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九堂課

第二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九堂課

時間:1月18日早上八點半至十一點
地點:菩提迦耶德噶寺大殿
授課上師: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翻譯:倫多祖古
--------------------------------------------------------------------------------------------------------------
口傳部分:《解脫莊嚴寶論》〈第八品〉頁69起:

第三義別解脫戒,實際戒體者有四,所依者有八,此處指近住戒外七種別解脫戒任受一種。比七種別解脫戒者,即比丘、比丘尼兩種,加上正學女為三種、加沙彌、沙彌尼二者為五種,加男女居士二者為七種。

此亦如《菩薩地》云:彼清淨所受七種別解脫戒,即是比丘、比丘尼、正學女、沙彌、沙彌尼、男居士、女居士之戒。彼亦有在家出家之分,如應當知。

那麼,發菩提心為什麼需要別解脫戒呢?應從比喻、教證、理證三理由之了知需要所依。其初者,譬如迎請大轉輪王安住之處,不能是糞穢骯髒等不淨充斥之地,應是一個善加清掃、以珍寶等眾多莊嚴具裝飾之悅意美宅。

如上,迎請菩提心王生起安住之處,不能是未斷身口意三門不善業和被罪垢染汙的相續,應於身口意三門遠離罪垢、律儀戒善加嚴飾的身體迎請生起安住。

教證:《莊嚴經論》、〈發心品〉云:廣大律儀彼所依,複次近住戒,因為是一晝夜的戒律,故較為偏狹,彼七種則非如是,故律儀廣大。因此乃宣說七種是發心之所依。《菩提道燈論》亦云:恒俱餘七種,別解脫戒者,乃有菩薩戒,善根非餘有。即是宣說七種別解脫戒任一種為所依。

理證:因為別解脫戒是斷除損害他人之因等,菩薩戒則是利濟他人,而不遮止損害就沒有利濟的方便故。

假設他人說:”此別解脫戒作為生起菩薩戒的所依不應理,因為廣說黃門、中性和天等不能生起別解脫戒,而可以生起菩薩戒故。安住之所依也不合理,因為別解脫戒命終即捨棄,而菩薩戒不捨棄故。”

答曰:”別解脫戒有三種意樂之差別,彼七種若以希求三界安樂之意樂而受,應知是善願戒;若以希求徹底斷除自己痛苦之意樂而受,應知是聲聞出離戒;若以希求得大菩提之意樂而受,應知是菩薩戒律儀。

其前二者,中性、黃門和天等不能生起之故,命終後捨棄之故,失毀者不能還複之故,不是菩薩戒的所依。

菩薩戒律儀,中性、黃門和天等也可以具有,命終後亦不捨棄,失毀後亦可還複之故,既是生起的所依又是安住的所依。”

所以《莊嚴經論釋》亦云:”何謂彼心之所依?菩薩戒律儀即是所依。”另外,需要生起的所依,而安住的所依則不一定。

菩薩的別解脫戒也不需要另外的受戒儀軌,取受前面的聲聞學處後,以殊勝意樂攝持,由轉依即成菩薩戒,雖捨棄下劣之心而不捨棄斷心之故。如是具有大乘種姓、皈依三寶、具有七種別解脫戒之任一種,即是發菩提心所依的朴特伽羅。

《解脫莊嚴寶論》〈第八品〉:皈依與持戒

口傳部分:《解脫莊嚴寶論》〈第八品〉頁69 至頁71


■僅是「信『佛』不夠,還要堅信「自己能成佛」

昨天談到的主題為「皈依」,今天希望再在此主題上多所著墨:談到皈依對境有三種:佛、法、僧三「寶」,此處提到的「寶」,藏文稱為「仁波切」,意即「稀世之寶」。

「仁波切」一詞是由西藏的譯師直接意譯,描述為「珍貴稀有之最上珍寶一般」,若直接以印度音譯,則如同形容鑽石等一般世間寶石,無法顯示出三寶之超覺殊勝、尊貴、稀有之處,因此西藏譯師採用意譯方式。

為何取名為三寶?因佛、法、僧三寶具足六種義理,如同珍貴如意寶一般,故稱為「三寶」。

因此,三寶具足如意寶相同之六因,眾所周知的《寶性論》,在梵文、中文等各有不同名稱,本書藏文直譯為《大乘無上續論》,其中就講到三寶具足的六種殊勝之因。

此「六因」即是「稀有」、「無垢」、「威力」、「莊嚴」、「最勝」、「無變」,為何稱為稀世三寶?因為三寶住世的機會,是極為稀有珍貴的,如同如意寶一般曠世難遇;第二是「無垢」:如同鑽石一般,具備無瑕疵的自性,三寶也毫無瑕疵,具足「遠離一切虛無垢染」之功德。其下不一一做解釋,總之三寶如同如意寶般具足六因,因此稱為三寶。

