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1天開示紀錄
- 分類:歷年紀事
- 點擊數:47728
和敬力:僧伽「和合於善」的加持力
主講: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日期:2022年8月1日
這次是第二屆「瑪鄂夏季課程」,首先要問候各寺院的上師、祖古、善知識、僧眾,還有透過網路觀看的法友們,大家札西德勒!
▍「密教源流」課程大綱
從今天開始五個星期是夏季課程,去年(2021)的夏季課程講了很多的內容,我想先作一下回顧。去年講的內容很多,有講到印度文明、吠陀時代、六派哲學的思想和相關的典籍,像是《奧義書》的介紹,接著也簡略講到佛陀誕生及說法、佛陀圓寂入滅後教團的情況,以及尤其阿育王時期的佛教是如何弘揚……。這次的夏季課程,主要是想介紹「原始佛教」相關的一些內容,其中分成九個部分:
一,僧伽、戒律和寺院的形成
二,第一結集、原始經典成立(經和律的形成)
三,佛滅後的佛教
四,第二結集、根本分裂
五,阿育王的佛教、第三結集
六,原始佛教教理
七,原始佛教資料情況
八,原始佛教中的密教相關內容:因為「瑪鄂夏季課程」的主題是「密教源流」,在原始佛教當中,我們可以去看跟密教相關的內容有哪些。
九,佛滅紀年論:關於佛陀入滅的年分,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原始佛教講完,如果還有時間的話,會再講「部派佛教」的內容,也就是聲聞十八部,再有時間會講「大乘佛教的弘揚」,但我想可能沒有辦法進入到大乘佛教的部分。以上是這一次希望能講到的內容,但也有可能講著講著又會想到再作增減,就看情況走一步算一步,這就是粗略的大綱。
▍一,僧伽、戒律和寺院的形成
今天首先要談到的「原始佛教」,主要指的是佛陀成道、說法,佛教弘揚開始,直到根本分裂之前的這一段期間,稱為「原始佛教」。在原始佛教這段期間,僧團、戒律和寺院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就做一些介紹。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四眾」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
#四眾
佛陀的弟子有在家及出家兩類。「在家」的信眾有分為男眾跟女眾,在家的男性信眾稱為優婆塞(upāsaka),女性信眾稱作優婆夷(upāsikā)。公元814年,藏傳佛教前弘期有一部很重要的著作是《語合二章》,這部著作針對名詞作了一些解釋,依照《語合二章》的解釋:「受持五戒,接近於阿羅漢果位,故名『優婆塞』。」
日本學者平川彰認為:優婆塞是「侍奉的人」(近事男)之意,主要是侍奉出家者。因為出家眾會需要生活的資具,所以由在家眾供養其生活資具,受出家眾指導,過在家生活而修行。在家信眾什麼時候能成為優婆塞?在家眾因皈依三寶而可稱作優婆塞。然而針對這一點,是有不同說法的,例如藏傳佛教依據《阿毘達磨俱舍論》當中提到的阿波蘭多迦有部,和迦濕彌羅有部的說法就有出入。然而一般來說,更為虔誠的人進而受持五戒,這樣的在家眾就可以稱為是優婆塞。總之,出家眾有沙瀰、沙瀰尼、比丘、比丘尼等等,主要出家的男性修行者稱作比丘(bhikkhu,bhikṣu),女性的修行者稱作比丘尼(bhikkhunī,bhikṣuṇī)。
#比丘
藏傳佛教前弘期的著作,在贊普時代編輯的《語合二章》中解釋到:「乞求尋找涅槃,以白四羯磨之儀受具足戒,如法托缽乞食為生者,即名為比丘。」「比丘」有許多種分類,比如勝親論師在他所寫的《律攝》中提到有五種比丘:名字比丘、自言比丘、為乞比丘、破煩惱比丘、降伏煩惱比丘、白四羯磨比丘等等。然而五種比丘的分類,可能原始佛教當時並沒有,而是之後才做的分類,總之,我們看到在《語合二章》中對於比丘的形容,主要是第五種:白四羯磨比丘。
