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開示: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師之三主要道(1)
- 分類:課程開示
- 點擊數:19754
主題: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師之三主要道
時間:2013年11月1日上午10點至13點(印度時間)
地點:印度德里歷史文化中心
中文翻譯:倫多祖古
原文:
敬禮至尊諸上師
1. 佛陀至言心要義 是諸菩薩所讚道 欲求解脫之大路 我今隨力而宣説
2. 於三有樂不貪著 為暇滿義而精進 志依佛陀所喜道 具法緣者靜意聽
3. 無出離心無息滅 希求有海樂方法 由貪有樂縛眾生 故先尋求出離心
4. 暇滿難得壽無常 修習能除此生欲 業果不虛輪迴苦 思維能除後世欲
5. 修已於輪迴盛事 不生剎那之希望 晝夜唯求解脫心 起時是出離心生
6. 出離若無菩提心 所持則亦不能成 無上菩提樂因故 智者應發菩提心
7. 四瀑流沖難阻止 業力繩索緊密繫 投入我執鐵網孔 無明大暗所蒙蔽
8. 無邊有海生又生 常被三苦所迫害 成此境地之母等 情狀思已發大心
9. 不具通達實際慧 雖修出離善菩提 不能斷除有根故 應勤通達緣起法
10. 見世出世一切法 從因生果皆不虛 所執之境本無者 彼入佛陀所喜道
11. 現相緣起不虛妄 性空不執二了解 何時見為相違者 尚未通達佛密意
12. 不拘一面而同時 在見緣起不虛妄 即滅實執所執境 爾時見觀察圓滿
13. 又由現相除有邊 及由性空離無邊 了知性空現因果 不為邊執見所奪
14. 如此三主道扼要 汝能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起精進 為究竟事速修持
今天接受主辦單位的邀請,來講授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讓我非常緊張,當然有時比較不緊張、有勇氣時,也會稍微做一些開示。因為自己沒有什麼佛法知識,提到傳授佛學知識時,自己需要具足一些功德知識,因此今天改以一種佛法座談方式,來跟大家談談佛法。
佛法中說「依法不依人」,就是講法者或許有諸多過失,但講法內容是傳承祖師的教言,因此若聽法者能依照對傳承者的信心、以此心態去聽聞法教的話,雖然傳法者有過失,但傳下的法卻是非常清淨,因此起碼聽者會有一些了悟,會得到一些利益、收穫。
很抱歉在今、明兩天就在這裡耽誤大家時間,為大家講解[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
宗喀巴大師是十四、十五世紀間的大德,是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格魯派的創始人。透過宗喀巴大師的傳記,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他是具有高深的佛法造詣的佛法大師,且對藏傳佛教有巨大貢獻,宗喀巴大師對藏傳佛教的具體改變,有兩個主要部分:首先是整頓了正法的戒律、其次是讓藏地傳承了龍樹菩薩的中觀見解。
在宗喀巴大師之前,藏地並未有明確的中觀傳承,是因為宗喀巴大師他本身的深入研究及傳授,而讓中觀在藏地得到廣泛的弘揚,讓中觀獨特的見解,變得顯明易懂。另外是戒律上的貢獻,宗喀巴大師在戒律上的嚴謹和對戒律貢獻,受到一切藏傳佛教肯定。
藏傳佛教重大貢獻:三乘循序漸進的學習法
