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課程:宗門實修『四共加行』(第二天)

法王課程:宗門實修『四共加行』(第二天)

教授: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05年12月30日~2006年1月3日
地點:印度  瓦拉那西  智慧金剛大學

翻譯:堪布丹傑
整理:釋仁居
校對:堪布丹傑

12/31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早安,阿彌陀佛!

昨天我有提到要說中文的,但是,我的中文還是需要準備與練習,沒有辦法自然的說出來。由於昨天事情多了一些,所以沒有時間準備。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能用中文來說法。

特別是中文這個語言,受到了過去中國的祖師大德們的加持。就像過去翻譯的佛經需要有加持一樣,中文也是受到加持的。因此用中文講說,也是我積聚資糧的一個機會。

很多華人朋友也一直希望我用中文直接開示,我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同時我覺得能夠滿大家一部份的願望。但是馬上在這兩天就說中文,還是有些困難,但這是我的承諾。大家心中可能會想,我什麼時候會用中文說呢?我會把各位的期望放在心上的。

今天進入正行法的部分,主要談論下士道的修持次第。

談到四加行,很多都跟密乘有關,譬如獻曼達、金剛薩埵修持法或大禮拜等,都與密乘有關。

獻曼達屬於不共的加行法。而思維人身難得、觀死無常等法門,則屬於共加行法。這兩者(共與不共加行)在名稱與意義上都有不同。

今天主要講授的法門是一般士夫的道次第加行,或者說是下士道的修持次第法,透過這些法門能訓練與清淨我們的心,例如觀死無常等,這是很重要的。

但是在進入加行法的講解之前,首先應該認識皈依的意義,與領受皈依戒。平時,我們說皈依非常重要,這是有原因的。一般來說,判斷一個人是否為佛教徒或者非 佛教徒的依據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依據就是有沒有皈依。所以對於佛弟子來說,了解皈依的意義及分類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皈依分五個方面來說明。

一、皈依的因與緣:在佛陀所開示的經典與後世大師所撰述的論典當中,提到最主要的因與緣有兩個:恐懼心及信心。

 

因恐懼心而皈依:

主要我們恐懼、害怕的是什麼呢?是痛苦。是誰在害怕呢?是自己。所以,這裡恐懼的是輪迴的苦。苦呢,總說有三種:苦苦、壞苦和行苦;這裡主要害怕的是指行 苦。為什麼說主要是害怕行苦呢?因為首先以「苦苦」來說,不僅是佛弟子或人類,甚至是畜生、昆蟲,他們對於苦苦都能感受得到,因而想離開這種痛苦。因此, 對於「苦苦」的恐懼,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恐懼。


同樣,「壞苦」也是一樣,因為對於一個非佛弟子來講,他也能夠證知這種壞滅的苦,例如透過觀修壞滅的禪定就能證知。

所以,我們最主要要認知的是「行苦」。我們要知道,一切從業與煩惱(集)所出生的都是痛苦,都是苦果。因此,一個人觀察到業與煩惱所出生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痛苦時,對於這一點他感到害怕而想皈依的話,這才是一種真實、有利益、有力量的皈依。

然而,光是害怕還不夠。同時,我們還要具備想要出離痛苦的一種願望,也要認識到,是誰具備力量能夠幫助我們從苦中解脫出來,誰能夠救護我們。對這樣一個能救護我們的人生起信心,這是很重要的。
 

 

 

因信心而皈依:

這裡我們最主要應該思考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現在世界上很多人覺得宗教是一種迷信。尤其是在中文裡,迷信這個詞常常被提及。

我的一位朋友到達蘭沙拉看我,他說:「有智慧、有判斷的信心當然很好,但是迷信也不錯,雖然有人認為迷信不好。」他詢問我的看法。 

中文裡我們說迷信、迷路等、這個迷字的意思就是昏頭了,搞不清楚了。因此,有的人對迷信這個詞的解釋是:將一個本來不存在的東西,以為他是存在的,例如鬼神,總之,一種無憑無據的信心,被稱為迷信。

然而,在談到佛法的三寶來講,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原因就對三寶生起信心,雖然這樣的信心不能被稱為上根器或者有智慧的大信心,但是我認為,也不應該被稱為迷信。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佛法僧三寶並不是一個本來沒有、妄加臆測而成立的東西。三寶是真實的,是正確的皈依處,因此透過皈依三寶而能得到利益也是真實的。

因此,不知道原因而對三寶有信心,這也是非常好的。我們應該保持這樣的信心。但進一步來說,我們也要培養智慧與判斷力,徹底斷除一切懷疑與增益,這樣做的話,迷信就能成為解脫與遍知果位的種子。

 

二、皈依的對象: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 

首先談到佛,梵文叫Buddha,這大概也是中文稱為佛陀的原因。佛最主要的意思是增長與開展。 

在藏文當中,將Buddha 的意譯為「桑傑」。其中,「傑」就是增長的意思,另外還加上了消除覆障的「桑」的意思。

如果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佛,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成佛的過程與方法是什麼?
 

