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2016年亞洲講經法席《心經》課程 (4)
- 分類:課程開示
- 點擊數:10878
時間:2016年8月17日上午
地點:印度德里古拉岡凱悅酒店
舍利子的5個好問題,觀音菩薩給了11個好答案
大家阿彌陀佛!
在昨天的課程當中,我們講到了《心經》八個部份當中的第五個部份「問」。當中談到了「欲」(想要)和「慾望」(貪愛)的差別,也談到了什麼是修行,以及什麼是菩薩的四種行持和十法行,還有,大乘佛教的根、道、果等等的內容。
接著,今天早上,我會繼續講解「問」的部份,還有第六個部份:「答」,也就是觀音菩薩的回答了。
■舍利子問了5個好問題
第五部分:問
復當云何修學。作是語已。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復當云何修學
完整問題就是,「善男子,復當云何修持?」這裡有一個問題,此處只有提到善男子,觀音菩薩回答時提到了「善男子」與「善女人」,因為梵文有不同版本,其中增減一些字是有可能的,其實有些梵文版本中舍利子問觀音菩薩時,他也提到善女人,因此這可能要補充一下。
昨天還沒有講完問了什麼問題:「復當云何修學」
根據無垢友大師的說法:「行」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而「修」則是指精進地去修持的意思。所以舍利子尊者就問了:「這樣一個想要精進修持的人,到底應該要怎麼去做呢?」因此他就說道:「云何修學」,在這一個問題當中,其實包含了以下的五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心態
應以什麼樣的心態去修學、熟悉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資糧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第二個問題是:行動
應該用什麼樣的行動來修學、熟悉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加行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第三個問題是:現證
應以什麼樣的現證來修學、熟悉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見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第四個問題是:方式
應以什麼修行的方式來修學、熟悉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修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第五個問題是:證量
應以什麼樣的證量來修學、熟悉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無學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以上的五個問題,其實是搭配五道來提問的,也就是說,舍利子的問題,其實是在問:一,資糧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二,加行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三,見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四,修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五,無學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五道與十地,各指什麼?
在我們藏傳佛教裡面,最通用的一個祈請文:《金剛總持祈請文》中提到:
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受用殊勝吉祥之法教,
五道十地功德悉圓滿,願速證得金剛持果位。
這邊的「十地」,我們知道是指聖者菩薩的十地。所謂「聖者菩薩十地」,也就是將直接經驗、直接體會到空性的菩薩,被稱為聖者菩薩,或聖者大師,將他們分成十個層次。這樣的分類方式,是大乘佛教共通的一種說法,就像是中觀派的《入中論》,唯識宗的《成唯識論》,以及《華嚴經》、《解深密經》等等經典,都是以這樣的方式,去分類聖菩薩的層次。
而這邊所說的「五道」,在唯識宗的《成唯識論》,還有藏傳佛教中、彌勒菩薩所著的《現觀莊嚴論》當中,都有提到「五道」這樣的分類方式。
「十地」跟「五道」有什麼差別呢?五道的範圍比較廣,而十地的範圍相對比較窄:因為就像剛剛說的,「十地」是以證悟空性,也就是以聖者菩薩來做的分類。五道的範圍,則不局限於聖者,還包括一些凡夫菩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五道所包含的範圍,是比較廣的。
接下來談五「五道」,五道是指哪五道呢?五道就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
這五道是漸進式的,也就是說,我們將會從資糧道開始,一路往上修學,直到最後的佛果,也就是無學道,這整個過程,也就是大乘的修行過程。
每一道之間有很多的差異,其實在同一道裡面,還有許多的分類。
比如說:
一,「資糧道」就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
二,「加行道」分成「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
三,「見道」分成「十六剎那」。
四,「修道」分成「菩薩十地」等等,每個層次裡面都有很多的細節。
暗示性詢問,五道菩薩應如何修學?
