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開示:快樂的藝術(二)

法王噶瑪巴開示:快樂的藝術(二)

課程:朗日塘八大師《修心八頌》
教授:尊勝的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14年11月22日(六) 下午1點半至3點半(印度德里時間)
地點:印度 新德里 印度環境中心(India Habitat Center) 史坦禮堂 (Stein Auditorium)
藏譯中:倫多祖古

願我恆常觀自心,煩惱妄念初生時,
毀壞自己他眾故,立即強行而斷除。

往昔藏地是甚為重視三戒修持,將此視之為重,而「三戒總集於一」也成為藏傳佛教的殊勝之處,亦即「三戒一切修法都能在同一人身上體現出來、由一個人去圓滿修持三戒」,因此藏地對此非常重視,也有特別研究三戒的書籍。

如果將三戒(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由A、B、C三人分頭去修習、去各自分擔,各自修持,這是十分容易的,但此處並非此意,而是說將三戒總集於一人、讓同一人具足、體現這三戒。

■「三戒」的主要目的,是對治不同煩惱。

當然有時我們會覺得三戒的修持會彼此抵觸,例如別解脫戒的修持抵觸了菩薩戒,而修密乘戒時,又跟別解脫戒格格不入等等,總覺得彼此有相違對立之處,有這樣的觀念,特別在藏傳佛教中,很多人都有此「三戒於一,十分困難」的困擾。

「三戒於一」的修持,是藏傳佛教的特殊之處,亦是修法的精髓,同時也是最難修持之處。因此將為大家講授藏傳佛教三戒的主次性及特殊之處。當然關於「三戒」各有理論,各上師都有不同的見解和說法,此處我並不是要破除其他上師見解而建立自宗,我要講的是,三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治煩惱。

例如別解脫戒分為在家戒與出家戒,各有各戒,主要是為了對治我們的「貪心」,守護自己的身口二門,以行持此法來對治貪心的生起;而以菩薩戒而言,主要對治的煩惱並非「貪心」,因為菩薩本具悲心和慈心之力,可以依照此二力,將貪心轉為道用,所以,菩薩戒中,慈悲的主要消除對象是「嗔恨」之心,而密乘戒主要是為了斷除癡心。

密乘階段,雖有將三毒轉為道用的修持,但主要對治的煩惱為「癡心」即「愚痴心」,例如密乘中有五方佛智,明鏡智等,都是為斷除愚癡心,因此三戒都各有其對治目標。

不論修持何種法門,都要成為煩惱的對治法,而要如何修持呢?就如同平常上課一般,去設定時間、做一份日程表,或在佛堂中打座或念經咒等三到四小時,下座後,不是如平常般放逸散亂、隨心所欲,不然之前打座的功德都會被此散亂放逸所消除。

因此我們不論是佛堂打座、或做家務事,或與人攀談之時,如同往昔大德所說,應在時時刻刻、不論是在行走坐臥時,即使是繫皮帶時,都要看這當時的心態是否有參雜煩惱,不論所做何事,都要去對治時時刻刻生起的煩惱,以修法的勇氣,在任何空間和時間,都和對治法一同去應對煩惱。

■「真正將佛法帶入日常生活中」就是「用佛法去對治煩惱」

(法王說Bring the Dhrama into your life)將佛法帶入日常生活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會有這樣疑惑:「佛法」是什麼呢?到底該如何「修法」呢?很多人都有此疑惑。

有些佛教徒為了表現自己是佛教徒,因此說,不管佛教徒到哪裡,都必須要帶佛教徒的資具,例如念珠、金剛鈴杵、天靈蓋等,當家庭中有人不信佛法時,所謂的「佛教徒」就會帶各種奇怪的「佛教用品」回家,因為這些怪異之物,而引起其他家庭成員的反感,從而引發矛盾及各種悲劇的發生。

在此我覺得,如果自己是佛教徒,是不需要表現做作,並非你持有眾多佛教用品,就可稱是非常好的佛教徒。「佛教徒」是自然而然顯現出來的,而非刻意在人前賣弄、刻意的去展示炫耀佛教用品,或刻意去大聲唸誦咒語等。

總是要在別人面前去做些什麼、無論行動或言語都希望別人看到、或者聽到,這種做法根本稱不上是佛教徒,這種修持法,不但不是佛法,反而會成為修持佛法的障礙。

因此將佛法帶入生活中,是說將佛法做為煩惱的對治法,時時刻刻去反抗煩惱,而並不是佛堂中以七支座法、做的筆直,下座後就一概拋在腦後。

若無時刻對治煩惱,不論在佛堂打座中有多莊嚴,都毫無效益,因為真正的對治法是在煩惱最多時生起才有用。

譬如說嗔心、心中生氣時,我們總是想要加以壓制,例如藏人有句俗話:「心中有火、口中無煙」,不論心中燃起熊熊怒火,但表面上仍要顯得若無其事一般,口鼻之中都不能飄出半點煙來,以此壓制嗔心的方式去修持忍辱。

