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七堂課

第二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七堂課

時間:1月16日早上八點半至十一點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大殿
授課上師: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翻譯:倫多祖古

今天繼續大乘《解脫莊嚴寶論》之教授:

〈第八品 皈依與持戒〉

現在宣說不了知成佛方法的對治:發起殊勝菩提心諸法。

攝頌:
所依自性與類別,所緣與因及受境,
儀軌功德與過患,失因還淨法學處,
此等十二即攝頌,發起殊勝菩提心。
應與了知。

其中首先發殊勝菩提心的所依樸特伽羅,具有大乘種性,已皈依三寶、具有七種別解脫戒之任一種,發了願菩提心,這些是發行菩提心的所依。

皈依三寶以後,就是發願菩提心的所依樸特伽羅,彼何以故?
行者需以願為前行,是《菩薩地》中所宣說,
願心前行需皈依,是《菩提道燈論》中所宣說,
又行之所依需具別解脫戒,是《菩提道燈論》中所宣說,
受別解脫戒也需要皈依,是《俱舎論》中說所宣說,
沒有大乘種性也不能發起殊勝菩提心,是《菩薩地》中所宣說,
因此,需要所有這些關聯而聚合。

宣說其初者,總的說具有大乘種性,分別說則需要甦醒種性,詳細應知如前所宣。

宣說第二意皈依,若問:此皈依處是否也可向世間具神力者、梵天、遍入天、大自在天等,或者各自家鄉依山、岩、湖、樹等而住的天龍大力眾進行皈依呢?

答曰:所有這些亦不能作救護。如經云:皈依諸世間、山林應供處、荊唐石樹神、救護彼非主?

那麼,可否皈依父母二者與親友等疼愛、利濟、喜愛自己者呢?彼亦不能作救護,即如《文殊游舞經》云:父母非如依,諸親眷亦非,彼等終棄汝,隨彼意樂行。

所有彼等為何不能作救護呢?因為能作救護者,必須是他自己已解脫了怖畏,並且沒有痛苦,而上述全都沒有從怖畏中解脫出來,尚具有痛苦之故。

所以,
究竟從痛苦中解脫者,除佛外再無,
成佛之道,除法外再無,
行法的助伴助伴,除僧外再無,
佛法眾中尊僧伽,今日彼前作皈依。

若問,雖然他有救護的能力,我們皈依後一定能救護嗎?答曰:無須懷疑。
《大涅槃經》云:皈依三寶已,即當獲無畏。因此宣說此三皈依,
攝頌:別所依境與時,樂意儀軌及作業,學處以及其功德,以諸九義攝皈依。

其初者皈依的類別分二:共同的皈依和特殊的皈依。

所依樸特伽羅亦分:
共同的所依樸特伽羅,即畏懼輪迴的痛苦,並將三寶執為天神的諸眾;
特殊的所依樸特伽羅,即具有大乘種性、獲得清淨人天身的諸眾。

境亦分二:宣說共同的境。
佛法,即具足圓滿大斷、大智自性的佛陀薄伽梵;
僧寶分二:凡夫僧,及四位清淨比丘以上的僧團;
聖者,及四果或八向果的士夫。

特殊的境,有前住境、現觀境和真實境三種,其中
前住境:佛陀是如來的身像、法是大乘的經函,僧是菩薩僧;
其現觀境:佛陀是具三身者,法是寂滅涅槃的正法,僧是住地上菩薩;
按真實境來說,皈依境唯一是佛陀。

此亦如《寶性論》云:了義之中諸有情,皈依唯一是佛陀。

那麼佛陀為什麼做究竟的皈依處呢?曰:
能仁法性之身故,亦僧彼之究竟故。
諸能仁無有生滅、解脫涅槃、遠離貪欲,是法性之身故,也是真正的皈依處,三乘僧眾最終也會獲得清淨法身,得以究竟故,是真正的皈依處。

那麼法與僧二者不是究竟的皈依處嗎?