每一道、每一個層次之間的差異雖然很多,但是在解釋《心經》的時候,舍利子尊者暗示性地請問觀音菩薩「五道的菩薩應當如何修學」,沒有很直接的詢問如何修行,就是因為整個大乘修習過程,過程比較廣,從大乘修行開始到最後,而對於這一點,阿底峽尊者引用了《解深密經》的主張,把五道的菩薩,各自所要修學的法門,歸類在四種禪定之中。接著我們回到經文:
作是語已。
接著,我們回到經文,也就是「作是語已」這句經文。這是一句連接問題和答案之間的一個句子。同時,也為之前發問者的問題,作了一個結尾。
■觀音菩薩給了11個精彩答案
第六部份:答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
接下來是第六部份「答」。這裡的「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和「具壽舍利子」的意思,我們在昨天已經解釋過了。這裡的「言」是「宣說」、「宣講」的意思,也就是觀音菩薩對具壽舍利子,宣說了接下來的內容: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這裡已經開始第六個部份「答」,舍利子問了一個問題,但其中包含了5種問題,這5種問題,觀音菩薩作了11種回答,我接下來為大家說一下,這十一種回答,讓我有點頭疼,現在先放在旁邊。
接下來的經文,就是觀自在菩薩的回答了,「回答」部分的經文,是從「若善男子及善女人」到「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這一段,全部都是他的回答。
一般來說,《心經》的所化眾、也就是與會的聽眾呢,都是利根器,或者說上根器的人,但是上根器當中,還又可以分出比較利的,和比較鈍的根器。因此,根據不同根器聽眾們的要求,觀音菩薩就將接下來的回答,大致分成兩個部分:
一,對鈍根器弟子說:
第一個部分,是針對鈍根器的聽眾,所宣說出來的答案。他們是上根器中的鈍根器,不是利根器,向這樣的聽眾所宣說出來的答案。
二,對利根器弟子說:
第二個部分,是針對那些利根器的聽眾所說的答案,由於利根器的聽眾,他們就是很厲害,只是聽到開頭的幾個字、幾句話,就能完全通曉一切的內容,所以這一段的答案,就是宣說涵蓋了所有關鍵要義的密咒。密咒中涵蓋所有關鍵,是向那些利根器者所宣說,不用多說很多廢話,直接了當。
→針對第一、二個問題「心態」與「行動」的回答
剛剛我們所說的十一個回答,其實屬於第一個部分,就是對鈍根器者所宣說的答案。接下來是和大家說這十一個回答怎麼分類?剛剛我們說有五個問題,因此第一個問題和第二個問題是什麼呢:
第一個是用什麼「心態」修習般若波羅蜜多?
第二個是用什麼「行動」去修習般若波羅蜜多?
這是前面兩個問題,對此,觀音菩薩做了整體性的答案,也就是上述經文中從「若善男子善女人」到「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之間的這一段經文。接下來經文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理應如是觀察。
→針對第三個問題「證量」的5個回答
再來是問題三,證量,昨天晚上我們昏昏沈沈找不到什麼更好句子,用什麼現證來修習般若波羅蜜多?針對這第三個問題,觀音菩薩作了五個回答:
一,色不亦空
二,受想行識
三,是故舍利子
四,無色~老死盡
五,無苦集滅道~不得
以上是第三個問題的五個回答。
→針對第四個問題「修行」的 2個回答
接下來是第四個問題:應該以什麼修行的方式去修習般若波羅蜜多?
這問題有兩個回答:
一,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多
二,心無罣礙,究竟涅槃
→針對第五個問題「修行」的 3個回答
最後一個問題是:無學道的菩薩要怎麼修學?