但也有人會這樣想說,這樣去壓制的話,日積月累,某天嗔心爆發時,會很厲害,不如將痛苦發洩、講出來,有人聆聽、分享痛苦會較好,因為對治法並非壓制法,而在偈文中所講…..「立即強行而斷除」,儘字面意思,就覺得需要有一種強制性一樣。

但是,「毀壞自己他眾故」,是說自他一切煩惱都是過患,要將「煩惱」視為產生惡法之惡因,因此才會生出不依靠煩惱,不隨煩惱隨波逐流的想法,若能有此厭惡之心,就不需強行壓制,因為對治法能自然而然地去對治煩惱。

在對治「煩惱」上,可分為內、外的兩種因緣、兩種所依。例如往昔各王國間常會彼此征戰,講個故事,有甲乙兩國,這兩國的國王不和,因此甲方國王想討伐乙國,並著手部署,首先訓練勇猛兵將、儲備足夠口糧,裝備盔甲,進行魔鬼訓練。

接著,國王派遣間諜到乙國去探測,去收集乙國的經濟、軍事、民生及國王的威望、是否受民眾擁戴等資訊,若民眾擁護乙國王,則間諜就會居中挑撥離間,挑起內訌,鼓舞民眾去反抗暴政等等,這樣在外面軍備準備妥當時,裏應外合,就能打敗乙國。

■從內心深處產生厭惡,才能裏應外合地打敗煩惱

我們對治煩惱也要內外雙修、時刻都做好準備去對治煩惱。譬如外在的動作上,我們會頂禮、獻曼達等一系列修持,但外在雖然準備充足,若內心沒有對煩惱生起厭煩之心,不論外在準備的多充足、條件多殊勝,不論是頂禮、祈禱、集資淨障等,都沒有作用,因為對治法需要內應、要內心真正厭惡煩惱。

依靠內外這兩種因緣;外在修持方式及內心厭惡之心,才能戰勝煩惱,但有時我們能戰勝一切卻輸給自己,最終的大老闆是冥頑不靈的自心,若真的能對治煩惱,才能戰勝自己。如果能裡外合一,才是真正對治煩惱最殊勝的法門。

因此所謂對治煩惱是非常困難的,若對治的是別人,可以用盡各種方式去打倒對方,但實況並非如此簡單,煩惱是自己的煩惱,對治法也和自己息息相關,因此有人會疑惑問到,這兩者都和我自己相關,那我該如何去斷除煩惱呢?

有人一方面依靠及修持對治法,但從內心深處,卻和煩惱結為至交,因此就算外在表面如何修持,但內心卻和煩惱形影不離、難以割捨,這樣就很難真正對治煩惱了。

願我目睹惡劣眾,造罪遭受劇苦時,
猶如值遇珍寶藏,以難得心愛惜之。

所謂的「惡劣眾」,意指有惡劣習性的眾生,對於這樣一個無惡不做、普造十惡的壞人,是否要對他生起慈悲心呢?若加上這壞人疾病纏身,我們會不會覺得他是罪有應得,惡有惡報,早當如此呢?

譬如傷害我們至深者,例如偷取我們的錢財、車子甚至燒毀我們房子的仇人,讓我們甚為痛恨之人,若他病了,且在急診病房中,尚未脫離險境,你心中會否覺得有些幸災樂禍,或生起慈悲之心呢?若能對這樣一個無惡不做的壞人,也能生起慈悲心,才是真正的修持慈悲。

因為這樣殊勝的慈悲心對境是至為難得的,若能緣此真正生起慈悲心,將會非常殊勝,當然一般而言,我們很容易對那些沒有任何害意者,生起慈悲心,但若對這樣的仇敵,就是真正對我們慈悲心的考驗,去檢視我們的慈悲心是否有偏私。

當然像這種傷害自己的人若生病,可能很難遇到,但若真正遇上,是極為難得的修持機會,若在一生中出現這樣機會時,應當極為珍惜此機會,並覺得,「太好了,終於有修心機會、有修持慈悲心的緣起了」,而不是生不生慈悲心都無妨,或生不生慈悲心都無所謂。

■「惡劣眾」是考驗慈悲程度的良緣

或你想觀修慈悲心,但並未真正生起,還要假裝自己已經很慈悲,如同黃鼠狼給雞拜年一般,以假慈悲的心態去唸誦六字大名咒,那就已經陷入世間八法的不良惡習中,還不如直接坦承做不到更妥當些,而並非假裝慈眉善目地偽裝成有慈悲。

什麼是真正慈悲的標準呢?如同我們上學考試,現在就是考驗的時刻了。我們雖長期觀修慈悲,但不知自己程度為何,若出現這樣眾生,剛好可以考驗自己的修為程度。

譬如「佛陀」這兩字,依照筆畫順序依序寫好,也是「佛陀」二字,若是倒過來寫,同樣仍是「佛陀」二字,因此不論是善眾或惡眾,都同樣具備苦樂感受,因此我們一定要一視同仁,並特別關懷惡者,讓他們一心向善,若真能讓惡者為善,才是真正修持,這樣的修持力量才真正莊嚴、真正殊勝。