三寶為何是三個呢?僅是皈依一寶不可嗎?談到藏文「昆秋」、直譯為「稀有最勝」,將我們要皈依的「三寶」稱為稀有最勝的珍寶,而在其他宗教中,也會對造物主神會稱為寶等,或很多宗教僅有一個皈依處,有的有許多皈依主等,而佛教對皈依之安立不多不少,恰恰三個。

《寶性論》云:

由說佛法僧功德,依照三乘三供養,不同信解六種人,是故安立三皈依。
即依三功德、三乘、三供養、三信解而安立。

■為調伏三種不同眾生,而安立三寶為皈依對境

皈依的這三種對境,一方面是為調伏三種不同眾生,因此安立為三寶,由行者各自對皈依處的希冀,以此來安立三寶。

文中的「三種種姓」,在此稍做解釋:即為「大乘修持種姓」、「獨覺種姓」及「聲聞種姓」等。

因此首先提到「佛寶」時,大乘種姓修持行者主要希冀獲得佛陀果位,因此在三寶中,對「佛寶」更為注重,想要獲得同等之佛陀果位,為調伏大乘種姓行者故,而立佛寶。

第二為法寶,主要宣說對境為緣覺或獨覺種姓,獨覺種姓特別注重導師釋迦牟尼佛宣說之四諦之理,並希望於盡世間劫時,獲證涅槃果位,因此不需依靠其他上師善知識,而是依靠自力、十二緣起等道理,主要藉由瞭解苦諦和集諦而修持四諦之理,以希求涅槃果位,故立法寶。

第三對於聲聞種姓,主要向其宣說僧寶,也就是說在盡世間劫時,聲聞乘種姓者特別注重善知識的訣竅,需要依照訣竅從而獲得阿羅漢果位。在律典、佛陀本生傳中可看到,聲聞乘者依照佛陀教言,而獲得自身希求的聲聞果位,例如不還果等,因此對他眾及其他善知識之訣竅更為注重,因此安立僧寶。

之前所提三寶,以不同種姓來安立,也有以「希求」安立之法,此處不多說。

我們可以藉由各自經驗,對三寶產生一定定解、信心,譬如當我們遭遇小病小災時,可自行吃藥或由親友照顧,來自行療癒,但若身患重病時,就不得不住院、進加護病房或急診室等,譬如會去找醫療專家或醫術高明的教授當主治醫生等、由專職護士做特別護理照顧等,身患重病者,就需要如此專業的醫療照護。

■輪迴中,「佛、法、僧」如同我們的醫生、藥及醫護人員

同理,輪迴眾生同樣受業和煩惱所逼、得了煩惱重病,因此也急需尋求名醫、服用藥物、受人照料。因此,我們可將「佛寶」視為「醫術高明醫生」、將「法寶」視為「療效卓著之良藥」、將「僧寶」視為「醫護人員」,以此思維,三寶都具有不可取代性,缺一不可。

《寶性論》也在闡述「因皈依」和「果皈依」兩觀點:

所謂「因皈依」和「果皈依」,也可稱為「因救護」和「果救護」,「因/果」皈依很重要,因此我會多加解釋,希望大家都能瞭解到何謂「因皈依」與「果皈依」。

■善加明瞭何謂「因皈依」與「果皈依」

☆因皈依:皈依已成之佛
☆果皈依:皈依自己未來現証之佛

「因皈依」:為基於畏懼,而依靠、找尋已成就佛果者為皈依,稱為「因皈依」。
也就是皈依已成就之果。 皈依已獲証佛果的佛陀,都稱為「因皈依」。

「果皈依」是對於自己所要獲證的三寶果位做皈依,因為某一因緣或畏懼,從而想要現證、獲證從畏懼之中解脫的果位,皈依未來自己將要獲得的佛果位。

還有一種說法: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是淨飯王子悉達多,成佛後稱為「釋迦牟尼佛」,因此,皈依未成佛前的悉達多王子是「因皈依」,皈依成佛後的世尊是「果皈依」。

對於大乘以下之行者,不具備「果皈依」的概念,他們不會去皈依自己將要現證的佛果,因為在他們境界中,並無此佛果,因此會去皈依獲得解脫之法。

前幾天也講過三種信心:「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三種之中,對初學者而言,最為重要者為「清淨信」,以此作為基礎,從而產生「欲樂信」。

