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正行相關活動.法王接見發心菩薩

時間:2017年2月14日下午
地點:印度聖地菩提迦耶德噶寺大殿

20170214-2

祈願法會最美的風景,動手做出菩薩行

今年515位發心菩薩,在華人元宵節當天下午2:30,歡欣的在德噶寺大殿外排隊等待,最小3歲、最年長者82歲的祈願服務團隊中,最大組是過百人陣容的排墊組,其次是環保組及洗缽組,其他還有行堂組、義賣組、功德組、報到組、行堂組、典座組等,有些組員剛結束工作,連身上的圍裙都來不及脫下,就滿臉歡喜的趕來參加法王接見會。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暫停繁忙的接見大眾行程,於3:30來到德噶寺主殿,依祈願法會傳統特別接見辛苦的各組「發心菩薩」,法王開示說:

首先問候在座每一位發心擔任第34屆承侍上師的發心菩薩。我沒有特別要說的,最主要我們這次參加的,是「噶舉大祈願法會」,何謂「祈願」?就是一種希望、憧憬、對未來的期望。這是任何一個生命、任何一個人,不論是否為佛教徒,都會自然有這種希望、期望的能力。

因此「祈願」,可說是宇宙中所有生命都具備的能力,而舉行祈願法會時,會有「噶舉祈願」、「寧瑪祈願」等不同名稱,但其實我覺得是否外加這些名詞,對於「祈願」本身,並無影響;有時加上這些名稱,並不見得好,反而可能會造成分別心,覺得:「這是我們的祈願法會」、「那是他們的祈願法會」等,我希望大家來參加時,把握住祈願本身的力量,這是我們本具的能力,並不是因為一個聚會活動才出現的。
另一角度而言,「祈願」也就是「發心」之意。當然有人心量大、有人比較小,但這種發心、祈願的能力,也是每人都具備的。現在我們花很多時間去祈願、發心,但都是著重於照顧自己及自己的親朋好友,難道我們不具備能夠利益無量眾生的能力嗎?其實我們是一直保有這種能力的,只要我們自身具備了「希望離苦得樂」的心念,就已具備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心。

也就是說,首先自己具備了這種「希望離苦得樂」的心時,就已具備「利益他人」的能力;而所緣焦點是「更多、更廣大的眾生」時,就是「菩提心」。因此,「菩提心」就是一種很大的祈願。

從理智、原因上來講,「菩提心」、「廣大的祈願」並不難,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焦點從「自身」轉到「更大生命」,轉到「和我一樣都想離苦得樂的生命」,這時,就成為菩提心的發願。

這道理在理智上容易理解,但真正去做卻並非易事,可說是一件知易行難之事。

但這種菩提心的能力或種子是我們都已具備的,我們都具備發大願、祈願的能力,但現在我們還需要一些助緣,讓這些能力種子能開展出來,成熟、開花、結果,這就是「為何要舉辦噶舉祈願法會」的目的,也就是藉由祈願法會這樣的助緣,幫助大家開發心中菩提心的能力與種子。

這是不是說,每人來參加祈願法會後,都可以完全讓菩提心開花結果呢?不一定的,但我們都有全然的機會,機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自己努力。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大家參加「發心菩薩」,我也知道長途跋涉要來印度就已經很辛苦,又加入這很多工作的一組,可說是做出了很大犧牲、奉獻!可以說,你們是噶舉大祈願法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往沒有這麼盛大時,不需要這麼多發心菩薩,但隨著祈願法會規模日大,越來越需要更多人來幫助、照顧法會,因此可以說,如果沒有在座的大家,祈願法會很難順利舉行,因此再次感謝大家!

「護持祈願法會」方式有許多種,有些人透過財物供養,有些人就以行動、以動手做來護持祈願法會,我們都應該感謝每一個人,但也希望讓大家知道一點:財物的供養是可以衡量的,但帶著善心的語言、或者行動上的奉獻,是無法衡量的,因此再次謝謝大家身語意上所有的奉獻,再次感謝!同時會送大家一個紀念品。

會場中,大部分發心菩薩早上4:00就起床來排隊參加課程,之間還要忙著各式工作,連日可能已全身痠痛疲憊,或早已感冒過好幾輪,但當法王致詞時,他們還是雙手合十、全程跪著聆聽。

法王拿出紅底燙金的春聯,說:「這禮物是我手寫的一句藏文,意思是『諸時吉祥』。」接著,法王以自己左手當墊子,在春聯底部簽名之後,交給來到面前的發心菩薩,之後等下一位上前時,法王先正面深深的看一眼,然後再低頭簽名、交給對方,一次一次重複,直到515位發心菩薩都欣喜的收到禮物為止。

■「發心菩薩」的故事,祈願法會最美的風景

今年活動多、時間長,工作最為繁重耗力的排墊組,比往年增加近一倍的排墊機會。舉例 來說,光是德噶寺大殿,一天就要排三回:在法王接見發心菩薩當天,他們早上先在德噶寺排放僧眾中午進用缽飯的直排缽飯座位;當僧眾用完缽飯之後,再全部重排成接見發心菩薩的橫式座位;法王見完發心菩薩,再換成晚間已完成三年三個月閉關的行者修持那洛六法需要的型態。然後回到祈願法會會場,將超過7千個布滿灰塵的布坐墊逐一拿起、撢乾淨,成堆放置後,等環保組組員以半跪姿勢掃完會場每一格大理石後,再逐一拉線、定標,再把坐墊一一放回。

故事1:從楚布寺追尋至今,75歲師姐排拜墊4年了

75歲的師姐來自大陸中部,隻身從家鄉來到印度、參加排墊組,轉眼四年,她說,從1999年開始找尋見法王的機會,還跑到楚布寺,但法王已離開,她又克服萬難,輾轉來到印度參加祈願法會,在「有萬元就可稱為富翁」的年代,她帶著萬元身家存款來,全數捐給法王,之後,只要有服務的機會,她都盡力趕來。

故事2:82歲先生,和76歲妻子一起來洗缽

除了吃力繁重的排墊組外,也有沒有年齡限制、都開放參與的組別,例如洗缽組及環保組。今年76歲的謝師姐,七年前第一次來到印度菩提迦耶,法會上看到法王對大眾無微不至的關懷,因此一回到台灣,就訂了再來的機票。

不久,檢查出癌症,「往後每年來,我都先向(正覺大塔內正殿旁的)滿願度母祈願,希望度母加持我有機會再來!」但覺得法王法務繁忙,因此多年來,從未要求法王為自己的病情加持過,「我們只是出一點點力,法王為我們做的是這麼多!」她說,只要服務就滿足了。

謝師姐今年滿了一個很大的心願:82歲的先生終於和她同行,一起當發心菩薩,同時,從未接觸過藏傳佛法的先生,也在法王灌頂後,熱忱的開始學習藏文發音的《四座上師相應法》。她說,今年也得到一個最大、最好的生日禮物,就在生日當天,見到了法王!但她仍未曾提過自己的病情,只請法王加持病重的朋友。

20170214PM_Audience with Guru Sevaka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