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開示「快樂的藝術」報導 - 2
- 分類:歷年紀事
- 點擊數:19395
時間:2014年11月23日
地點:印度 新德里
應尊者達賴喇嘛所創建的「普世責任基金會」(the Foundation for Universal Responsibility)的邀請,法王在第二天的演講中,繼續根據格西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頌〉開示「快樂的藝術」。除了400位的現場聽眾外,還有5千名觀眾透過網路直播聞法。翻譯的語言有英文、西班牙文、中文、法文、德文和波蘭文。值得一提的是,聽聞西班牙文的法友,人數為英文聽眾的兩倍。
首先,法王說明生起菩提心的修持可分為3大類:禪修自他平等、自他交換、因果七訣。自他交換最初是噶當派不外傳的祕密修法,後來才開始公開教授,而現在已廣為大眾修持。接著,法王接續昨天的內容,解釋下一個偈文。
5。 願我於諸以嫉妒,非理誹謗本人者,
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這個偈文描述的是,當我們對他人的關懷強烈到某種程度,不再顧慮自己的不適和困難,這個時候我們將會有的修持。尤其,此偈文刻劃出一種具有覺醒性的處理方式,提供我們另一種面對他人嫉妒的選擇,迥然不同於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
法王指出,這些口訣敦促我們,超越只在理論上瞭解佛法。在看到他人受到嫉妒的壓制時,我們必須運用自己對煩惱的認識來應對。如果真正完全瞭解煩惱的運作方式,我們便會將這些傷害我們的人,視為是明顯的受害者。
學習佛法讓我們熟悉一個觀念:煩惱會控制我們,導致我們受苦。但是這樣的認知,往往只停留在智性的層面,在內心深處我們可能並不這麼認為,因而無法將它完全運用出來。
如果我們能夠將此認知,真正地結合到我們的情緒經驗中的話,那麼在看到他人因陷入煩惱的魔掌而掙扎、而行為愚昧時,我們就能夠生起悲心、寬恕和愛心。我們就會瞭解,以瞋恨來回應他們對我們的傷害,這完全不恰當。
為了解釋什麼是妥善的回應方式,法王舉例說明:假設他人出於嫉妒而控告我們,那麼我們必須謹慎地區分,我們對此官司的反應,以及我們對嫉妒者本身的反應。對於官司,我們不會對它生起悲心,或是慈愛地歡迎它,而是會好好地為自己進行法律的辯護。對於起訴我們的人,如果我們在行為上向他們挑釁,心懷憤恨,想要私下報復的話,這便完全是個錯誤。因為,這麼做會進一步擾亂我們的心,讓我們更不快樂,在官司本身對我們的傷害上,雪上加霜。反之,在受到起訴時,我們如果能夠讓心自然安住,我們便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做出明智而正確的反應。
在我們能夠真正的認出他人是如何受到煩惱的控制,以及這對他們的安樂有何影響之前,法王強調,首先我們必須能夠認出煩惱在自心中的運作方式。法王接著提要說明,如何清楚地認出煩惱的過患。
法王指出,對於不同的煩惱,要認出它們生起時所產生的過患的困難度也不同。最容易認出的是瞋恨,我們容易觀察並認出瞋恨的過患。次者是貪欲,再次者是無明或愚痴。就程度而言,每個人的心中生起的煩惱的強度不同。換言之,對於某個特定的修持者來說,他具有許多機會,可以看到自心的這些煩惱所造成的傷害。
如果有人問我們,瞋恨或欲望的過患是什麼?如果我們按照書本的內容回答,這並不是個好現象。這顯示我們的瞭解只是來自於書本,而不是來自於自己的經驗。為了能夠真正以悲心回應傷害我們的人,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書本上的表面知識,或是從上師那裡聽來的開示,我們必須能夠運用對自心煩惱的直接個人經驗。此外,我們也要能夠鮮活地認出煩惱現前是痛苦和不安的。
因此,我們必須培養源於個人經驗的了悟,瞭解我們內在無明的厚重有多麼黑暗,瞋恨的熾火有多強烈。所以,正念覺知在這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能夠讓我們認出並觀察我們的經驗,而不是糊里糊塗地經歷一場,最後什麼教訓也沒學到。同時,我們必須努力奮發,恆常積極地觀察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觀察自身的煩惱。