對初學者,「因皈依」更為重要,因為他們皈依對象不是自己,而是皈依自己以外,已成佛果之對境,例如我們平日拜佛燒香之佛。

果皈依是皈依自己將要獲得的佛果,對此佛果產生希冀之心,有此希冀之心,也想獲得與導師釋迦牟尼佛般的成就果位,因此精進努力,來獲證佛果,由此而延伸出「欲樂信」,自然而然稱為「果皈依」。

■僅對佛有信心仍不夠,還要相信自己能成佛

因此,僅有信心、信「佛」不夠,還要相信自己能成佛,秉持信念後,精進努力去達到此目標、達到果位,並對「獲得果位」產生信心,才是至關重要。

因此,「因皈依」和「果皈依」這兩點,都是極為關鍵的。

之下提到皈依的「功德」。

皈依功德有多種,例如成為佛教徒、具有戒律之根基,之前說過,要進入佛門,最主要是將三寶視為主要皈依對境,而進行皈依。在此有一疑問,對在家修持者不太重要,但對辯經、修持大論行者而言,卻是一個疑點。

例如有人會疑惑提及,導師釋迦牟尼佛為調伏萬般眾生而示現不同身相,如婆羅門、外道、等等身相,

1:若佛陀示現為外道導師以調伏眾生時,我們若皈依此外道時,是否皈依佛?
2:皈依佛,是否代表也皈依了示現出的外道導師?是否因此皈依外道,而觸犯皈依的學處?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是現量皈依佛但並非真實皈依,但此處講皈依佛是講總體而非現量。

總之,對於一般佛教徒而言,是以「將三寶視為主要或根本皈依對境」與否,來區分出「佛教」或「外道」。

皈依為戒律之基,我們要善加區分「皈依」和「受持皈依戒」這兩者,若僅是皈依佛法僧,是「皈依」沒錯,但並未受持到「皈依『戒』」,並非僅靠唸誦「皈依佛法僧」即可得受到皈依戒,而是要去念發誓文,要有發誓時間點及時間限制等。而在皈依戒中,時間是要「直至壽命窮盡」,因此要善加區分「皈依」和「皈依戒」。

■要先能明瞭事理,才能求受到「皈依戒」

受持皈依戒就要修持皈依學處、守持皈依戒,這非常重要。譬如有此說法,經典上有說,母親會讓自己胎兒受持皈依戒,我也遇到過母親們前來為腹中胎兒求受此戒者,此處問題是,腹中胎兒會否因此得到皈依戒體?答案是「不會」,因為要受到皈依戒體,前提是必須要先能明瞭事理,但是,為胎兒求受皈依戒確實會有利益幫助,例如不會受到外道、非人、魔障侵擾障礙等,但可以明確回答的是,腹中胎兒是無法因此獲得皈依戒體的。

對於「皈依戒」的說法眾多,有人認為「皈依戒」是其他戒律延伸之體、住身之體;也有人說當皈依戒是生起其他戒律時之所依,但住戒時不需要皈依戒等。一般而言,會說皈依戒僅是「生依」之戒體,對於「住戒」是不確定的。
然而,若無皈依戒,不會成為其他戒律的住依。

譬如比丘尼有一種墮罪:「捨棄三寶、捨棄皈依」的墮罪,意即比丘尼雖然捨棄皈依,但仍具足比丘尼戒。依靠此點可以了解到,皈依戒是其他戒體的生起所依,而是否為住戒所依,是不確定的。

《俱舎論》中提到「戒律眾皆有,無皈者既無」,就是對於沒有皈依戒者,將不會有其他戒體產生。

這裡有一個疑點,例如受持「近住戒」時,是在一晝夜的時間內守持之戒律,而當我們受持皈依戒後,是要守持直到壽命窮盡,因此,若受皈依戒,就要捨棄近住戒嗎?又譬如我們受持大乘布薩戒,守持期限是「從今到明天太陽未升前」,因此也有人說,是否其他戒律都會因此衰敗?