依據日本學者平川彰就梵文「比丘」一詞的解釋,是「行乞的人」。然而,這個詞在藏文當中,並沒有直接這樣翻譯過來,會覺得翻譯成乞丐有點不太好聽,所以藏文翻譯為「給隆」,「給」是善,「隆」是乞討,「給隆」就是乞討善者,加了一個「善」字,就好聽一些。接著,為什麼比丘是行乞的人呢?因為比丘是依信眾的布施物而生活,就是每天生活的任何食物、資具,都是透過別人的布施而生活,同時是專心於修行的人;換句話說,比丘百分之百唯一專注的就是在修行上。
成為比丘要受具足戒(upasampadā),換句話說,受了具足戒就是比丘。「具足戒」即所謂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就是要遵守出家者應有的嚴格的戒律生活。比丘、比丘尼是「出家」的二眾弟子;優婆塞、優婆夷是「在家」的二眾弟子,所以總稱為佛的「四眾」(cattāri parisadāni)弟子。
#「僧伽」含義
「僧伽」的含義,就是以修行為目標,奉法教者自然聚集,結成以修持佛陀教法為中心的修道團體,就是佛教的僧團或僧伽。
廣義上雖然四部眾(在家二部、出家二部)都可以稱作僧伽,但是由原始佛教時代的慣用語來看,組織僧伽的只有出家眾而已。集合比丘組織成「比丘僧伽」(bhikkhu-saṃgha),集合比丘尼組織成「比丘尼僧伽」(bhikkhunī-saṃgha),兩者就合稱「兩僧伽」(或二部僧)。一般我們會說一位比丘僧、兩位比丘僧或三位比丘僧都不能算是僧伽(團體),要四位比丘僧一起的時候才算是僧伽,這也就是這裡「比丘僧伽」或「比丘尼僧伽」的意思。而無論是比丘僧伽或比丘尼僧伽,都是各自獨立,不會住在一起,各為自治且各自維持秩序,並不會由比丘維持比丘尼的秩序,或由比丘尼來管理比丘的秩序。因此總結來說,「僧伽」主要是指出家眾,不會將四部眾合在一起稱作僧伽,例如我們一般都不會說「優婆塞僧伽」或「優婆夷僧伽」。
僧伽在梵文稱「Saṃgha」,藏語發音為「根敦」,是意譯,在漢語和日語當中是音譯,稱為「僧伽」或「僧」,意思多是指一位法師、一位僧人,而藏文的「根敦」或「根敦巴」也多是做單數使用。但是我們前面從梵文「Saṃgha」(僧伽)瞭解到,其實僧伽是一個團體、一個組織,並不是指一位僧人。就像龍樹菩薩撰寫的《大智度論》中提到:「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所以僧伽的意思就是團體,《大智度論》中作了比喻說,很多大樹聚在一起時是森林,只有一棵樹不是森林,把每棵樹都除掉了也就沒有林的存在了,所以「僧」本來是教團、團體的意思,藏文的「根敦」就沒有教團、團體的意思。在佛陀時代的印度,政治團體或工商業者的公會等也稱作僧伽,這個稱呼也適用於宗教團體,所以佛教的教團也稱為「僧伽」。當時除了「僧伽」之外,也有稱為「眾」(gaṇa),特別是在大乘佛教中經常用「菩薩眾」(bodhisattva-gaṇa)一詞。
因此,僧或僧伽,是指一個組織、團體,佛法僧三寶中的「僧」是指一個團體。僧伽組織早在佛陀在世時就已經形成,是當時的印度社會也是宗教界習以為常的現象,無論婆羅門教或者耆那教,甚至佛陀成道前也依止過外道的老師,像是阿邏羅迦蘭及郁多羅羅摩子這樣的苦行者,當時也就有結成類似的僧伽團體。
#和敬:僧伽的根本要點
這裡附帶說明,我們應該對「僧伽」有更清楚的認識,才會知道要如何建立僧團、維護僧團及發揚僧團。
《隨念三寶經》中講到「隨念僧」時說:「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和敬行。質直行。」其中「和敬行」的意思,就是需要包含戒律和見解上的和敬,也就是團體中的僧人持守共同的規範和戒律,比如對三寶的共同信仰,思想上有共同的見解,在目標或宗旨上都是和合的、和敬的。《語合二章》解釋到:「『sāmīcī, sāmagrī』(和敬)意指聲聞眾在戒律和見解上相和而得名。」「六和敬」的說法在漢傳佛教中很常見(註:「六和敬」為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雖然這樣的說法在藏傳佛教當中並不常見,但是在六位註解印度律典的善知識之一的勝親論師,他所撰寫的《律攝》中解釋到:「『和敬』的意思是:徵兆、業、戒律、見解、儀軌、生活、相上和敬,因而行成一味。」但這裡的六點,和漢傳佛教中提到的六和敬的六點也有一些差異。