許多宗教認為,他們的教主是無始以來就存在的。 

但就佛教的觀點來講,例如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並不是本來就成佛的,首先他和我們一樣是凡夫,有想要成佛的願望,透過次第的修持之後,成就了佛道。 

所以就如同世尊成佛的過程,是從凡夫位次第修到聖者位,因此,我們也能夠成佛的。

經典中談到,成佛的意思是消除自心的煩惱與各種習氣障。如果一個東西是我們本來就有,是本質的一部份的話,那麼消除了這個東西,也就消除了自己。舉例來說,就好像老虎跟牠身上的紋路,如果老虎的紋路被消除了,那等於說把老虎給消除是一樣的。
 

但是煩惱卻不是這樣的,煩惱它並不是我們本質的一部分。平時經驗中我們就能感受的到,比方說一個人沒有煩惱也能好好活著,但是,如果他沒有了慈愛心、慈悲 心,他是無法存活的。就好像是一個小孩子,剛出生的嬰兒,如果沒有慈愛心、關愛心照顧他的話,他是會死亡的。透過這種直接的經驗就可以知道煩惱並不是我們 本質的一部分。

然而,我們談的是要消除一切的覆障。昨天我提到過,有人覺得要消除一切覆障,具備一切功德,實在不可思議,覺得做不到,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會這麼覺得呢? 這是因為我們都在向外找尋,外在的物質都是有量的,所以不可能做到。但是反觀內心,我們知道心的力量是無量的,由於自心具備這樣的力量,所以斷除一切覆 障,具備一切功德是有可能的。
 

對於心的力量是無邊的觀點,不僅是佛教的見解,特別在科學或心理學上來講也都有提到。

接下來談法寶,法寶是指聖者心中所具備的四諦當中的道諦和滅諦。道諦是消除貪欲的方法;消除了貪欲或離欲了,就被稱為滅諦。
 

另外還有教法,譬如說各種經書、文字,因為它是一種象徵、代表性的法,也算是法寶,因此也要去尊重它。

法寶,它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呢?我們雖然皈依佛,但是佛陀沒有辦法用手硬把我們從輪迴中拉救出來,如果佛具備這樣的能力,輪迴早就空了,什麼人都沒有 了。所以佛陀開示解脫的方法,之後,佛陀說聲拜拜就離開了;剩下來的是我們的事了,自己要好好的修持解脫道、解脫的法門。

接下來要講一個故事:有一位師父,有很多的弟子,也有很多寺院、學院等等、佛行事業非常廣大。
 

平時要解決很多的問題,還有很多的人都會前來問這位師父很多問題,一點小事就要師父煩心處理與解決。 

總之,各種人、事的問題是整日不絕。一些師父身旁的人見了很擔心,就問師父:「您這麼忙,這麼多事情,您將來事業越大,麻煩會不會越來越多呢?」 

師父聽到便回答說:「其實還好,還不是太麻煩,但如果真有一天真的是太累、太麻煩的話,我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到珠穆朗瑪峰去。」 

於是這位師父就去了珠穆朗瑪峰,但是由於珠穆朗瑪峰是一座聖山很有名,登山的人也多了,條件也好了,所以有很多人也上山去,還是向師父問東問西。 

最後這位師父又想個辦法說:「那好吧!我就到月球上去吧!」 

但是到了月球,還是發覺現在外國人越來越多登入月球,而且情況更糟,因為以前只有弟子們來找他,現在連不認識的人都會跑上去,結果全世界都知道了。 

因此,這位師父又想到一個方法,他就跟弟子們說:「上師不在外面任何地方,師父就在你們自己心中啊!所以,你們有任何問題,問你們自心就好了。」 

當師父說完之後,耳根果然清淨多了。

就好像這個故事的比喻,雖然佛陀已經涅槃了,但是我們不用刻意再去尋找佛陀,不用擔心,因為佛陀開示了珍貴的法教,這個法可以說是佛陀的替身,是佛陀本人。因此見法如見佛,大家聽聞佛法如同親聞佛陀說法是一樣的。因此法寶非常的重要。

---------------------------------------------------------------------------------------------------------------

接下來談到僧寶,梵文Sangha,藏文意譯“給敦”,意思是:向善的心不斷、不轉變。僧寶從標準的定義上來說,是指已經證得聖者果位的人。四位比丘聚集,就可以稱其為僧眾。同時,佛陀也親口提到,四位比丘聚集的地方,就如同我在一般,具備佛陀的功德。所以對於僧寶我們要恭敬。