以此書而言,「三主要道」是在藏傳佛教舉足輕重的經典,傳承自阿底峽尊者的道次第而歸納、創新出來新的新譯派格魯派教法,所謂「道次第」,是說每個士夫都可具備三種乘,這是藏傳佛教非常重要的標誌和典範,也是比起其他教派殊勝之處,因此不要把顯教和藏傳佛教作區分,因為藏傳佛教的理論包括顯教教理。
藏傳佛教修行以此概論而言,三士夫的修學方法,可以依照初學者開始,從小乘、大乘、密乘而次第出現,都可以在同一行者身上展現出來,且相互觀照,這就是藏傳佛教殊勝之處,展現這種殊勝之處的「道次第」也因此在佛教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宗喀巴大師也被藏傳佛教尊為佛教的宗師。
宗喀巴大師之前已出現達波噶舉傳承,達波噶舉的主要上師是岡波巴大師,岡波巴大師雖然主要修持大手印法門,但前行的修持都是依照噶當派修持,因此又稱為「噶、印合一」即噶當派和大手印合二為一的修持。
因此總歸來說,「道次第」教法對佛教有巨大貢獻,是因為這三乘都可毫不抵觸的展現在同一人身上。其他傳承中,或許會有聲聞乘不承認大乘,有時大乘不承認密乘等,有諸多說法,但「三士夫的修持」是不分大小乘或金剛乘,都可以相互依存。
從小乘到金剛乘、互相不抵觸、無有紛爭、循序漸進的修持,是藏傳佛教的重大貢獻,因此宗喀巴大師將三士夫修持無餘的展現,讓「三主要道」成為非常壯觀的巨作、含蘊高深造詣和見解。
宗喀巴大師的貢獻無須我多說,大家從傳記中都可感受到,直到現今達賴尊者也秉持宗喀巴大師的風範,傳承宗喀巴大師的言行,完整表現出宗喀巴大師的言行及高尚的傳承,顯現出經久不衰的清淨傳承。
今天要講的三主要道,主要在講「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
此法分為初義、中義和後義三種,首先唸誦禮讚文、立誓造論及鼓勵聽聞,正文便是中義,分為三種:「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
「出離心」分為三種,包括「出離的理由」、「出離的方法」和「出離的界限」,這三種,最初講出離之理由,在佛教之中,以人為主的眾生,我們所希求的都是快樂,我們共同避之唯恐不及的是痛苦。
接著講到出離之量,也就是出離的界線:
「修已於輪迴盛事 不生剎那之希望 晝夜唯求解脫心 起時是出離心生」
也就是說,要先瞭解一切痛苦本性為何,因此心向真理的去瞭解真實的境界。
以希求快樂、不求痛苦為基礎,但我們所希求的快樂常無蹤影,但痛苦偏偏降臨在身上,也就是「求不得苦」及「不欲臨苦」等,雖然我們一直在為消除痛苦而努力,但至今仍未得到真正的快樂。
有時我們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混淆了快樂的因和痛苦的因,現在我們是物質至上,覺得若有了錢,什麼都可買到,包括快樂,但世間萬物並非都可用金錢買得到。外在物質有限,但人類欲求無窮,因此不要把希望放在無意義的物質希求上,也不要把物質看得太重。
外在物質並非幸福的源頭,有或沒有都無所謂。但我們暫時的希求和自己的所作所為常相互錯亂,譬如我們要去商店想買個表,逛著逛著卻眼花繚亂,覺得自己真是什麼都想要、什麼都需要,有時我們就是被千奇百怪的廣告吸引,不辨好壞的去盲目跟從,也不想想自己是否真正有此需要。
因此,我們不管所做何事,都不要落在片面上,而是要瞭解事物真實的本質,要體察、洞悉自己真正的需求,什麼才是幸福的根本、什麼才是幸福真正的因,因此對輪迴出離,就需要先剷除不切實際的需求和想像。
若有人問「你需求什麼」的話,一般人會很容易回答說「我要什麼、什麼」,但若繼續被追問,「你所需要的是基於什麼的因?」「要怎麼做才能得到你所希求的?」那麼就難以回答了,也無法確定,我們一直迷惑在因上,因此也無法獲得快樂,因此,快樂需要何種因才能產生呢?
