《莊子》、《列子》等思想,來探索其關要、隱微之理。莊子、列子是中國古代的智者,並不是佛教徒。
「二篇」:指的就是老子所作的《道德經》二篇。「道」的解釋很多,意義是很深刻的,依據靈泰的解釋,簡單來說「道」是修行的意思;「德」是道成的意思。又或者依據善珠的解釋:「道」是本,「德」是末。因此,「道德」二字有很多種非常深奧的解釋。
「玄妙」:「玄」是深遠,「妙」是微細之極。《道德經》上篇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窺基引用的「玄妙」一語就是出於此。
老子的《道德經》是一部很重要的哲學著作,不只在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也是非常的深遠。因此,這樣一部重要的著作要能瞭解,也是要藉很多智者的注釋,才能幫助我們瞭解,比如這裡就提到了「蒙列」。
「藉蒙列以探機」:「蒙」指莊周(莊子),「列」就是列子,都是中國古代諸子百家中的智者。雖然在中國一部重要的史書《史記》中,並沒有記載列子,但是《莊子》一書中曾多次提及。列子名禦寇,現留下的《列子》二卷,學者認為是晉人偽撰。
之前談到六位——《易經》是很不容易瞭解的,要透過孔子作的《十翼》論注的解釋才能夠瞭解;同樣的,老子的《道德經》也是不容易瞭解,也要透過莊子或列子的著作,幫助我們瞭解。窺基就是藉由中國古代著名的著作,比如《莊子》、《列子》等其他大師的著作,才能解釋老子《道德經》二篇。
3.「況乎非有非空,息詮辨於言蹄之外;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
「非有非空」:不是有也不是空,指的就是佛教。前面說了《易經》、《十翼》或老子的《道德經》與蒙列的關係,接下來就是用這句進入了佛教。
靈泰說:雖然大小乘,都可以說是「非有非空」,但是這裡尤指中道大乘之教。非有非空,遍計名「非有」,依他起、圓成實名「非空」。
羅時憲的解釋是:「非有非空」指的是勝義諦,他認為勝義諦有四重,在四重勝義中,這裡是屬第四的廢詮談旨諦。「有」與「空」都可言說,「勝義諦」不可說,所以稱為「非有非空」。
「息詮辨於言蹄之外」:這裡是借用《莊子》當中的說法。莊子是中國古代的智者,並不是佛教中的智者,在《莊子・外物篇》云:「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用筌(捕魚的竹器)來捕魚,捕到了魚就不需要筌了;蹄是一種捕獸器,用蹄來捕兔,捕到了兔子就不需要蹄了。意思就是說,無論讀經或閱讀經典,重點在於內容、含義,如果抓到了其中的意義,那麼詮釋它所用的語言就不需要了。
「不生不滅」:是形容真如實相。為什麼說「不生不滅」呢?因為真如無有起始、無有終盡。
「常寂之津」:指的也是「真如」。「真如」雖為一切法的實體,但是其本性湛寂不變,所以稱為「常寂」;「津」是實際的意思;所以意思是:真如乃諸法本質。「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這句,指的就是真如本身。
第一段一開始就是用中國古代的經典,說到《易經》也需要孔子作《十翼》來解釋,老子的《道德經》也是要透過《莊子》、《列子》的解釋來瞭解,這些都是世間的典籍;那麼,更何況是佛教,尤其是大乘之教的勝義、義理是完全超越了語言文字,而真如的本質,其中的殊勝教法,也是完全超越了概念和相狀的。
因此,從第一句到此處,窺基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說:《易經》、《道德經》還需要借《十翼》、《莊子》、《列子》諸子百家等注釋來闡揚和解釋,讓人們瞭解其中的道理,更何況是佛教,如此殊勝之法,其中的勝義更是幽深、微隱,無論是其義理,還是真如本體,都是完全超越了概念和語言的。所以這樣的教法,就更需要透過無數菩薩的造論注釋來解釋和講說。