「僧寶」主要指的是我們修持道路上的友伴。無論在世間生活中,或是出世間佛法上來講,朋友都非常重要。我也曾經聽過,中國的孫子兵法當中也強調戰爭時的友 伴非常重要。一生當中,我們都需要依靠很多善友,更何況是在為了成就遍知佛果、生生世世不斷努力的修持道路上,我們更需要善友的幫助。

但是,所謂的善友或惡友,其實取決於自己。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們身旁的朋友是一位聖者,但是,我們的心念與行為不清淨的話,我們也得不到什麼利益。
 

另一方面來講,我們身邊有個惡友,但是,如果我們能隨時保持不放逸,保持正念、正知的話,他的惡習也不會沾染到自身,甚至,我們還可以在其中學到一些功德。

在這裡有一個故事:佛陀過去在世的時候,有一次托缽經過一戶人家,這家的主人覺得好像被打擾了,非常的生氣,甚至辱罵佛陀說:我看你們像是乞丐一樣,到處 要飯。但是佛陀什麼也沒說只是微笑的站著。這家主人持續地罵,但卻沒有得到佛陀任何的回應,這位生氣的主人罵夠之後,氣也消了,不知該怎麼辦了…。這時佛 陀慈悲微笑的問他說:「請問你還有沒有什麼要說的?」主人回答說:「沒有,我都罵完了。」這時佛陀接著問他:「假如你給人一個東西,別人不接受的話,你會 怎麼辦?」
 

各位你們會怎麼辦呢? 

如果是藏人的話,他們可能不管你收不收,他們一定會硬塞給你的(眾笑)。 

這個主人就回答:「如果別人不要的話,我就收回來呀!」佛陀說:「同樣的道理,你剛剛對我說了那麼多、罵了那麼多,我也不接受,因此請你拿回去吧!」

以上是簡短解釋三寶的意義。再下來要說明的是,為什麼三寶值得我們皈依?原因主要有四個:

 

自己能從一切恐懼而出離
佛陀的本生故事當中提到,過去有人想要傷害佛陀,放出一隻瘋狂的大象到佛的前面,但是佛陀一點也沒有恐懼的就調伏了瘋象。就連動物都對佛陀有恭敬心,這說明佛陀已經消除內外一切恐懼了。
 

 

 

有智慧助他人出離恐懼
為什麼說有智慧救助他人出離恐懼呢?因為雖然自己遠離了一切恐懼,但是如果不知道救助他人的方法,就會像沒有雙臂的母親一樣,只能眼看著自己的兒子被水沖走,而沒有辦法救活他。佛陀具備各種善巧方便來調伏眾生。 

例如當時在印度有一個最大惡極的人叫央掘摩羅,沒人調伏的了他,但是佛陀的幾句話就能將他的心轉變,帶領他進入善道。
 

 

 

能生起無遠近的大悲心
佛陀並不是只將善巧方便用在自己的親人上,而不管敵人的死活,佛陀對一切眾生的慈愛是不分遠近,不分親疏的。就像當時的提婆達多,總是想要跟佛陀競爭,有 一次他因為吃藥無法消化,生了重病,佛陀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佛陀說道:「如果我對自己親身的兒子羅睺羅與提婆達多的關愛是一樣的、沒有分別的話,提婆達多 的病馬上就會好。」由於佛陀的真實語,提婆達多的病當下就好了。這段故事說明佛陀的大悲心是平等無私的。
 

 

 

於我有益無益者皆能幫助之
佛陀不僅是對跟他有關係的人,例如親人或仇人都能以平等的大悲心對待,甚至是陌生人或對他有幫助沒有幫助的任何人,佛陀都能一視同仁。佛陀的故事中有很多 記載,例如佛陀是國王的摯友、國王的代表,同時佛陀也常常跟低賤的乞丐們一起相處,幫助照顧他們。這些都是值得讚頌與尊敬的。
 

 

以上談到的這幾個原因,主要是佛寶的功德。佛寶的功德是這樣的不可思議與殊勝,那法寶及僧寶的功德是更不用說了。因此三寶是值得我們皈依的對象。

傳統上來說,第一天會講解皈依的利益,第二天會正授皈依戒;所以明天會正授皈依戒,這是一個很好的緣起。
---------------------------------------------------------------------------------------------------------

學員提問:請問法王,如何能發起菩提心?還有在什麼經典有提到?

答:在明後天講到菩提心戒律的部分,會做更詳細的解釋。至於問到說在什麼樣的經典有提到菩提心呢?其實一切的大乘經典都有提到,有的可能並沒有直接提到菩 提心這個詞,但是它卻提到了什麼是菩提心的因,或提到菩提心的果,菩提心的道、地修持方法,還有它的功德等等…。總的來說,只要是佛陀所開示的一切法,基 本上都不離菩提心。尤其是大乘的法教當中,主要闡述的也是菩提心,所以你可以多閱讀大乘的典集。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