「出離心」:「暇滿難得、人生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
出離的轉心四思維中,「暇滿難得、人生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中,前兩者是為讓行者出離今生,後兩者是為讓行者出離來世。
前兩者提到「人身難得」,也就是「暇滿難得」,即能夠得到修法之身的八種閒暇與十種圓滿人生。所謂「暇滿」分開來解釋,就是「閒暇」和「圓滿」,「閒暇」代表有閒暇去修持佛法,「圓滿」則是具備一切內外修法的因緣,因此稱為暇滿人身,而這就是真正殊勝的人身,也是具備修法基礎根器的人身。
「法」即是「善業」、「福德」
所謂佛法、修法的「法」,有諸多意義,很多人一談起「法」,就是佛所宣說的教義,把「法」視為一種宗教,但所謂的「法」,其實並非僅限於佛法,「法」表達的意思,是所有一切,因此現階段,要將「法」解釋為「善」。
也有人會覺得,「你們佛教中講到「暇滿難得」、「暇滿人身」,但我對這些名詞一點興趣都沒有,這是你們佛教內部必須具足的根器,與我無關」,有些人會這樣想,但現在我們講的「法」,是指一種「善業」,是福德的行為、福德的善業。
所謂「思維暇滿難得」,是要去思維善業,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因為我們今生已獲得人生八種閒暇和十種圓滿,可稱是已具備了行持非常偉大事業的基礎,我們既已獲得如此珍稀順緣,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浪費,要體認到,自己已經有一份責任,該去行持八閒暇和十圓滿,這是我們該盡的義務,這非常重要,並非說是僅限於佛教或佛陀追隨者該去做。
我們所有世間生存的眾生都應該如此,在生存上都必須彼此依靠、相互依存,不論是自己的衣服、食物、物質,甚至自己的身體,都需要外在因緣才能獲得,因此我們平常都習慣區分「自己」和「他人」,但事實上,自他也是相互依存的,自己是他眾的一部份,他眾也是自己的一部份。
因此,我們不應依照平常習慣所想的,將自己和他人區分開來,因為自己的苦樂與別人息息相關,彼此的苦樂是唇齒相依,因此這個「自他相互依存」是非常重要的,「他人」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責任,因此我們應該履行這個責任,落實到行動上,應該化為實際作為,而不是僅僅思維而已。
「暇滿人身」是一種行善的責任
所謂的「暇滿」不是說自己有多厲害,有具備多大功德,所謂「閒暇」就是有了機會、有具備利益眾生的因緣,因此,我們有這樣閒暇因緣,就應該承擔眾生的責任、承擔眾生的苦樂,這才是真正的「閒暇」意義。
以我為例,我七歲時就得到「噶瑪巴」的名號,因此也得到眾人的尊崇、很多人頂禮我,我覺得這是給我一個利益別人、幫助人的機會,因此相對責任就重了。而並不是去想,因為眾人都對我頂禮、敬重我,就代表我一個大智者,就不會犯什麼過錯,我從未這樣想過,而是在別人的敬重之後,感知到自己責任重大,我一定要去利益他人,不然我對不起他們。
這種責任大家都有,但我的狀態看起來更為鮮明而已,因為大家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大家責任也是同等重大,只是看起來明顯或不明顯而已。
不是說我們獲得了暇滿人身,就覺得自己很偉大、很厲害、很聰明或功德很大、萬事具足,而是因為有這樣暇滿人身,就有了可用來利益他人、服務他人的機會,這才是「暇滿人身」的真實意義。
「無常」才有「選擇的機會」
何謂「死亡無常」?並不是說我們一直想著「明天會死去」「明天就要死了,該怎麼辦?」,這樣不斷去擔心、去恐懼,這並不稱做「觀修死亡無常」,因為這種自然的、恐懼死亡的心態,誰都具備,即便是動物畜生都會有。
「死亡無常」想表達的意旨,是既然獲得暇滿難得人身,就應當把握機會、把握每一時刻,讓人生具足意義,就去利益他人。
因為我們現在的人生具足所有順緣,獲得暇滿難得,極其珍貴,不應當浪費這樣人身,不該在虛擲之中度過,這樣也對死亡毫無幫助,而是應當把握每一分鐘,善用自己的一生而去行事、行善、去服務大眾。
所謂「死亡無常」,並不是讓我們以否決、消極的姿態去面對死亡、去思考無常,而是應該思維:因為有死亡、因為有無常,我們才會有機會、我們才會有選擇。
