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於印度鹿野苑智慧金剛佛學院傳授四臂觀音灌頂

法王於印度鹿野苑智慧金剛佛學院傳授四臂觀音灌頂

地點:印度  瓦拉那西 
時間:2008年1月6日
報導:陳玲瓏
攝影:Tashi Paljor

一月六日,下午 2:30,法王噶瑪巴抵達大殿授與四臂觀音灌頂。創古仁波切提前抵達,率領僧眾及聞風而來的信眾恭迎法王。

法王首先解釋四臂音灌頂法本有相當多的傳承,而本儀軌是出自蔣貢羅卓泰耶所編撰的《大寶伏藏》,此灌頂傳承是由阿里地區的初慶桑波瑜伽士所傳出的大悲法門。接受僧眾請求授與灌頂的曼達供養之後,法王帶上班智達法帽,先為與會大眾解釋灌頂時應具備的知識和心態。

法王說,在亞洲各佛教地區,觀音是大眾熟知的本尊。但觀音並非只是一般佛像、唐卡或心中所知道的觀音形相,觀音是一切諸佛慈悲的化現,也是我們自心的本質。領受灌頂時,受法者要觀想自身就是觀音,並實際了解自心本質與觀音無二無別,並發願要透過灌頂去開展自心中的慈悲、展現自心觀音具有的一切功德。因此,領受灌頂是行動的開始,不是讓上師將寶瓶放在頭上而已。

在灌頂程序中,念誦皈依發心文時,也要確實了解其中的意義。皈依是同時皈依佛、法、僧三寶,直到證得圓滿菩提。佛是修行的導師,法是修行的道路或方法,僧是修行道上的友伴。大乘皈依能保護行者生生世世都不落入惡道。皈依時應該具足清淨的信心及動機。清淨的動機就是要發起菩提心,因此也涉及菩提心戒或菩薩戒,可分為「願」和「行」兩種。「願」菩提心是指發起祈願一切眾生都證得佛果的願心;「行」菩提心是指在未成佛之前絕不捨棄眾生,並實際去利益眾生。

祈請灌頂時,領法者應將觀音是慈悲本質的意義謹記在,視傳法上師與觀音無二無別,然後虔敬地請求賜予灌頂,願觀音身、語、意的加持使心續成熟。

此次灌頂,法王並未以寶瓶一一加持受法者,但法王相信,領受灌頂之後,只要能精進地修持,必然會得到觀音菩薩的無上加持。修持觀音法門能幫助行者迅速往生極樂淨土,因為觀音菩薩和金剛手菩薩都是阿彌陀佛的心子。這如同想晉見國王時,透過大臣或總管的熱誠引薦,比較容易成功。

灌頂儀式後,法王談到自己幾度來到鹿野苑創古智慧金剛佛學院,在聖地落腳,都是因為創古仁波切的恩德。過去三天當中,尊貴的創古仁波切親自領導僧眾,為法王修持長壽法。在法座上接受創古仁波切及僧眾的圓滿供養時,法王心中非常感動。法王說,創古仁波切是噶舉傳承的長老,德行圓滿,身、口、意攝集噶舉實修傳承的一切功德。由於過去的因緣,法王得到了「噶瑪巴」的名號,為了對眾生的責任,為了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喜樂,他一定會如同創古仁波切的請求,長住在這世間。然而,法王也要特別祈求創古仁波切長壽住世,這樣他才更有信心、更有勇氣活下去。

最後,法王說,他也要把長壽供養的一切功德供養給與會的大眾,希望大家都長壽健康,永遠不離善德法友。

{rsmediagallery tags="news20080106-1"}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