平時的祈願文中,我們會念誦到「僧伽不壞和合加持力」,意思是僧伽心意和合的一種加持力量,這種力量指的就是在戒律上、見解上等各方面的和合,也因此任何人或外力都無法製造破壞,所以說是不壞,同時,也因為具備這種和合的力量,僧眾能夠專注於善的修持上,所以藏語當中將僧伽意譯為「根敦」,「根」是善,「敦」是心意和合,也就是說僧眾是心意和合於善之上的意思。因此我們可以瞭解到,皈依時我們會念「皈依僧、眾中尊」的原因,「眾」是很多,也就是所謂的團體,而社會上有很多的團體,為什麼僧就是所有眾、所有團體中最尊貴的?就是因為僧眾具備了一般人所不具備的這六個和敬的特點,讓所有人見到都能夠生起愛敬之心,生起信仰、信心,因此僧眾是眾中之尊。當持守相同的清淨戒律、具備清淨的正見等,具備這樣的六和敬時,這樣的僧眾就符合《隨念三寶經》內容說的:「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這樣的僧眾,就是我們要合掌、供養的等等。
「六和敬」雖然在藏傳佛教中不常見,但我希望六和敬是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務必都要做到的。我們現在有同一個目標、心願,聚集在一起,持守同樣的戒律,有著同樣的見解,如果切實做到,就是像《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說的:「僧伽一心同見樂,和合俱修勇進樂。」這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躬身實踐是最重要的,因為僧伽的根本要點、最重要的就是和合、六和敬。
接著是休息時間。我想先說明一下,平常休息時間大家就解散了,我想這次不要解散,尤其現在世界上很多的疾病、災難、戰爭,今天休息時間安排念誦〈二十一度母讚〉,下次課程中間的休息時間可能會念誦〈蓮師祈請文〉等等。需要去洗手間的可以去,沒有要去的希望你可以留下來一起課誦、祈願跟迴向。30分鐘後,我們再繼續課程。
#佛陀時代,如何成為僧伽?
原始佛教時,出家的條件和過程是什麼?
最初的佛教僧伽,是佛陀在鹿野苑最初說四諦法門時,所集合的憍陳如等五位追隨者,即佛經裡說的五比丘。他們五位就是佛教最初的僧伽,之後有很多人跟隨佛陀出家,依照藏傳佛教「說一切有部」的說法,五比丘後,有耶舍和他的親友等五近比丘、瓦拉那西耶舍交遊之50人、60人出家,之後又有優樓頻螺迦葉率領千人來皈依。優樓頻螺迦葉原來是外道的教主,本來就有很多追隨者,他皈依佛陀之後,他的很多追隨者就一起跟隨佛陀皈依,因此當時的僧團急遽擴大。一開始只有一兩百人,迦葉皈依後就達到千人,後來更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隨附,僧團基礎於是得以鞏固。直到頻婆娑羅王、大商人須達多長老皈依佛教後,外在護持的力量又大大加強,有權、有勢、富有的人都大力的護持,於是在佛陀成道後數年,僧伽已經蔚然成勢。在藏傳的律典中記載,頻婆娑羅王的時候,當時供僧的人數已經有1253位僧眾。
一開始,凡是想要加入僧團的,只要表達願望,佛陀都是允許的。志願出家者,只需要當著諸位長老,三唱皈依佛法僧三寶,願意接受十戒,也就成為了僧伽之一員。所謂的「十戒」,也就是十重禁戒,後又因佛陀沙彌(Sramanera,也稱為勤策男,意為比丘的後補者)必須受持十戒,所以也稱沙彌戒。「十戒」為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離高廣大床、離花鬘裝飾、離歌舞伎樂、離金銀財富、離非時之食。十戒應該是最重要的戒法,另外還有出家之人行儀上的一些規定,如應該剔除鬚髮、身著粗服,也就是穿樸素的衣服,不能有過多的裝飾且要穿著袈裟等。
(一) 出家條件