《寶性論》云:二種法及聖者眾,非為究竟皈依處。
彼等為何不是究竟的皈依處呢?
法有兩種,教法是名詞文字的聚合,路途已過,則如舟筏般應予捨棄,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處;
證法亦有二,道諦乃有為法、無常、具欺誑性的緣故,不是究竟的皈依處;
滅諦、聲聞乘承許的是如酥油燈滅般的相遇斷滅,因無有之故,不是究竟的皈依處。
僧者自己對於輪迴還有怖畏要皈依佛陀,具怖畏故,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處,

此亦如《寶性論》云:
可捨棄故虛妄故,無故具有怖畏故,二種法及聖者眾,非為究竟皈依處。

因此,阿捨黎無著亦云:無盡之皈依、恆常之皈依、堅固之皈依、真正之皈依乃是唯一者,即如來應供正等覺圓滿佛陀。

那麼,這與以上所講的三皈依相違嗎?這是接引所化的方便而已。

《大解脫經》云:簡言皈依即一方便分三。
三種方便是怎樣安立的呢?

《寶性論》云:
由說佛法僧功德,依照三乘三供養,不同信解六種人,是故安立三皈依。
即依三功德、三乘、三供養、三信解而安立。

此又依宣說佛陀的功德、菩薩乘的樸特伽羅、對佛陀作殊勝供養的諸信解者,是佛皈依處,即皈依佛兩足尊;

依宣說法的功德、緣覺乘的樸特伽羅、對法做殊勝供養的諸信解者,是法皈依處,即皈依法離欲尊;
依宣說僧的功德、聲聞乘的樸特伽羅、對僧做殊勝供養的諸信解者,是僧皈依處,即皈依僧眾中尊。

如是以三義,按照樸特伽羅而安立此三皈依,是世尊為了使世俗諸有情次第陷入乘而宣說。

「皈依」和「發心」是相輔相成的,包括「心依」和「身依」兩種。一般來講,「皈依」分為「共同乘」及「大乘」皈依兩種,現階段講授的是「大乘皈依」。

大乘行者在皈依三寶之後,就要發起大乘殊勝菩提心。此處首先宣說皈依發心:行者在皈依三寶後,要如同往昔某人歸順於某大國王、成為國民後,而要去盡納稅等義務一般。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二戒律,如同國民應盡之義務

行者在大乘皈依、發心的前提下,接受皈依發心戒時,就要受持「願菩提心」及「行菩提心」的戒律, 因此大乘的「皈依」和「發心」是同時進行的,就如同向國王納稅般,要守持菩提心戒。

佛陀所宣說的諸多經典、及成就者和大善知識者所作的諸般經論中,也著重記載了許多皈依的訣竅和修持,「皈依」可說是一切法的精髓、一切法的基礎和根本。

《解脫莊嚴寶論》中提到:「別所依境與時,樂意儀軌及作業,學處以及其功德,以諸九義攝皈依」,講到「皈依」可分為很多類,例如有「九種皈依」等。

論中宣說的「皈依」分類,分為「共同乘皈依」及「特殊(大乘不共)皈依」。而論到「皈依之因」,主要有「除畏懼」、「善希求」等因。

■皈依需具備二因:「畏懼」與「信心」

講到「皈依之因」,針對「共同乘」而言,皈依者需要兩種因緣,一為「畏懼」,二為「信心」;而大乘不共的皈依之因,則為「悲心」。

「皈依」需要具足的因素,主要有兩種:「畏懼」和「信心」。在講到皈依的因時,會討論到三種士夫的發心,在三種士夫之中,首先講到「小士夫」,我之前也講過,小士夫分為兩種:「主要」和「一般」發心。

主要小士夫發心者,是著眼於來世,由於畏懼三惡趣的痛苦,而希冀來世能從三惡趣中獲得解脫。一般小士夫是僅思維今生一切,對來世毫無追求,僅想依靠皈依佛法僧三寶,來滿足今生一切願望及所需。