當我們具備審慎觀察它們的能力時,我們就能夠轉化煩惱的現狀,將我們因煩惱而犯下的錯誤,轉化為自身靈性增長的工具。事實上,法王回顧,如果我們認為,觀察煩惱和觀察煩惱的過患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的話,這就代表著我們尚未獲得真正的了知,因為煩惱的本質就是過患。法王強調,見過患即見煩惱,見煩惱即見過患。
對於任何一種煩惱,要確實認出它的本質即是過患,但要做到這一點所需的時間不定。有時,我們花了5年或10年的時間,才真正覺知到它們的過患本質。但事實上,這樣的覺知本身有可能瞬間發生。法王指出,獲得真正了悟的那一刻,不同的人所需的時間不同,有些人則會相當快速。
法王指出,聖人並不是天生就有這樣的覺知。反而,聖人是能夠超越自己的錯誤和過失的人。藉由勇敢地觀察自己的過失,並且將過失轉化為讓自身進步的條件,我們也同樣能夠做到這點。
相信過去世存在的人,能夠覺知到在無窮的過去世中,我們所造下和揹負的惡業比須彌山還巨大。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覺知而氣餒,反而,我們應該讓它激勵我們,並且善用自身過失的每個清新經驗,讓它成為幫助我們爬得更高的踏板。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克服了自己的嚴重問題和重大過失。如果偉人一出生就沒有任何的問題和過失的話,那麼他們也就沒有任何值得讓人驚奇的地方了。
6。 願我於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縱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為善知識。
對於我們曾經善待或努力幫助過的人,當他們反過來傷害我們時,這比受到敵人的傷害還令人傷心失望。因此,這是一個更具挑戰的情況。我們應該學習以平等心和悲心,面對這種出乎意料的傷害。正因為它很難做到,所以我們的努力會有更大的回報。因此,我們理應將這些人視為是自己最珍貴的善知識。
修行人要知道,學佛必須付出很多,而且往往辛苦,明白這點很重要。我們許多學佛的人住在城市裡,週一到週五的工作日,滿是令人煩躁的活動和壓力。一到週末,我們就必須往別的地方去放鬆,所以我們去到閉關中心,好像把它當成某個渡假的地方,自己可以在那裡得到放鬆,沈溺在禪修和瑜伽中,把這些當成心靈按摩,然後感覺重新獲得充電,可以再度回到工作日的忙碌當中。
有時,我們便是這麼看待佛法的修持,認為它為我們提供足夠的放鬆和舒適,以便讓自己可以繼續日常的生活。但這不是修持佛法的重點。法王說明,這就像是尋求疼痛的暫時紓解,而沒有服用真正能夠治癒我們的藥物。能夠醫治我們疾病的這種藥,並不是溫和或豪華的治療,而是一項強烈的療程,它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不輕鬆,而且自己還要認真地付出努力。
法王表示,在面對自己曾經利益過的人給我們的傷害時,我們的修持便是一種高要求的修持。它讓我們容易體會到,這種人是我們的大善知識,因為他們賜予我們嚴格而強力的佛法訓練。
7。 願我直接與間接,利樂敬獻諸慈母,
老母有情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這個偈文講的是施授法的修持。偈文中的「默默」一詞,強調我們修持此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佛法素養,因為這樣做便落入了世間八法。法王提醒,只是藉著這個修持,我們很難真正消除他人的痛苦。這個修持的目的,在於強化我們的動機和誓言,讓自己做好隨時可以幫助他人的完善準備。
法王解釋,有不少人來見他時,表示自己發了大願,希望對他人有大利益,因此他們必須累積巨大的物質財富。這種說法令人感到懷疑,所以法王通常會反問,他們為什麼覺得必須有錢才能幫助他人呢?還有些人尋求影響力和勢力,希望對他人更有利益。但是,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要對他人有大利益,不一定要有錢有勢。
真心誠意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的人便是菩薩,法王指出。除非我們自己已是登地的菩薩,否則我們無法斷定誰是而誰不是菩薩。就算是路邊的一隻狗,也可能是菩薩。由於我們無法認出我們當中的菩薩,所以對於菩薩的存在和事業,我們無法讚賞或心存感謝。