當時印度有階級、種姓的制度,然而對於想進入僧伽修行的人,佛陀不論種族或階級的差別,都允許出家。不過還是有要先檢查的一共二十多種不許受具足戒的條件。例如,出家者需要年滿七歲,若還處在以下的關係中,都得經負責人的同意才能出家:父母尚在世的、欠他人債務的、官府中的官吏等等。再者,若身體有病、殘障之人(佛教中稱為「不具」——不完備的身體)、年齡太老都不適宜出家。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一則為了不受權利人的追訴指責,另外是如有人重病而出家,就要再找其他僧人去照顧,那就會防礙其他僧人聞思修的修持,所以是為了保護不要受到權利人的追訴指責,為了保證僧伽的質量和正常的修行,所以有這些不允許受戒的條件。
要求父母同意他們的兒子出家,這條古老的規則,是在羅睺羅出家時,淨飯王提出的要求,由於他提出的要求,佛陀也禁止王室侍從、患有嚴重疾病者、通緝的強盜和逃犯、記錄在案的盜賊、負債者和奴隸等等入教。總之,一般來說都可以出家,但是還是有一些條件限制。
(二) 出家過程
沙彌在僧團中生活到滿20歲時,可以再授以具足戒,成為正式比丘。起初擔任受戒師的就是佛陀本人,後來教團擴大,僧人越來越多,佛法也傳播到遙遠的邊疆,偏遠的地方也有人想要出家,佛陀沒有辦法親自去為他們剃度,便委託他人代行受戒的職責。
依據藏傳佛教「說一切有部律」的文獻中記載,唯有佛陀本人親傳才算得戒,但是後來想要出家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住在很遠的地方,路途中可能會有生命的危險,遇到強盜、野獸等等,因此佛陀允許他們就近在各自的地方,可以在當地僧團中的三位長老跟前,發誓領受具足戒、三唱比丘戒,就算得戒,這種傳戒的方式就被稱為「先行儀軌」。「先行儀軌」這個詞到底什麼時候出現的,還要再研究,我想原始佛教時還沒有使用,應該是後期才出現的用詞。
接著,這位新比丘會特別安排一位導師來指導,這位指導者就稱為「和尚」(藏語為「堪布」,意譯為「親教師」)。有時候和尚可能很忙,而有些年紀比較輕的比丘,才剛出家可能會想念父母而難過,因此如果沒有和尚指導可能會出現問題,就會再為他特別安排阿闍黎(教師、依止師)予以照顧。「和尚」和「阿闍黎」,在佛教當中,就像是世俗的父母一樣,是在律典當中僧團中的兩個很重要的角色。
總之,首先由和尚剃度、阿闍黎受戒,接著他們也都是生活上給予指導的老師。平時主要指導者是和尚,如果和尚沒有時間,或者不在身邊,就由阿闍黎負責。他們以十年的時間教導新比丘學習戒律,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那時候學習戒律,不是像我們現在就是打開經書去學習某些大德的律典,當時經典還沒有結集成文字,是老師把佛陀的教法記在心裡,每天一點點的口述教導,讓弟子複誦、領受、憶持這些戒律,並且在生活中實踐。
佛陀成道六年左右,回到了家鄉,烏陀夷(Udāyin)出來迎接。當時,佛陀命舍利弗擔任烏陀夷的和尚,為他傳戒,依此就制訂了新的比丘出家的儀軌,稱為「現行儀軌」,也就是藏傳佛教「說一切有部律」傳承到現在一直在使用的傳戒方式;而「現行」(現在實行)這樣的名稱,是相對於「先行」(先前實行)而命名的。過去一般傳戒時,所在範圍內的比丘都要聚集,但從那個時候開始,不再需要很多人數的僧團,而只需要在十位比丘前即可得受比丘戒。當時還有一個情況,是很多僧眾要到邊地弘法,例如迦旃延尊者在邊地弘法的時候,雖然很多人想要出家成為比丘,而當地卻很難聚集到十位比丘。他們請示佛陀該怎麼辦,因此佛陀便制訂這種情況之下,在五位比丘前也可以得受比丘戒。
至於傳戒儀式的細節,這裡就不多說。簡單來說,首先是想要出家的人,先要找到為他傳戒的和尚,說明出家的目的之後,和尚也要觀察他是否具備出家的條件。和尚審核通過之後,就要跟羯磨阿闍黎說明、啟白:如果僧眾接受這位弟子出家,那麼他會負責接下來十年學戒期間的教授和照顧的責任。接著,這位羯磨阿闍黎聽完之後,再會向僧眾說明何啟白:有這樣一位和尚,接受了這樣一位弟子,如果僧眾們覺得可以為他受戒的話,就請為他受戒。以上提到的說明過程就是「白」,也就是告白、啟白、說明請求的意思。啟請僧眾的同意很重要,因為傳戒不是一個人傳,而是僧伽傳戒,所以要得到大家的同意,並且要請問三次,最後如果都沒有人反對的話,就可以傳戒。這樣的程序稱為「一白三羯磨」或稱為「白四羯磨」。