因此也有人說,不應受持大乘菩薩戒,因為大乘菩薩戒的主要針對對象,是無法守持眾多戒條之在家人,出家人不要受持為好。

若受持大乘布薩戒時,要止語、過午不食,大致與結夏安居相同。經中(名: )中提到「比丘、比丘尼可以持守八關齋戒」。之前主張出家人不能受持大乘布薩律儀者,原因是會讓皈依戒退失衰。但從此經中可見到,受得皈依戒後,也可受持八關齋戒,此二論點是否相違,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依殊勝發心,來受持大乘布薩律儀,就不用擔心退失皈依戒

受戒也會依靠發心動機不同,而有所轉變,例如受持大乘布薩律儀時,若僅想著「受持近住律儀、只到明天日出,其他時間不會再受持」,有此想法時,就很危險了。

比丘學處中也有此八關齋戒戒條,因此在受持大乘布薩律儀時,以特別發心動機來受持就不會有過失。例如受戒時,祈願「希望世間再無飢荒、希望病人或親友無病無災」等,同時心想:「我平日也在持戒,但今日特別為他們發菩提心,今天是為某眾生或某地發起特別殊勝之心而求受律儀」,以此行之就無大礙。這僅是謹慎面對受持或特別關注的動機,於此就無任何危險。

往昔很多大德曾說,一些在家人守持八關齋戒法會時,大德會說參加八關齋戒的在家人已非一般在家人,因為參加者要發起殊勝菩提心,已經是菩薩,在我家鄉也有此情形,就是在家人受持八關齋戒時,不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會前去供養,就是因為覺得是非常殊勝對境,依此供養而可積累很大福德之故。

一般皈依戒有「墮落」和「衰敗」兩種退失,也就是說,當你捨棄佛寶時,就證明你的皈依戒已退失,而若捨棄其他二寶,會否退失?這還有待研究,但總之當我們捨棄佛陀而去皈依其他世間神時,就會讓皈依戒因此退失、衰敗。

對此,岡波巴大師也曾指出,破壞戒律有兩種,「墮落」與「衰敗」:其中,「墮落罪」是捨棄佛陀而尋找其他皈依處、「衰敗罪」則是違背法意而去損害眾生。

皈依學處有:經中所述學處與訣竅所傳學處兩種,經中所述學處,是無著菩薩所著之《五部地論》中所提之皈依學處,訣竅所傳學處,則是阿底峽尊者傳承中的噶當派中,遮止、奉行、及共同等學處。對於皈依學處,明天我會為大家再做講解。

■對於「業」與「煩惱」之病,佛陀早已為我們配好良藥

如同早上所講,導師釋迦牟尼佛如同華陀在世一般,具有高明醫術,這樣的一位良醫,可以治療我們「業」和「煩惱」的疾病,也給予我們很多對治業與煩惱的訣竅,如同醫生對症下藥一般。

例如感冒時要吃感冒藥,如果什麼都吃,不要說治好病,還可能適得其反,產生其他疾病。同理,頭痛時吃頭痛散,拉肚子會吃瀉立停等,為了希望儘速恢復健康會去謹聽醫生囑咐、去按時服用醫生給的藥。

佛陀已經為我們配好業與煩惱之藥,也透過善知識來給予我們藥,並善加護理,藉由這些療法,業與煩惱的疾病才能解脫。

當下我們要做的,主要就是好好去吃藥,也就是如理如法去修法,因此,並非僅是皈依就行了,唯有依靠修法,才能解決我們的痛苦,消除我們煩惱與業的疾病。

如果不去實踐、修持,即使唸十萬遍皈依,也毫無用處,例如在修持加行時,四十萬遍加行之中要唸誦十萬遍皈依,並不是數目夠了就行了,而要心生皈依。

念誦皈依是屬於「言詞皈依」,「實義皈依」則是心中皈依,也就是對佛陀生起信心、相信佛陀說的一切。如同遵從醫囑、遵行如何忌口及服藥等,不然醫生對我們毫無幫助,我們疾病也不會痊癒。

■對三寶心存信心、如理去修法,才能治療輪迴之病

因此,要聽聞佛陀所宣說的一切教法、如理如法地,如同聽從醫囑一般去依教奉行,如此才能獲得解脫。將佛陀比喻如醫生,可能更能讓我們感受深刻。
因此,當我們越能如理如法地去修法,就會越靠近三寶,自己也會離成佛越來越近,最終依靠自己修持,而成就佛果。

以此為目標,每天精進修持,晚上時能比早上更接近三寶、今天能比昨天更接近佛果。

如同我當初從西藏來到印度一般,我們要從輪迴逃到解脫處,但有時我們反而顛倒行事、適得其反,反而從佛果逃離到輪迴。

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善加修持,讓自己的清淨心、智慧、慈悲都日益增善,心性變得更加調柔,這非常重要,以此改變自己心態,讓自己的信心、智慧、慈心、悲心、出離心獲得增長,這就證明是真正皈依三寶,依靠善加修持,才能更加靠近三寶,同時越來越接近「再無有任何畏懼之地」。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