一位僅思維今生者,是不容易獲得解脫的,而即使像我們這樣自認是佛教徒者而言,要真正斷除對今生的貪欲,不去思維今生,其實也同樣困難。

■「修法者」是「思維來世者」,思維今生者不能被稱為「修法者」

往昔大善知識皆言,所謂「修持佛法者」的定義,就是「思維來世者」,否則並不能被稱為「修法者」。但對現今佛教徒而言,我們大多將時光蹉跎於今生事業之上,而不去思維來世如何獲得解脫,可以說在現今,真的很難找到如同往昔善知識所提之「修法者」。

所謂「真正修法者」,必須能從內心深處生起出離心,並依靠佛陀教法,從而謹慎面對一切。但《菩薩論》中也講到,菩薩並不會捨棄這些尚不具備出離心的眾生,而是會依照各種方便法門,來利益僅思維今生的這些眾生。

小士夫者主要是畏懼三惡趣的痛苦,想從三惡趣的痛苦中出離,因此才選擇皈依三寶;而中士夫則畏懼六道輪迴的痛苦,知道六道的本質都是痛苦,而想從中解脫,上士夫者則不僅畏懼輪迴痛苦,也畏懼涅槃之苦,因此想從「有寂」(即:輪迴與涅槃)之中解脫。

■能從內心深處深刻瞭解並害怕輪迴痛苦,才是小士夫皈依

若僅是停留在「了知」上,或朝外找皈依之處,是毫無利益的,我們要從內心深處,有憑有據的去瞭解並畏懼輪迴的痛苦,也明瞭三寶是具足能力,足以救護自己從惡趣中解脫者,從而皈依三寶,這樣就具足了小士夫的皈依。

中士夫者,則是了知到集諦的本性,也了知到一切輪迴的痛苦,因此選擇去依靠三寶之加持,換句話說,他深知三寶具備讓自己從輪迴中解脫的能力,從而選擇皈依三寶,這就是中士夫的皈依,

談到大士夫的皈依,不論是輪迴和涅槃,他都想從中解脫,他了知並深刻感觸到,聲聞、阿羅漢眾也被所知障遮蔽,從而執著並停留在寂靜之境,因此對於小乘、阿羅漢的涅槃果位,他也感到畏懼,而想從輪迴和涅槃中解脫。他也深知三寶能救度其從輪迴和涅槃中解脫,從而對三寶生起信心,並去皈依,這就是大士夫的皈依。

■密乘之皈依,緣起於對眾生受苦之大悲心

提到密乘、大乘之中最上秘密乘而言,何為皈依之因?密乘皈依之行者,是看到普天下被痛苦所逼的所有眾生,而生起深切悲心。

也就是說,無上瑜伽部的皈依之因,就是依靠著行者對眾生萬苦之體認,而去生起殊勝悲心,即是當行者現見眾生在苦海中嘗受無窮痛苦時,而在當下、即刻地想要去利益眾生,從而生起殊勝悲心,同時,他深知三寶可給予他即身成就的能力,給予救度眾生的能力,因此去皈依三寶,這就是密乘的皈依。

瑪地真札大師曾說,若是一位不偏執任何外道或佛教、客觀中立者而言,他會先去瞭解「何謂真正皈依?所謂的皈依處,是否值得我們去皈依?」等。

一位中立者會以這樣明辨是非的能力,去觀察、判斷著:佛陀是否真正遠離一切垢染?是否已遠離一切過失、具足一切功德、斷除一切罪障、獲得一切果位?會在慎思明辨之後,才去進行皈依。