譬如以吹奏音樂為例,當我們演奏時,因為有無常,才會出現不同的聲音,若是恆常,就永遠只存在一個聲音,就不會有下一個音調,就無法吹出美妙的曲子,因為無常,這一秒的音符才能接續下一秒的音符,各種美妙的聲調才相繼會出現。
所以每一分鐘都是改變和改造的機會。例如我們前半生或許已經被浪費掉,沒有好好行善、沒有精進改變自身或服務大眾,但餘生也有機會去改變,去變成一個善人;或者這個上午的作為不大好、可能作錯事情、說錯話了,但到了下午,仍有機會去改變,去轉變成一個好人,這樣每一分鐘都會慢慢轉變,都會視為非常珍貴,不會浪費每一分鐘,這樣你的人生才會具足意義。
時間也過得有點慢,還有好久啊,我們在中午十二點休息好嗎?他們說到要直到下午一點,但我覺得好像講了很久一樣。
來世的出離心,根本偈子是「業果不虛輪迴苦,思維能斷後世欲」,這兩句子就是在闡述厭離來世、出離來世,因此一切世間萬事萬物及有為法,都是依靠因緣和合而生,外器世間和內情眾生都是依緣而生,我們這個世間,當初也是從最初的一粒微塵慢慢積累、壯大,成為這樣廣闊的世界。
「世界」依靠眾人的行為而生
因此所謂這個世界,分為「因士夫行為所生的世界」及「無需士夫行為所生的世界」。
首先是「因士夫的行為所生」的世界,就是依靠「業」的因果而所生的;換句話說,世間是依靠士夫的行為而產生。
所謂「業之因果」不是單指一人的行為,而是與眾生息息相關,譬如我們所生的二十一世紀,是訊息的世紀,因為訊息傳播的快速及無遠弗屆,讓大眾距離拉近、連結更緊密,因此也意謂著,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有個理論是「蝴蝶效應」,就是研究發現,一個蝴蝶煽動翅膀足以引起颱風,這也表達出,一個人的行為也可以改變世界。
特別是現今社會,個人的選擇也會成為社會的最終選擇,譬如說現在是經濟、物質時代,彼此的物質交易就成為大眾利益,與大眾利益息息相關。因此雖然現在人的行為有機械輔助、有工廠,有機器為我們人類做事,讓我們能更輕便、更輕盈的做出更多偉大工程。但另一方面來說,也因此更容易毀壞我們的世界,不論是世界、環境或眾生,都會造成很大影響。
因此我們要謹言慎行,言行源自於心態、動機,因此我們要謹慎面對心態,好好調伏自己的心性,才有可能把世界改變的更好,所以個人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
改變每天行為,就是保護地球
談到「個人行為可以改變世界」,就會談到環境,「環境」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議題,環境不僅是依循自然規律而行,也會因為人類的行為而產生巨大改變,因此我們要展開保護環境的行動。
有時我們會把「環境保護」和每天的日常生活區分開來,覺得那是另一種行為、另一種保護,但其實環境的變化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若我們不改變每天的生活型態,而額外花時去間一開環保會議、做什麼環保活動,則兩者根本是南轅北轍。要從個人每天行為和心態去改變,讓世界大家庭變得越來越好,這才會對環保更有利益。
因為外在物質有限,但人類內心卻是無限,人總是永不滿足的去追求、或人云亦云做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希望,所謂環境改變,是去改變自己每天的生存方式,和每天的生活心態。
說是要講到一點,時間走的太慢了,沒有什麼好講的,繼續講下去只會讓心臟更痛,就此打住吧。
法王課程
- ► 2017 (21)
- ► 2016 (27)
- ► 2015 (20)
- ► 2014 (44)
- ► 2013 (17)
- ► 2012 (24)
- ► 2010 (13)
- ► 2009 (12)
- ► 2008 (7)
- ► 2007 (16)
- ► 2006 (35)
- ► 2005 (10)
- ► 2004 (15)
- ► 2003 (3)
- ► 2002 (3)
- ► 2001 (1)
- ► 2000 (3)
-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