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2016年亞洲講經法席《心經》課程 (1)

時間:2016年8月15日
地點:印度德里古拉岡凱悅酒店

karmapa heart sutra 15Aug2016 6

九百年來第一次,法王中文說心經

「這次課程與以往不同,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直接講解佛經」,法王噶瑪巴在歷史性的首次講經法席上如是說。

在大眾親臨歷史現場的驚喜中,睽違十年,法王再度為來自各國、以中文為母語的750位亞洲區法友,以中文開示《心經》課程,距離上次在菩提迦耶「宗門實修」的四加行課程,轉眼已經十年。法王也期許到,祈願藉由這一次因緣,建立起藏傳佛教講經的傳統。

在雅緻寬宏的凱悅大會議廳中,有前一天布置到半夜三點、五百席原木色的法本桌及同色系座墊,桌上的《心經》課程法本則採用古法線裝,直式收錄了兼容顯密的《金剛總持祈請文》、開經偈、唐玄奘大師譯版及敦煌石室本的兩版《心經》、〈月藏經吉祥文〉及迴向文。

大廳中央講台上,巨型螢幕上投射著法王隸書體的「心經」二字,簡潔而莊嚴。場外,風塵僕僕從各國連夜趕來的法友們,穿上素淨白衣,攜帶著此次主辦單位特別製作的「心經」棉麻文件袋,從下午1:00多起陸續排隊,等待3:00開始的課程。

3:15,法王踏上特別陳設的紅地毯,從會場中央入場,並向佛陀以行三頂禮後,向與會大眾合掌致意後,坐定,開始此次的《心經》課程。

■「講說佛經,是我長久的心願。」

法王先以中文說,「大家阿彌陀佛!」問候大家,接著先以藏文開示:

此次能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聽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非常難得的因緣,首先問候大家吉祥如意、札西德勒!印度是釋迦牟尼佛修行及傳道的主要國度,今天剛好是印度獨立紀念日,因此今天有機會在此上課,除了表達對印度的敬意之外,也祈願印度國運昌盛!

這次講經課程和以往開示不同,因為這次課程是講解「佛經」,這也是我第一次直接講解佛陀的經典,是從所未有的。當然,講經並非易事,我也不具備以往印度成就者的證量,僅是希望藉由這樣課程,能為大家種下善的種子。我不具備闡述好這部經典的能力,也不奢望能藉此利益大家,但希望能生起善的種子,這是我的期望。

其實從很久以前,我就有「講解佛經」這樣的心願。因為在藏地,傳統而言大多數是講述(菩薩著作的)論典,很少直接講述佛說經典,也就是過去藏傳並未有「講經」傳統,大部分是「說論」。或許此次講經會是一種開始,以此在藏傳文化中開啟這樣的傳統,對於這個心願,我之前想了很久,但一直勇氣不夠,而沒有實行。

另一個原因是,很久之前有人希望我講解《金剛經》,而《金剛經》篇幅比較長且深奧,很難一次講解,或許未來有機會,總之這次先講解《心經》。

(法王接著突然改以中文開示,引起會場一陣歡呼:)

這次講解《心經》,其實是因為很多人曾請求我用中文來講經或講法,但這對我來說,壓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因為我的中文程度不是很好,一直停留在小學五年級階段,我曾經去國內參觀學習,那時中央領導介紹我的學習程度到哪裡時,就介紹我「中文程度小學五年級」,我一直記得這件事情。(眾笑)

一個只有小學五年級程度的人要講經說法,壓力太大了,但是我這次還是盡量用中文來講《心經》(大眾鼓掌),其中當然也有其他原因,一些秘密的原因,就先不說了。

■《心經》版本介紹

首先,先和大家介紹一下《心經》的版本。

在中文裡面,《心經》目前已知有11個翻譯版本,現存只有9個,藏文則有3種版本。不論中文或藏文,基本上都可歸納為「廣本」跟「略本」兩種。

我們漢地最常見的版本,是由玄奘法師所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共有260個字,這是屬於「略本」;而藏文最常見的版本,是由智軍譯師在八世紀時,所翻譯的版本,他是屬於「廣本」。
那麼,廣本和略本的差別在哪裡呢?「略本」的內容,只有教理本身,這部分稱為「正宗分」。而廣本,是在這個「正宗分」的前面,多加了介紹佛陀宣說這部經典的時空背景,和與會人士等等的「序分」:還有在「正宗分」的後面,強調這部經典的功德利益,令這部經典能夠廣大流傳的「流通分」:

略本:正宗分──教理本身
廣本:一,序分──佛陀宣說這部經典的時空背景
二,正宗分──教理本身
三,流通分──強調經典的功德利益,令這部經典能夠廣大流傳
藏文裡面,保存了八位印度論師對於《心經》的註解,當中,最有權威的就是無垢友大師所寫的《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

在中文的11部《心經》譯本當中,有些是屬於廣本,也有一些是屬於略本的。而在藏文當中,最常見的2個版本都是屬於廣本;但是,近期也在敦煌地區,找到了古老的藏文《心經》略本。

■《心經》經名講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為什麼經典要命名?

這次所要講解的這部經典,名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首先,每一部經典為什麼都需要取一個名字呢?《入楞伽經》中,提到了關鍵的原因:

若不說於名,世間皆迷惑;為除迷惑故,是故立名言。

意思是:世間的人為了掌握事物的內涵,都會習慣取一個名字;特別是在經典的命名上,更是能夠幫助一般人,掌握經典的內涵,明白它到底在說什麼。因此所有的佛經在一開始,都會取一個名字。因此這部經的經名,和它的內涵,是相呼應的。

在經典命名的方式上,有許多不同的做法。例如,以經典的「頌文數量」來取名的,再來是用「作者的名稱」來命名的,還有用「聲韻學」來命名的,再來就是用內容來命名,這部《心經》就是用內容來命名。

解釋經名:正確了知到彼岸的心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接下來,我想對於《心經》的經名,先做一個字面上的解釋,再來說說他的內涵。《心經》的名稱,中文是由八個字所組成的。而在梵文當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呵哩娜也」,字意分別如下:

一,般:意思是「正確」。
二,若:意思是「了知」。
三,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四,呵哩娜也:意思是「心要」,也就是「精華」的意思。

將以上各部分結合起來,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平常會說成是「智慧」,但是「智慧」這個詞,現在太普遍被使用了,容易跟世間的「聰明才智」搞混。因此,這裡我們使用了唐朝的三藏法師義淨的翻譯,他將「般若」兩個字翻譯成「正了知」,這個翻譯也跟藏文的「些若」比較接近,解釋起來也比較容易。

以上是對於經名的字面解釋。接下來是內涵的解釋。

首先,「正了知」當中的「了知」,也就是「認知」的意思,包括了三種認知:

一,世間錯誤的認知;
二,出世間聲聞與緣覺的認知;
三,如來的無上認知。
‧正了知:就是「佛的認知」

這裡的「般若」,是指當中的最後一種,前面兩種並不算是究竟的般若。

接著,「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正」有最殊勝、最好的意思。這種認知,勝過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其他的認知,所以是「無上的認知」,指的也就是「佛的認知」。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要把「一切聖者菩薩的認知」歸類在三種認知當中的哪一個呢?聖者菩薩,也就是登地菩薩的認知,其實可以稱為般若,因為他的認知,相似於如來的認知。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裡所謂「最殊勝的認知」,指的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到彼岸:分「能到」和「已到」兩種

再來,解釋一下「波羅蜜多」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指的是涅槃,而「此岸」指的是輪迴。

「正了知」的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這裡稱為「到彼岸」呢?因為它就像是一艘船筏,能夠幫助沉浮在輪迴大海的眾生們,前往涅槃大城的彼岸,因此稱為「到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多」。「到彼岸」又有兩種解釋:

一,能到彼岸的工具:有學道般若
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就是「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正在前往成佛道路上的菩薩」的「般若智慧」,它能夠令人到達彼岸。

二,已到達的彼岸:佛地般若

指的就是「佛地」,提起「佛地」,想起哈利波特的佛地魔,心太亂了,「佛地」也就是最終「成佛果位的般若」。以上這樣的說法,是根據月稱論師的《入中論釋》的說法。

實際上這裡所講述的「般若」,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還有幾種事物也可以被稱為般若,例如:「自性般若」、「經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

(一)自性般若:指的就是空性。
(二)經般若:指的是闡述空性的大乘經典。
(三)道般若:是指聖菩薩眾的智慧。
(四)果般若:是指佛陀遍知的智慧。

但是以主要的般若來說,一般是指「果般若」,因為,這才是究竟圓滿的彼岸。而前三個般若呢,也可以被稱為是般若,但並不是最究竟的般若,因為還沒有到達彼岸。以上這樣的說法,是出於陳那論師的《般若八千頌精要》。