(三) 新比丘生活
受戒者成為這位和尚的弟子後,生活是怎麼樣呢?受了具足戒的新比丘成為和尚的弟子,在其指導下共同生活,同時也學習戒律,實習坐禪,學習教法,進行修行。但是有關禪定或教法,若得到和尚的許可,也允許跟隨專門的老師——阿闍黎(ācariya)學習。和尚看待弟子如子,弟子侍奉和尚如父,相互分享食物和衣服,生病時照顧對方,過著互相幫助的修行生活。
依照一些日本學者的說法,最開始只有和尚,之後因為和尚可能時間不夠,又有阿闍黎的出現。因此,和尚(親教師)或阿闍黎,兩者都是很重要的。
(四) 比丘三衣
比丘不只持守戒律,在外相上的穿著也和在家完全不一樣,是要穿著袈裟的。比丘的袈裟有三種,故稱「三衣」(Tri-civaram),也就是穿在上半身的鬱多羅僧衣(七條衣),穿在下身的安陀會衣(五條衣),和披覆在上身的僧伽梨衣(九條衣),九條衣是比丘才特別有的。依據藏傳佛教說一切有部律,除了七種情況外,平時不可披覆僧伽梨衣(九條衣/祖衣),而不披覆的時候,要很恭敬小心的加持放好。而平常的三種服裝都要求必須樸素無華,無論對自己、他人還是大眾,都不讓其生貪著心。
現在很多人,穿的衣服都是某名牌,甚至還會故意讓人家看到自己穿的是名牌,是為了要炫富。但三衣不是這樣,是要讓人覺得莊嚴、樸素,不會生起貪著心,而且許多時候,衣服還是用別人拋棄的布片連綴縫補而做成的;或者有時是接受信眾的布施,把布料裁切成一片片再縫綴成衣。
三衣的顏色是怎麼樣的呢?日本學者平川彰認為:佛教比丘(的三衣)是染成袈裟色(kāsāya,黯淡的黃色)來使用,所以稱為袈裟衣。根據藏傳佛教說一切有部律來說,僧服的顏色只可以是紅色、黃色和藍色,而且質量不可以太好,顏色也不可太過鮮豔,是要有點褪色的顏色才行。當施主供養的布料顏色很鮮豔的時候,可以先用水洗三次,比如是很鮮豔的紅色的話,要水洗三次,儘量洗到褪色就可以穿。如果洗三次後,顏色還是不褪,也可以穿著而沒有違犯戒律。
僧服上會有直豎的幾條或橫式的幾塊布,形狀這裡就不再細說。我們現在大概也看不到佛陀時代真正的三衣了,所以也很難真的說得出來當時三衣的樣子,我想最接近的樣子應該是斯里蘭卡、緬甸或泰國的僧服,藏傳的僧服應該也滿接近的;而穿著的方式、樣式比較不同的,可以說是中國佛教的僧服,這並不是說有優劣之分,只是與原始佛教的僧服樣式是否相符而已。
(五) 僧眾飲食
原始佛教僧眾的食物,必須乞食托缽而得,就是到在家信眾的家門口去乞食。有的時候可能拿到一些,有的時候很多,有的時候很少,除了果腹之外,不可挑選食物,不能說吃不夠、數量不夠或食物不夠好,也不可挑剔、評論食物的優劣好壞。不能說今天乞食的第一家給的食物很好,第二家給的不夠好,當時的比丘是不可以做任何的挑剔和評論的,因為這樣可能之後就沒有人要再給食物了。
依照日本學者平川彰的說法,僧侶托缽乞食的時候,需要刻意避開富貴人家。一般是到了富有的人家會拿到比較好、比較多的食物,所以要刻意避開,不然就一直會去富有的人家乞食。日本這位學者精通梵文、巴利文,看了很多律典,所以大概發現有這樣的說法。
然而依照藏傳佛教戒律來說,則是認為可以沒有貧富差別的隨緣乞食,也就是不能刻意走到有錢人家托缽,也不能避開貧窮人家托缽,要沒有差別的隨緣乞食。這說起來很容易,但你們想一想,要那樣生活是很困難的。比如在菩提迦耶祈願法會的時候,如果有一天突然宣布今天沒有供飯,大家要一起去城裡托缽,首先你們有誰會願意去呢?可能一聽到有人就會說喇嘛確札(祈願法會執行長)大概瘋了,他平常人不錯,今天是瘋了嗎?不給吃的了!所以,首先自己大概就不想去乞食,第二是大部分的僧眾也沒有缽,可能好不容易找到缽了,但會再遇到一個問題是,菩提迦耶的人也很窮,大概也沒什麼食物可以給,拿著缽到他們面前,搞不好還會被罵。
我想我們大概很難真那樣去托缽的,沒那麼簡單,但可以想像原始佛教的時代,就是這樣走到任何人家,不論拿多拿少,拿到什麼是什麼,而且必須在中午前就要托缽完、吃完,之後就不能再吃了。