第五個問題中有三個回答:
一,三世一切諸佛~多故。
二,證得「無上」。這一句藏文是「無上」,中文多兩字「證得」;但在藏文中,「證得」屬於第三個回答。
三,「證得」正等菩提。
回到經文「欲修習者」,這裡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意思,我們在昨天已經解釋過了。簡單來說,就是指那些有資格聽聞般若法門的眾生。
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
這其中談到的「彼」的意思,是指那些想要修行的人;「應如是觀察」的意思是「要對於各種類別的事物,好好地去觀察和分析。」
在此處,無垢友阿闍黎和阿底峽尊者都認為:「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這個句子,是在表明資糧道和加行道所禪修的對境。
四種禪定所緣
無垢友大師認為,那些修持甚深般若空性的行者們,應該用四種正確的觀察方式,去觀察所有輪迴和涅槃的一切事物。「應如是觀察」,接下來會講四種觀察方式。而這裡所說的四種觀察方式,也就是四種所緣。
大家應該記得,我們昨天引用了《俱舍論》的偈子,來說明三摩地的重要性,這告訴我們,「禪修」是達到解脫的關鍵,如果禪定力不足的話,不要說解脫輪迴了,就連離開欲界的能力都沒有。
此處提到的四種修持的方式,也就是「四種禪定所緣」,是我們在修行大乘的過程中,必須要依序修習的方式,這在《解深密經》中說:「止觀有其分別所緣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事邊際所緣境事、所作成辦所緣境事等四。」
第一種禪定所緣: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第二種禪定所緣: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第三種禪定所緣:事邊際所緣境事
第四種禪定所緣:所做承辦所緣境事
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資糧道
第一種修持方式是「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這個階段是屬於五道中的「資糧道」,這部分是對初學者來說的:剛開始修行的初學者,必須要廣泛地吸收,並且廣泛地聞思、聽聞,而且思考大乘的思想,而且要去觀察、分析以及認定裡面的種種差異性和道理,由於這樣的過程帶有分析的能力,所以稱為「有分別」。
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加行道
第二種修持方式,是「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這是屬於五道中的「加行道」,在經過了資糧道大量的吸收、聽聞、思考及分析大乘道理思想之後,修行者更應該要練習專注的能力,這種專注是不去分析的,所以稱為「無分別」。
再來當行者的專注力漸漸穩定之後,尤其在加持道中專注力漸漸穩定之後,便要配合之前所培養的觀察力,也就是分析力,透過配合了禪定的觀察力與分析力,來深刻地體悟空性。
三,事邊際所緣境事:見道暨修道
當修行者能夠直接經驗到,或體悟到空性時,此刻他的禪定力,就是「止」和「觀」這兩種禪修的結合、相應,這個階段稱之為「見道」,「見道」名稱的意思是,這是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第一次直接的「現見空性」。
見道的時間很短暫,但是卻很關鍵。為什麼呢?因為從「見道」開始,修行者算是直接見到了空性,因此可以說他不再是凡夫了,已經成為聖者。
在進入見道這個階段,得到「現見空性的智慧」之後,若能持續維持,並且不斷的習慣、練習這種「現見空性的智慧」的話,就是「修道」了。
我們剛剛提過,「見道」與「修道」這兩個修行的階段,使用的禪定方式,兩者是相同的,也就是第三種修持方式:「事邊際所緣境事」。這邊的「事」是指所有的事物,而「邊際」,則是指這些事物的真實本質,也就是空性。因為處於見道與修道的修行人,他們能夠持續地觀察一切事物的真實本質,所以他們的禪定具備這樣的特色。
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無學道( 佛果)