而大部份人則是出於煩惱心,因為覺得「這是非常高尚、偉大者!」,在自己毫無主見下,盲目地去皈依。

■「真實皈依」的前提,在於能慎思明察皈依對境

「真實的皈依」前提是先觀察自己所要皈依的對境,是否是真實的皈依處?是否值得我們去皈依?是否讓我們能依靠皈依,而獲得解脫?..等等,並歸納「若這皈依的對境,能讓我獲得解脫,我就去皈依,無法帶領我解脫,我就不皈依」等,依照義理、覺受等來善加分析,以確定自己皈依到正確皈依處。

要皈依三寶時,對三寶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信心」是皈依的主要成分和因素,「阿闍黎摩咥里製吒大師」所著的《一百五十贊佛頌》文,有人誤以為「摩咥里製吒大師」是「聖天菩薩」的弟子:「馬鳴論師」,因此很多人以為讚頌文的作者是「馬鳴論師」。

經過研究證實,「摩咥里製吒大師」所處的年代久遠,甚可追溯到無著菩薩之前。大師同時是曾受過佛陀授記者,在佛陀住世時,有天在行進間,聽到非常動聽的鳥叫聲,佛陀循聲望去,看到一隻鳥發出非常美妙動聽悅耳之音,因此他授記說,這隻鳥將會投生成為一位大善知識,並會以非常優美的詩歌來讚頌佛陀,因此,阿闍黎「摩咥里製吒大師」是經過佛陀授記的成就者。

「摩咥里製吒大師」著作的《一百五十贊佛頌》,在佛教中地位卓著,大、小乘不論任何教派的行者,都會去背誦此讚頌文,因此此讚頌文極富盛名,當陳那論師看到《一百五十贊佛頌》時非常歡喜,也因此著述了藏地《甘珠爾》中收錄的《雜贊》。

當陳那論師看到「摩咥里製吒大師」所著的《一百五十贊佛頌》頌詞文字優美、意義深奧時,心感歡喜讚嘆,因此在一百五十頌的每一首頌詞之前,都撰寫了提問頌詞,以此間隔提問方式,著作出《雜贊》。

一般提問形式,必然會是「提問」在前、「回答」在後,因此,後來藏地善知識誤認為《雜贊》的著作年代,好像是早於《一百五十贊佛頌》之前,而將這兩著作的年代前後顛倒了。

但依靠研究,發現並非如此,漢地義淨法師在西元七世紀時,就有過詳細研究及解釋,他當時在那爛陀佛學院修習時,已將讚頌文完整翻譯為中文,也收錄於三藏經典中,由此可了解《一百五十贊佛頌》的著作日期較早。

總之,如同之前所提,皈依必須具足「畏懼」與「信心」二者,同時,因為有所畏懼,因此想要找尋皈依處;因為有信心,因此想要去皈依對境;而當對輪迴三惡趣、有寂(輪迴涅槃)都有畏懼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要去找尋可供救度的皈依之處。

我們因為出於畏懼而去找尋皈依處;在對皈依處洞悉明辨,確認其為真實皈依處無誤後,就會產生信心而想要去皈依。此處的「信心」,即是指「勝解信」。

■僅有信心不足夠,還要去實行、去達到相同果位

僅是停留在「有信心」上,是不夠的,當我們以梵文唱頌皈依文時,最後一句是「嘎恰米」,這意思就是「去、去實行」之意。皈依並非僅生起信心就足矣,還要進一步的去實行、達到和皈依對境一樣的果位,具備這樣「去做」的態度,才能稱之為「皈依」。

因此,最初是依靠信心而皈依,之後則要去行持、達到如皈依境一樣果位的目標,並非光有信心就萬事齊全,而是在生起信心後,為能從一切畏懼之中獲得解脫、為了成就能脫離一切痛苦之果位,而去行持,去做。

也就是說,「皈依」並非僅是以依賴別人般的心態,來依靠三寶,自己卻毫無作為,若僅是停留在「依靠他人」的階段,是很難獲得解脫的。

在信心上,是以清淨信、欲樂信到勝解信等三種信心,逐步進展來皈依三寶。如同之前所提這三種信心:「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其中最主要的是「欲樂信」:希翼自己能從痛苦中解脫者,也就是「欲求」之心,稱為「欲樂信」。