法王表示,這就是認證轉世祖古的好處之一。因為有了這個系統,我們總能認出某些菩薩,讚歎他們的事業。法王開玩笑地說,某些祖古肯定是菩薩,但是否所有的祖古都是菩薩,這是可以懷疑的。
我們需要透過自己身、語、意的行為來利益他人,而這些是我們需要培養的能力。如果我們具備這些功德特質,剛好也在社會上有錢或有影響力,那麼我們便可以用這些來利益眾生。但如果我們沒有錢也沒有勢力,我們當然也能夠幫助他人。就算是一個沒有錢、沒有影響力、什麼都沒有的乞丐,他也完全具有以自己的身、語、意來利益他人的能力。
無論如何,如果沒有穩固的純正菩提心,就算我們是為了幫助他人而賺錢,但在我們獲得大量的財富或權力之前,我們很可能便喪失了這樣的初衷。法王笑言,這點我們可以在選舉的承諾中看到。競選時,候選人向選民誇下海口,做出這樣那樣的承諾,但在當選後,卻都變樣了。所以,就算我們一開始有著真誠的動機,想要為利益他人而致富,但在經歷一番努力而獲得財富後,自己很可能就在這個過程中改變了。所以說,我們現在就需要全心投入修持,培養深刻而不動搖的菩提心,而這就是為什麼它這麼重要的原因。
8。 願我所行此一切,不為八法念垢染,
了知諸法皆如幻,解脫貪執之束縛。
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帶給他人世間或短暫的利益,那麼我們不需要修持佛法就能獲得很大的成果。但是,如果我們希望帶給眾生的,是永恆、長遠的利益,而且不只在今生,在未來生也是如此的話,我們便真的需要佛法和佛法帶來的長遠效益。
如果我們不相信有來世,那麼就不見得會為自己可能永遠看不到的目標而努力。引用道次第中三種士夫的分類,法王說明,通常三者中發心最低的是下士夫,而下士夫又分為「主要」和「次要」的兩種發心。下士夫的主要發心是希望來世免於痛苦,次要發心是今生不受痛苦,可以得到富足幸福。現代人多數注重下士夫的發心,而且還是其中次要的發心,希望依靠佛法成辦自己今生的事業。
被世間八法的誘惑所欺瞞的現代版本,便是時下盛行的消費主義的生活型態。如果這是日常生活中驅策、啟發我們的動機,那麼要讓此生具有意義便很困難。
有些廣告對我們欲望的刺激相當微妙,而有些則極為昭彰。法王舉他在《崇高之心》一書中曾經提到的例子,那是一台摩托車在空中飛翔的廣告。雖然這個廣告看起來荒謬,但在看了足夠多次後,它的誘惑便會在我們的心中生根,讓人不禁也想騎上這麼酷的車子。
法王笑言,就連他都發現自己的心被擄攫,想像自己戴著暗色的太陽眼鏡,騎著那台摩托車飛上天去。這種對世間物和舒適的貪愛和執著,讓我們清楚瞭解世間八法的危險,顯示我們很容易被它們吸引,而將人生和修行道上最重要的目標捨棄。
法王《修心八頌》的開示於此圓滿結束。
接著,法王宣佈,接下來的活動不是先前安排的藥師佛灌頂,而是四臂觀音的儀軌和咒語以及藥師佛咒語的口傳。法王將上午活動的時間延長了45分鐘,說明如此大家便可以自由享受下午的時光。
口傳完畢後,法王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結語中,法王請聽眾寬宥這兩天開示中的任何過失,並且對台上以及台下的翻譯表示感謝,然後緩步離開會場。
離場前,人人都可以領到法王致贈的大明咒加持丸。許多會眾在演講廳中流連忘返,顯然不捨驅散這兩天與法王共處一堂時,沐浴在佛法春風中的溫煦。
年度新聞
- ► 2024 (2)
- ► 2023 (18)
- ► 2022 (19)
- ► 2021 (39)
- ► 2020 (3)
- ► 2019 (2)
- ► 2018 (56)
- ► 2017 (99)
- ► 2016 (119)
- ► 2015 (127)
- ► 2014 (115)
- ► 2013 (53)
- ► 2012 (100)
- ► 2011 (77)
- ► 2010 (84)
- ► 2009 (101)
- ► 2008 (53)
- ► 2007 (46)
- ► 2006 (24)
- ► 2005 (21)
- ► 2004 (16)
- ► 2003 (12)
- ► 2002 (9)
- ► 2001 (8)
- ► 2000 (6)
- ► 1999 (3)
- ► 1997 (1)
- ► 1996 (1)
- ► 1995 (1)
- ► 1994 (1)
- ► 1992 (8)
-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