4.「至覺逈照其宗,將聖獨甄其宰。」
「至覺」:指佛陀,佛於唯識性圓滿覺證,所以稱「覺」。「逈」:是遠的意思;「照」:是明的意思;「逈照」:即遠照,意思是洞明、洞察得非常深遠。「宗」:意為「崇」,這裡指代所尊、所主之法。「至覺逈照其宗」:這句是說佛能夠遠照、洞察深遠、深邃的尊崇之法。
「將聖」:就是非常接近聖者的意思,佛名為至聖,那麼菩薩就是將聖,所以這裡指的就是菩薩。「將聖」出自《論語‧子罕篇》,子貢讚美孔子曰:「固天縱之將聖。」。
整句的大意是說:佛能夠遠照、洞察遠處深邃的尊崇之法;而諸菩薩造論扶揚佛教,就好比宰輔(宰相)扶助國王一樣。
5.「無言之言風驚,韜邃彩而月懸。」
「無言之言」:指的是大乘佛法。為什麼說是「無言之言」呢?因為中道大乘的體性超越了語言,所以稱為「無言」,但是卻必須藉由經論教言來講說,才能彰顯其義理,於是又稱「有言」。換句話說,由於一切法的自性皆離名言,所以諸經論其實都是佛、菩薩為了詮釋才勉強做出的表達,假設出來的名言,並不能把它們執為實有,所以將大乘法法稱為「無言之言」。
「風」:比喻經論教法如風。「驚」(警):此處有不同的版本,這次是使用支那內學院校刊鈔秘蘊本,用字為「驚」。「風驚」指的是佛說法、菩薩造論(十二部經教法)如風的興起、吹拂,能警覺眾生,消除眾生的昏昧。
「韜」:藏隱之意。「邃」:深遠。「彩」:文采,形容經論中的聲、名、句、文。
整句的大意是:佛陀的教言,以及往昔祖師、智者的論釋闡述,就像風一樣,能夠令一切眾生驚覺、醒悟。這些經典、注釋、論著,不僅文采卓越,斐然成章,而且它們能夠撥開雲霧,讓人們終於能夠得見天上的明月一樣,讓我們有機會瞭解和領悟到,所有這些佛法當中所藏隱的深遠道理。
6.「非有之有波騰,湛幽章而海濬。」
「非有之有」:指的是真俗(勝義諦、世俗諦)二諦。一切法並非像世人所執的那樣實有自性,也並非像空中的花、兔角一樣完全不存在;如果一定說是有,或者一定認為是空,都是一種偏見。因此,經論中所言之「有、空」,不是世俗認為的「有、空」,乃「非有之有,非空之空」。
「波騰」:指的是詮釋真俗二諦的語言。
「湛」:沉沒。「幽章」:深妙的文章。「海」:為大海,比喻真如之理。「濬」:深。
整句的大意是:各位論師各抒所見,闡釋非有非空的真如之理,這些詮釋闡述的語言,如同大海一般波濤洶湧。這句是很有畫面、很有意義的,我們知道,在海上,如果看到海浪很大,就知道那裡的海水一定很深;如果浪比較小,那裡的水一定比較淺。同樣的道理,看一看眾多闡釋唯識的教言,就能感受到佛法、真如之理有多麼甚深難測!這些義理深藏在幽妙的文章當中,深如大海,難以窮底,如果不是依靠這些論師的教法、闡述,是不可能瞭解真如之理的。
7.「匪屬具體鄰智,演賾鉤深,則空性了義,幾乎息矣。」
「匪」:非、不是。「屬」:仰仗依靠。「具體」:出自《孟子》,這裡指佛,因為佛才「具有功德之體」,善珠版本的這裡是指世親;羅時憲則認為,具有佛功德之體,而未及佛之廣大,是指無著。
「鄰智」:菩薩,意為「鄰近佛智」。羅時憲注:「智」謂無漏智,「鄰智」謂加行位菩薩鄰近於無漏智,所以是指世親。
「演」:說。「賾」:妙中之妙。「鉤」:取也。「演賾鉤深」:出自《易‧繫辭》「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指無著、世親等探索佛教幽賾深隱之旨,造論弘揚。
「空性」:二空所顯之實性,即是真如。「了義」:非空非有的中道之教。
這整句白話來說就是:若不是仰仗、依靠著這些「具體鄰智」之人,他們的探索和汲取佛經的種種深遠道理,造論弘揚,從而開演、宣講佛說當中的妙中之妙,那麼,唯識的深妙之理就無法為人了知,甚至弘傳。那空性了義的教法也就差不多要衰滅、絕跡了!