■僅對三寶有信心,不能稱為真實佛教徒

世界上有許多不同宗教,以「信心」分類來講,其他宗教的信引者,應該屬於三信中的「清淨信」,當然我並不完全瞭解其他宗教教義,這僅是我自己的一種揣測。

而佛教之中,主要著重於「欲樂信」,也就是「希求解脫的欲樂信心」,基於此信心,而讓我們會想要去修持、會想要去達到如皈依對境般的功德。相對的,若僅對三寶具有信心,並不足以被稱為「真實佛教徒」,「真實的佛教徒」一定要具備對解脫的猛烈希求,也就是強烈的欲樂信。

皈依的「分類」以及「所依」,暫時到此段落,接下來講到皈依的對境、也就是皈依境。

「皈依境」的對境是三寶,而「三寶」的定義,在不同乘的義理上,有所不同定義,關於「如何去解釋三寶?」,聲聞乘和大乘就有所區別。

當我們解釋「大乘教法皈依、不共皈依乘」時,若同時宣講太多「聲聞乘」定義,有時不但沒有幫助,還會有所混淆顛倒,反而將原本簡單的「皈依三寶」定義複雜化,最後變得不懂得如何皈依得險境,因此此處不多講聲聞乘皈依。

關於《解脫莊嚴寶論》課程,我想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年才能講完,今年谶摩比丘尼辯經法會已經第二屆,明年雖然法會時間還未確定,但可能時程會相對短些,所以明年也可能無法教授完成,僅能等到後年再繼續講解。若後年按照口傳方式唸誦下去,應該就可圓滿此課程。

當然,我最初講解《解脫莊嚴寶論》的發心,並非是著眼於「何時要講完?」,如果僅是為「講完」,用口傳形式就可,然而我覺得,唸誦口傳沒有很大功德,也無太大利益,因此我仍是盡力去闡述義理,我並非大善知識、亦或能講的頭頭是道,但我仍盡力為大家解釋,就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之前我也講過,導師釋迦牟尼佛在考慮要如何傳授教法給士夫、如何讓佛教教法長久?如何冊封伏法持教者?應如何作為?佛陀考慮到,能持佛教者有兩種眾生:「天人」和「人」,若僅是傳授給「天人」,因天人太過放逸,教法很難廣傳;而若僅是授與「人」,因人壽有限,很難長久,故選擇雙管齊下,同時傳授,讓教法延續下去。

■十七世紀時,衛藏地區寺院多由尼師所守持

佛陀將教法授與大迦葉尊者,作為「人」中持教者,而護持法教者,主要是以四眾為主,也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薩和優婆夷,以「兩出家眾、兩在家眾」方式,來傳授與四眾弟子。

昔日藏地有許多盛極一時的噶當派寺院,經過時間流轉而衰敗後,也流傳著許多尼眾挺身護持寺院的故事。當然有人會認為由尼眾護持寺院不太好,講到不好之處,故事很長,此處不多講,但講到「持教」時,可以知道當時很多噶當派寺院之中已無僧眾,而是大多由尼眾在繼續護持。

總之,不論別人認為是好是壞,只要是在「持教」,我就覺得是好事。

在第十世噶瑪巴時期,出現了一位盛名滿具的大師:噶瑪洽美大師,當時他行經衛藏地區時,發現當地的尼眾寺院比僧眾寺院多,因此他就說過「衛藏清淨剎、尼寺勝僧寺」,也就是描述當時衛藏地區的尼眾寺院,比僧眾寺院還多,而在這些護持尼眾之中,也出現過很多學養兼備的賢哲之士。

雖然這是歷史中的大事,但有時這段歷史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被忽略了,未能被詳細記載。(大殿停電),我們平常描述無常時,會說:「如夢如幻如閃電」。但看來,電也是無常的啊!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