關於原始佛教食肉的部分,如果是並未親見或聽聞其被殺,或者確信不是專為自己而殺的肉類,那就可以食用,所以三淨肉是可以食用的。因為當時也沒有生鮮超市可以去買肉,自己要吃的肉都是自己宰殺。另外,若是比丘生病期間,作為藥用的話,就可以食用。還有一天只能用餐一次,這稱為「日中一食」(一坐食,ekāsanika)。早上起來,之後就禪修,然後要去托缽,不管缽裡有什麼,都要在中午之前吃完。如果身體健康無病,不可食用牛乳、乳糜,因為這些都是屬於美食。換句話說,就是不能吃美食,我們常因貪圖美食,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不能吃美食。以現代人來看,當時那樣的生活真的是不容易。
(六) 僧伽住處
就住處而言,當時比丘是到各處遊行、行腳的,現代的遊行是象徵性的,比如藏傳佛教的結夏,就會在寺院周圍遊行,過去不只是這樣幾公里的遊行,都是很長的行腳、遠行。對於比丘們而言,這樣的遊行,前方並不一定已經有完備的精舍,常常是走到一個地方沒有地方住,要露宿在樹下也是常有的事。好消息是印度除了雨季以外的八個月,幾乎都不下雨,所以宿於樹下也不是非常痛苦,當然雨季時就是很辛苦的。
當時的弟子們是主動要過這種苦行生活的比丘,並不是被動的,後來這種苦行方式的生活法歸納起來就稱為「頭陀行」(dhūta,十二或十三頭陀)。比如穿別人不要的衣服等等,大迦葉尊者就是以頭陀行最著名。當時的僧眾大概就像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密勒日巴尊者一樣吧,吃的東西很少,衣著也很簡樸,四處遊方修行,當然不會是完全一樣,但這樣聽起來的確很像是密勒日巴一樣。相較之下,我們現在出家人的生活,似乎滿幸福的;但這樣又好像變成在說原始佛教的僧伽不幸福,這樣說也有點奇怪,不是這個意思。
的確從生活條件上來看,現代比古代是好太多了,要現代人去過古人那樣的生活,應該是受不了的。事實上,也不可能回到古代的生活,而且硬要那樣做的話,在現代社會也會變得很奇怪,格格不入。因為現代的社會和古代社會就是不一樣的,要在富裕的現代社會當中,刻意去過古代社會清苦的生活,的確會是比較奇怪的。
我們要瞭解,每個時代的社會都有當代的特色,原始佛教當時的印度社會型態,和現代絕對是不相同的。總之,原始佛教僧伽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也是為什麼在當時,僧伽會受到眾人的恭敬和尊重,原因就在於此。如果出家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的話,那麼僧伽也就不會受到如此的尊重了。今天就先講到這裡,我們作迴向。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2年8月4日)
年度新聞
- ► 2024 (2)
- ► 2023 (18)
- ► 2022 (19)
- ► 2021 (39)
- ► 2020 (3)
- ► 2019 (2)
- ► 2018 (56)
- ► 2017 (99)
- ► 2016 (119)
- ► 2015 (127)
- ► 2014 (115)
- ► 2013 (53)
- ► 2012 (100)
- ► 2011 (77)
- ► 2010 (84)
- ► 2009 (101)
- ► 2008 (53)
- ► 2007 (46)
- ► 2006 (24)
- ► 2005 (21)
- ► 2004 (16)
- ► 2003 (12)
- ► 2002 (9)
- ► 2001 (8)
- ► 2000 (6)
- ► 1999 (3)
- ► 1997 (1)
- ► 1996 (1)
- ► 1995 (1)
- ► 1994 (1)
- ► 1992 (8)
-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