■譯者簡介

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這部經典是由大蕃國(蕃,讀音播,即古西藏)三藏法師管法成,從藏文翻譯為中文,並且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版本。

法成譯師,是一位藏族譯師,是少數精通中文、梵文與藏文的大師。他曾經將像是《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等等論著,從中文翻譯成藏文。尤其是他所翻譯到藏文,由西明圓測大師所寫的《解深密經釋》,更是藏傳佛教學者研究唯識學的時候,最重要的依據。

據說,他也曾經將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品的《大般若經》,從中文翻譯到藏文。總之,他是一位極為少見的大學者,民初學者陳寅恪教授曾經說過:「法成大師對於吐蕃(即古西藏)的貢獻,相當於玄奘大師對於中國的付出。」

■《心經》經文正說

接下來是「正說經文」了。這裡將經文分為八個部分,就是「序」、「時」、「眷屬」、「因緣」、「問」、「答」、「順說」和「隨喜」這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序

首先,「序」指的是這部經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

如是:這樣而已

「如是」就是指此經,聽聞此經的經典結集者,將他所聽聞到的內容,就是「這樣而已」,沒有其他多餘的部份,並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地記錄下來。「我」則是指結集者本人。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結集者他自己「聞如是經」的意思。

我:集結者

對於這部經的集結者是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文殊師利菩薩:智友阿闍黎在《心經》的解釋中提到:「所有般若系經典的集結者,都是『文殊師利菩薩』」。

(二)金剛手菩薩:在摩訶闍那的《心經註釋》中提到:「陳那阿闍黎認為,所有般若系經典都是由『金剛手菩薩』所集結的。」

(三)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阿難尊者:另外,在龍樹菩薩著名的《大智度論》中明確地提到:「所有大乘經典,都是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和阿難尊者一起結集的。」

(四)阿難尊者:在《小品般若經》中提到:「佛告阿難:我是汝大師,汝是我弟子。汝以身口意業,於今現在供養恭敬,尊重於我。我滅度後,汝當以是供養恭敬,尊重般若波羅蜜。」

在《般若八千頌》的第二十八品,和第三十二品當中,佛將《般若經》囑咐給阿難尊者,由於這個原因,解脫軍阿闍黎主張:「大部份的大乘經典,都是由阿難尊者結集完成的。」獅子賢論師也提出過這樣的說法。

然而,清辨論師在他的著作《思擇炎》當中,提到:「聲聞不能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因為大乘義理並非他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對於阿難尊者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種說法,提出了反對。

可是,在《大法鼓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要求迦葉尊者保護大乘經典。而迦葉尊者也曾經指定阿難尊者,負責進行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因此,作為同樣是聲聞的阿難尊者,也可以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總之,這部經典的集結者是誰,至今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如果是共同集結,有時出現文殊菩薩名字,並不代表其他菩薩或阿難尊者沒有參與過。

聞:直接聽到

「聞」的意思,表示了集結者在集結時所宣說的內容,並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單純地將聽到的內容如實地說了出來。同時,更是在強調,集結者是直接聽到了這些經文,而不是間接聽說的。

「如是我聞」的「如是」是指什麼呢?是從「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到「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之間的整部經典內容。以上是八個部份中的「序」。

第二部分:時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一時:時圓滿

「一時」指出了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這裡包括幾種意思:

一,難得:第一個意思是:由於這部經只被聽過一次,不會重複地被聽聞,因此它有「 難得」的意思在裡面。很重要的事情佛陀只會說三次,說三次不聽時,金剛手菩薩,類似佛陀的保鏢,如果佛陀說三次你不聽,金剛手菩薩就會用金剛杵來打你,他的金剛杵非同小可,一打下去可能你就糟了,反正很重要的事情時,佛陀會囑咐三次,不會說第四次,因為三次聽不下去時,講第四次也沒用。

二,智慧:第二個意思是:「一時」代表集結者很有智慧,因為他只是聽了這麼一次,就能全部將它記下來。

三,時圓滿:「一時」還表示了五圓滿當中的「時圓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裡所謂的「時圓滿」,是指講說這部「法圓滿」的深奧經典當下,還同時圓滿具備了「大師圓滿」、「處所圓滿」、「時圓滿」和「眷屬圓滿」共四者,因此表示五圓滿中的「時圓滿」。