在這樣不停地這樣修行之後,我們最終成就了佛果,此時的禪定力量,也達到了最究竟的圓滿,可以說完成了所有該做的事情,該修的法都完成了,因此這樣的禪定被稱為「所作成辦所緣境事」,也就是第四個修持方式。要做的、該做的都已經完成。
但是這也不是一定的。講到「輪迴」,以前祖師們說,我們凡夫眾生的輪迴是小輪迴,佛陀的輪迴才是大輪迴,眾生皆可成佛、皆可離開輪迴,但佛陀永遠離不開輪迴,永遠在輪迴中利益眾生,因此輪迴就是他的辦公室,他沒有辦法退休。
我們以為成佛之後,就沒事了、放鬆了,其實成佛之後,事情更多,當然是放鬆的狀態之下,你可以做很多事情,現在我們不放鬆的狀態之下,只能做一點點事情,佛陀則是可以任運成就,很放鬆的做他想做的事情,我們想做事情就沒法放鬆,會不斷擔心,因此為何要成就佛果?關鍵就在這,凡夫想要利益眾生,大部分不會成就、不會成功的,菩薩利益眾生大部分會成功,但有些不會成功,佛利益眾生都會成功,沒有不成者。
因此我們為何要成就佛果,就是要利益眾生,成就佛果之後,所要做的事情才是剛開始。以上這四種修持的分類方式,是根據圓測大師的《解深密經疏》來做的解釋。
一,資糧道:
總之,我們要知道,修行過程的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廣泛地去吸收和聞思大乘的理論和思想,這是「資糧道」階段要做的事情。然而,這時候都還只是停留在知識上的理解而已。
二,加行道:
慢慢的,我們要能夠培養專注力,進一步去分析和觀察之前所聞思的大乘道理,並且透過實修,來產生深刻的體會、體悟,這就是進入了「加行道」,或者可以稱之為「前行道」。也就是「見道」的前行。行者在此時,是離空性愈來愈近了,快要見到了。
三,見道與修道:
接著,一旦行者真正透徹地見到了空性(見道),並且持續地去培養這種「現見空性的智慧」(修道)的話,這就是來到了「見道」和「修道」的階段。
四,無學道:最後,成就圓滿的佛果時,可以說就是到達了第五道:無學道了。沒有什麼可學,要學的都已經學完了。
■五蘊為什麼是空性?
總而言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這幾句經文,是觀自在菩薩對於舍利子的問題,所給予的簡要的答覆。後面的其他經文,則是比較仔細的答覆。
當然我們這裡可以看到「聞思」很重要,噶瑪噶舉創始人岡波巴大師曾說,「對於初學者而言,聞思極為重要;但思想到一定的穩定程度後,就要去實修,不能一輩子只是聞思。」因此我們昨天提到,佛教不應將理論和實修拆為兩邊,一定要兩相結合,先聞思,再將聞思的體悟,透過實修來對聞思的道理,產生深刻的體悟。
祖師曾說:「聽聞的智慧應當去認識何為煩惱,思維的智慧應當去認識如何對治煩惱,修行、實修的智慧應該用於對治。」如果知道如何對治,但並未實修,知道但並未運用,就沒有意義。
五蘊體性皆空
「五蘊體性皆空」這裡談到了一個名詞,就是五藴。五蘊就是色藴、受藴、想藴、行藴和識藴,這裏所謂的「藴」,是指很多東西聚合在一起。
為什麼要先提出「觀察五蘊體性皆空」呢?這是因為我們主要都會將五蘊執著為「我」,將它看成是「人我」和「法我」,換句話說,五蘊就是「人我執」和「法我執」的主要對境,或根據、依據。
而輪迴的根本「薩迦耶見」(註:人我見),就是一種「把五蘊看成是我」的執著,意思就是說,把五蘊這五種元素,誤認為是一個單一、實際存在的個體,所以從一開始,就必須對治這種執著,所以說應該要先觀察「五蘊體性皆空」。
五蘊為什麼是空性的呢?根據《雜阿含經》所說:「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故五蘊非我。」以上是簡略解釋了「五蘊為什麼是空性」,接下來要做比較詳細的解釋了,也就是透過「空性四門」來做解釋。
■著名的「空性四門」在說什麼?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這裡的「色」,指的就是「色蘊」。為什麼首先提到色蘊呢?因為色蘊就像是一個容器,其他四蘊,也就是受、想、行、識,主要是意識,他們就像是容器中、杯子中的水一樣。
所以,當容器被摧毀的時候,裡面的水自然也就散掉了。因此,若首先能夠了悟色蘊的空性的話,那麼對於後面四蘊的空性,也就比較容易了解了。大家應該知道這四句之中特別提到五蘊當中的「色」,應該所有有為法都包括於五蘊之中,為什麼在「色」之後又特別提到「受」和「想」?因為「受」是針對在家人,「想」是針對出家人。