譬如說以我而言,幫助我的人很多,想方設法的陷害我者也不在少數,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當被傷害時,我也會感到非常傷心,並對傷害我的人生起嗔心,但想到,他對我的傷害僅是一小部分,他自己也有苦樂感受、他也是一位眾生,可以令我生起慈悲心,他對我造成的傷害就會隨之消失。

不論心懷嗔心的眾生傷如何傷害你,對修持慈悲心的佛教徒而言,他雖傷害了我,但他仍是有苦樂感受的眾生,與其他眾生一樣是平等的,反而他特別可以鍛鍊我的慈悲心,因此應當更為尊重他。

一方面我們遭受傷害時會心生嗔心,之後對於傷害我們者不視為慈悲對境,這樣就將錯上加錯, 我們總是把對我們的傷害看得很大,總覺得要以牙還牙,這就是一錯再錯,故而造成連續不斷的過失。因此我們一定要扭轉思維,要以慈悲心去觀修,將他視為慈悲的對境,去觀修慈悲。

問答:

Q.1若造作很多善業心中生起很傲慢心態要如何對治?

A.有故事說,往昔有一國王修建很多塔並供養眾多僧人,因此他自覺已修很大善法,某天他去問上師,說我修很多法門積很多善業,期待上師給予獎勵,但上師卻說,你沒有任何功德。

這故事所要表達的是,若你對功德生起傲慢之心,那將會摧毀自己一切善法。將自己所修之法視為最大最深,以此而滿足不去修持他法,也是一種過患,我們要懂得修法時不能有知足狀態,該知足時要知足,但修法絕不能認為自己修得很好、已經很如意滿意,而原封不動的不再去修,這是很大過失。

Q.3這次課程主題是「快樂的藝術」,現今很多人喜歡放生,但是(發問者)對於放生有一些疑惑,可否請法王開示放生的功德利益及如何放生?哪一種才是最好的放生之法?

A.我現在才知道授課的主題是快樂的藝術,「快樂的藝術」在哪裡?現在課程快結束了,我才看到這個題目,才知道這次課程的名稱是什麼。(眾笑)

講到「放生」,我以前也說過,所謂「最殊勝的放生之道」,就是斷肉食素,我覺得這是最殊勝的放生。

總體而言,放生終究是好事,但若放生過程出錯,也會成為過失,例如有人想要放生但方法不對,從而引起社會反彈等不良影響,因此,要懂得環保放生、科學放生、同時也要瞭解是否觸犯法律,總之學習科學、懂得法律,看清環境,然後再放生的話,才是善業。

而並非閉眼買幾條魚,一骨碌地倒入水中就是「放生」,對魚如何生存、是否適合在此環境中生存等都毫無概念,買了就扔到河裡,真不知道是「放生」還是「殺生」。

而對於我們要放生的動物,不論是螻蟻或大象等,雖然身軀有大小之別,但生命都同樣珍貴,我們都要一視同仁的去尊重,而不是為了一己之冷暖或口腹之慾而去傷害眾生。

Q.4若幫助別人但對方不領情,該如何是好?

A.別人不領情時,可能因為有傳統和地域民情的不同,例如在藏地,若老人家站起來,年輕藏人會趨前攙扶,但若在西方,可能一攙扶還會被罵,會說我自己能站起來,因此代替「謝謝」的可能會是一巴掌。

所謂「利他」,在修持慈悲時,在並未生起慈悲心時,將頑固相續轉變、讓自己心態變得平和,從而因為自己心態的平和,讓社會因此變得和平,自立利他,首先修自己,並因為修持自心,而同時利益他人。

當然「修心利他」並非易事,因此有八度波羅蜜多的方式去修持,這並非像是去洗手間一般方便,要長時間修持忍辱、禪定、精進等,如同菩薩一樣,為了一位眾生,也能在輪迴中住世無量劫,為利益眾生即便下到地獄,也無所畏懼。

Q.5,最後一個問題,在座大家如何在最短時間生起慈悲心?
A.這問法好像是說,「我很忙,我現在要去上班了,你馬上把訣竅給我」,好像是這個意思。
「要在最短時間之內生起慈悲心」之法很難,光是講解「慈悲心」,可能就要花幾小時,慈悲心不可能剎那生起,生起菩提心的先決條件是升起悲心,升起悲心時要先有「願普天底下眾生無虞脫離苦及苦因」的發願,以此發願去成辦眾生事業。

當然,僅是此發願還不夠,還要有承擔肩負起眾生離苦得樂事業的熱忱,才能叫做悲心,如同密勒日巴大師所言「內心生起慈悲時,猶如身處大火中」,也就是內心真正升起悲心時,猶如在熊熊烈火中,一分一秒都呆不了,馬上想要逃出火海一般,去幫助眾生讓他們盡快脫離痛苦。

誰都會唸「願眾生遠離痛苦及苦因」,但看其心態,千奇百怪,所謂「生起菩提心」首先要生起「慈悲心」,前提是要先生起「悲心」,因此首先要在「悲心」上做下功夫,才能慢慢生起「菩提心」。

要成辦何種事業可以利益到一切眾生?環境保護,我覺得環保是極為重要之事,保護山林及週邊環境,並非僅對人類而言,對於一切普天下眾生都會有利益,堪為真正的菩薩行。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