薄伽梵:大師圓滿

「薄伽梵」這個詞在梵文裡有很多種意思,因此古代譯師們保留它的梵音,而不翻譯出意義,這就是所謂的「義多故不譯」。

這裡的「薄伽梵」,指的是佛陀,也就表示了五圓滿中的「大師圓滿」。薄伽梵若翻譯成中文,又稱為「出有壞」,因為一切諸佛都超越了輪迴和涅槃兩邊,所以稱為「出」。佛陀又具足「斷德」和「證德」兩種功德,所以稱為「有」。然後他也究竟摧壞了「二障」或者「四魔」,所以稱為「壞」。弄不好,佛陀變成壞人了。因此,佛陀被稱為「出有壞」,也就是「薄伽梵」。藏文中翻為 ,就具備「出有壞」這樣意思

因為在印度,「薄伽梵」一詞被使用得很廣泛,例如大自在天等也用此詞,因此藏文在其後加上一個「de」,代表超越世間神的意思。

王舍城:處所圓滿

此處的「處圓滿」,就是「王舍城」。據說,摩羯陀國過去的首都,位於拘尸那羅,但這個首都一再受到非人的影響而導致火災,國王最後實在忍不住,召令全國說,全國同志,「以後誰的家裡起火,那就搬到清涼寒林旁邊去蓋房子住。」意思說你要搬去寒林去,誰家起火要被懲罰的意思。

沒想到說完之後,第一個起火的,就是國王自己的宮殿。因此他就將宮殿搬到了清涼寒林邊,此城因而取名為「王舍城」。

而在《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提到了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主張:曾經摩羯陀國的某一任國王,他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長得很特別,他有一個頭、兩張臉和四隻手,他有很多故事,暫此先不提。他長大之後,勇武有力、曉勇善戰,他將當時一萬八千個國家的國王,都囚禁在這個摩羯陀國的首都當中,統治了整個印度,因此這個地方被取名為「王舍城」。

另一種說法談到:摩羯陀國過去的首都,是在另外一個地方。當時有一位廣車國王,他的父親因為反對祭祀天神時殺生,因此受到外道詛咒,所以最後整個身體都陷入到了地底。廣車國王繼位之後,心想:「如果我統治這個地區,因為父親陷入地底,將會有很大的罪過。」所以決定遷移首都,最後定都於五座山環繞的一個盆地當中,並將這個首都取名為「王舍城」。

鷲峰山:處所圓滿

這裡的經文當中,同時提到了「王舍城」與「鷲峰山」兩個地方,是為了表達出圓滿包括出家與在家的二眾弟子,代表當時佛陀說法時,僧俗二眾都在此,代表伍圓滿中的處所緣滿

這座山名為「鷲峰山」的原因,經論中有幾種說法,前兩種說法出自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記載:

一,山形如鷲:因為這座山的形狀如同禿鷲(禿鷹),所以稱為「鷲峰山」。
二,鷲聚之山:在王舍城的南方,有一座尸陀林(墳場),許多的禿鷹都會到這裡吃腐屍,最後再飛回這座山上,所以稱為「鷲峰山」。
三,世間菩薩如鷲聚集:在其他的經論當中記載,其他世間的菩薩們會如同禿鷹聚集一般,飛到這座山上,聽聞釋迦牟尼佛宣說《般若經》,因此稱為「鷲峰山」。
在大乘佛經的「寶積部」當中談到:「當這個世間毀壞的時候,這座山也不會毀壞。」

第三部分:眷屬

與大苾芻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在陳那論師的《般若八千頌精要》中說:「我說有大師,眷屬證境時,結集為正量,極成故世間,境時咸決定,尊證具足已,知所說為量。」

在大師與說法時間確定的情況之下,有眷屬們作為這個法門的證人,才能讓說法者所宣說的文字,具有可信度,並且能夠讓這部經典更加完整。因此,這五種圓滿,讓具有信心的弟子們,能夠進入此經。

「眷屬圓滿」指的是「與大苾芻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這個句子。

與大苾芻眾:阿羅漢比丘

「大苾芻眾」(芯芻,後世又音譯作「比丘」)指的是聲聞乘的僧眾,緣覺眾應該不會過來聽佛陀開示,他們有一點傲慢。一般來說,「苾芻」的意思是指,受過具足戒的比丘,也就是得到了佛教圓滿出家戒的人。而這裡的「大苾芻」,不代表比丘都是胖胖的,而特別指的是開悟的阿羅漢比丘,又是比丘、又是阿羅漢。