世間人享受為主,為享受而爭奪不休,因此將「受」放在前面;而「想」呢,出家人、出家的學者有不同宗派見解,你死我活的爭來爭去,來爭取我的宗派見解是最正確的,因此,將「想」放在其後。「受」、「想」是五十一心所中的其中兩種,為何在此處單獨抽出呢?因為它們是問題的根源,而受想之外所有都屬於「行」,而心所之外的都屬於「識」
總而言之,世俗的人都因為貪著色聲香味觸等等五妙欲,也就是五種享受而墮入輪迴,因此,為了幫助眾生不要落入輪迴,所以首先提到了「色即是空」。但是,若有人貪著空性的話,他又會落入涅槃寂靜邊,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所以接著說「空即是色」。
就如同一個盲人,走在一邊是荊棘、一邊是懸崖的路上,他身邊的明眼人可能會提醒他:「喂,你要小心喔!左邊有荊棘喔!」但光是這樣講提醒還不夠,因為他可能為了避免荊棘,結果掉到了另外一邊的懸崖。所以明眼人還得再次提醒他說:「你還要小心,也不能太靠近另外一邊,因為那邊是懸崖,所以,你要好好直直的走在中道上!」
根據無垢友尊者和摩訶闍那大師的主張,這「空性四門」,也就是這四句話,是在說明「加行道」這個階段的禪修對境。
接下來,對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空性四門,我們可以分別用唯識、中觀和如來藏的三種角度來加以說明。但是,今天沒有時間,可能明天再說。
用小乘思想來說明空性四門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既然是一個大乘經典,用小乘思想解釋有點牽強,因此用大乘的思想來解釋的話,會相對正確。因此我們先談中觀派,本來想先講唯識派,現在先講中觀派。
中觀宗的看法
依據中觀宗,也就是藏傳佛教所說的自空派、應成派來看,「色蘊」等等這些事物,並不如我們所經驗的那般存在,所以稱他為「空」。這裡的色即是空,並不代表色蘊完全不存在。這裡提到的「空」或者是「無」,可不是一般的空無,而是一種特殊的空無。因此,這裡的空,指的就是「色蘊等等事物,不像我們所經驗般的存在」。
那麼,色蘊等等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嗎?並不是這樣的,但就是因為它們不像是我們所經驗般的存在,所以才可能顯現出來。這個原因就是,這樣的色蘊是互相依賴才出現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因此稱之為「色蘊」。就是因為不是我們想像的存在,因此才有色蘊的顯現。
「色不異空」,則是說我們看到的色蘊,本身是空性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空性可言,因為色蘊的本質就是空性,本質上來說,從來沒有任何的存在。但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實際上雖然並不存在,但卻顯現出存在的樣子,這就是所謂的「空不異色」。
空性的道理,可以用水中月來做比喻。就像是水中的月影,雖然能夠非常清晰的映照出月亮的樣子,但其實,水中從來都不曾有過真正的月亮。這「月影能夠清楚的顯現在水面,但是月亮卻不實際存在水中」這兩種其況,其實並不相互矛盾,而且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同樣的,色蘊等等一切事物,雖然僅是種顯現,但是實際上卻沒有絲毫的存在。
另一個比喻是,例如我們在夢中,可以看到房屋等等景象,但是卻沒有一點真實存在,這樣的比喻,也以此幫助我們來理解空性的道理。
空性並非易事,很多人覺得空性只是不存在,若僅是如此簡單,我們早就瞭解了,空和無的道理並非我們一般常說的沒有,而是有特殊、獨特的空和無,但我覺得下午應該可以多講一些空性的理論,現在沒什麼經驗,但也可以談談想法。今天早上到此結束。
法王課程
- ► 2017 (21)
- ► 2016 (27)
- ► 2015 (20)
- ► 2014 (44)
- ► 2013 (17)
- ► 2012 (24)
- ► 2010 (13)
- ► 2009 (12)
- ► 2008 (7)
- ► 2007 (16)
- ► 2006 (35)
- ► 2005 (10)
- ► 2004 (15)
- ► 2003 (3)
- ► 2002 (3)
- ► 2001 (1)
- ► 2000 (3)
-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