我們再來解釋一下,「具體鄰智」是什麼意思?
根據靈泰的注釋,這裡的「具體」指的是佛,因為佛才「具有功德之體」,而「鄰智」指的是菩薩。
羅時憲則認為,「具體」的意思是「具有佛功德之體,而未及佛之廣大」,所以這裡特指無著;「鄰智」指的是世親,因為「智」指的是無漏智,「鄰智」就是所謂加行位的菩薩鄰近於無漏智,這裡特指世親。
所以,靈泰認為「具體隣智」指的是佛和菩薩,羅時憲認為指的是無著和世親。
「幾乎息矣」:是什麼意思呢?
靈泰的注釋中說:「幾」是機要的意思(機通幾);「息」是息心之處。所以,「幾乎息矣」是說,中道大乘唯識之教極是關鍵、重要,是息心之處。而羅時憲認為,「幾乎息矣」,出自《易‧繫辭》,是近乎息滅的意思,也就是說空性了義的教法也就差不多要衰滅、絕跡了。
如果結合兩者的說法,就是說:大乘唯識之教正是最為關鍵、重要的法教,是息心之處。若不是這些聖者、「具體鄰智」之人探取佛法奧義,那唯識的深妙之理,就無人能夠開演和宣講,進而也就無法被人了知,乃至弘傳。空性了義的教法也就近乎絕跡了。
以上,大概就是第一段的內容。
#第一段白話總結
最後,再來作一下《成唯識論述記‧序》第一段的總結:
第一段的主要內容,是闡明瞭佛陀所證之理甚深難量,用簡短的白話來說,可以這麼理解:
無論是《易經》,還是老子的《道德經》,他們的學說都是萬分的精深玄妙,需要像孔子等這樣的一代大師,進行詮釋才能讓人探究其要領。世間的經典都需要這樣才能理解;更何況是「非有非空、不生不滅」的真如妙法——佛法,它已經完全超越了語言、相狀和概念,自然就更需要透過無數菩薩的造論、注釋來解釋和講說。沒有他們,我們是不可能瞭解其中甚深的義理的。
至尊佛陀洞察甚深尊崇之法,諸菩薩造論扶揚作為輔助,就這樣,大乘的經論如風一般,將雲霧吹散,使隱祕而又深遠的佛法義理,好似明月當空,照亮、驚覺、警醒一切眾生。
然而真俗二諦又深如大海、難以窮底,那些詮釋它的言教,就好像大海波濤一樣澎湃洶湧。如果不是這些論師的闡述和論義,我們是不可能瞭解這甚深難測的真如之理。都是仰仗、依靠佛陀及諸菩薩,他們開演妙法、汲取精義,這息心之處,大乘的最關要之法——唯識,即空性了義才得以廣傳。否則,這些智慧可能幾乎都要消失絕跡了!
▍結語
今天大概就講到這裡,接下來課誦、獻曼達,然後就圓滿這次的課程。
這次冬季辯經,我上課的時間比較短,主要是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尊貴的國師嘉察仁波切進行口傳,所以希望秋天的時候再繼續上課,如果不多上課的話,可能之後就上不完了,但是現在還不確定上課的時間。
(本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初譯,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3年1月31日)
年度新聞
- ► 2024 (2)
- ► 2023 (18)
- ► 2022 (19)
- ► 2021 (39)
- ► 2020 (3)
- ► 2019 (2)
- ► 2018 (56)
- ► 2017 (99)
- ► 2016 (119)
- ► 2015 (127)
- ► 2014 (115)
- ► 2013 (53)
- ► 2012 (100)
- ► 2011 (77)
- ► 2010 (84)
- ► 2009 (101)
- ► 2008 (53)
- ► 2007 (46)
- ► 2006 (24)
- ► 2005 (21)
- ► 2004 (16)
- ► 2003 (12)
- ► 2002 (9)
- ► 2001 (8)
- ► 2000 (6)
- ► 1999 (3)
- ► 1997 (1)
- ► 1996 (1)
- ► 1995 (1)
- ► 1994 (1)
- ► 1992 (8)
-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