「眾」這裡指的就是僧眾。一般來說,聚集了四位比丘,就可稱之為「僧眾」。在梵文當中「僧伽(SANGA)」有「不會被外力所分裂」的意思,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和合」的意思。僧眾不是很容易阿,不會被外力所分裂,這不是很簡單。

及諸菩薩摩訶薩俱:俱足七大功德菩薩

「菩薩摩訶薩」中的「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指勇氣或勇敢。這是因為他們是勇敢的追求偉大佛果的人,所以被稱為「菩提薩埵」。

這裡的「摩訶」,有「廣大」和「偉大」的意思。根據《大乘莊嚴經論》中所說,因為這些菩薩們,他們所關注的,是廣大的一切眾生,同時他們還具備了廣大的精進、偉大的事業等等七種偉大的功德,因此可以稱為「偉大」、「摩訶」。

就這樣,大師和與會眷眾都聚集在一起。剛剛這段解釋當中,可以知道需要眾多因緣齊備,才能讓一個法得以講述出來,因此本身很難得。

■五圓滿和合,正法才現前

透過這些介紹,可以了知道佛法難得,同時可以依止、尋找到一位上師,也非易事。所以我覺得,只有「大師圓滿」也不行,佛陀很圓滿,他自身圓滿也不夠、能夠說出「圓滿的法」也不夠,與會聽眾、聽法者也需要圓滿。聽法者、聽眾不圓滿,他自己圓滿、擺在那邊,也沒有什麼用。

聽法者圓滿時,時間也要圓滿。現在大家都這麼忙,要找到一個剛好的時間不容易,要找到恰當時間去聽法,也是不容易,因此大師圓滿、眷眾圓滿之後,還要處所圓滿,五星級酒店還OK吧?比起靈鷲山好一些吧?

用「鷲峰山」這詞好一些,鷲峰山也有內、外鷲峰山,外鷲峰山是我們去八大聖地時看到的,就這樣一座山,什麼都沒有;而「內鷲峰山」則是莊嚴佛國,可能只有佛陀和菩薩才會看到,很漂亮,但是我們看不到,可惜。

■不一定有明天,別等老了再修!

因此,我覺得我們今天講解這些內容,大家可能要想一想,聽法或修法很難得,應該要存有「難得之心」,需要一份珍惜的心來修法,不然都是浪費時間。

有時我們覺得「先做好世間工作,以後等自己老時,再來修行」,這種想法是不太恰當的,因為「死亡」不會等到你年老時才來。有可能明天你就會死,或者等一下課程結束後就會離開人間,當然這樣講不吉祥,希望大家不會死,但這樣的可能性仍然是有的啦。

因此我們不能等老時再修行,先享受世間榮華富貴,這是不恰當的想法,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佛法,秉持難得之心來修習佛法,馬上、立刻去學習佛法。西藏噶當派大師有一句,對我來說很有用處,他說,「一切法,都是今天要修的法」,所以是說所有法都是當下要去修,不是等到明天。因此時間不等人,一切都是無常,我們一定要以非常珍惜的心態,馬上去修、立刻修行。

■「在這個禪修墊上,我就要成佛!」

因此前面所說的種種「圓滿」,可能大家會有個感觸,修習佛法時應該有這樣心態,不然學佛很多年,但沒有一種真正的感觸或感動,就沒什麼用。

因此我們西藏很多祈請文當中,都會有一句話:「在這個禪修墊上,我就要成佛!」。按現在說法,要現在、馬上、剎那間,在這個禪修墊上成佛,意思就是要「馬上動手」,不是說什麼等待以後什麼千載難逢的機會,「現在」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機會就在你面前,因此你要馬上修行,即身成佛、立即成佛。

我們說菩薩要修持無量阿僧祇劫,看起來好像很長遠的路,其實這並非用數字衡量,而是我們到底能不能一下子累積無量功德,我們可以在剎那之間,積聚無量功德,不是說「無量劫」就代表要一步一步走下去,或慢慢數數字「一個劫、再過一個劫…..」,菩薩可以在剎那間,累積無量阿僧紙劫的功德──這我不多說,今天點到為止。

現在念一遍《月藏經》。

2016法王噶瑪巴心經課程(1)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