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九堂課
- 分類:課程開示
- 點擊數:8114
七支供養中的禮拜供養
授課上師: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時間:2016年1月29日上午
地點:菩提迦耶 德噶寺
大家早安,吉祥如意。
過去這三天的法會很圓滿,我們修持了大成就者噶瑪巴希和吉祥長壽天女,接下幾天我會給予《解脫莊嚴寶論》課程。由於離祈願法會越來越近了,工作量越來越多,講課對我來說比較花費精力,但是我會盡我的力量講完。
(原文唸誦)
加行儀軌、正行儀軌和結行儀軌。初者分六:廣興供養、懺悔罪業、隨喜善行、請轉法輪、請佛住世、迴向善根。
其初者廣興供養,應知此又有境和供養二者。復次境者,對現前安住的三寶進行供養,宣說二者福德相等故,應對現前和不現前的一切境作供養。此亦如《莊嚴經論》云:「深起善淨心,為滿二資故,諸佛現不現,衣等作供養。」供養亦有二:即有上之供養和無上之供養。初者分二,即財物供養和修行供養。首先,即頂禮供養、讚頌供養、次第陳設物品供養、無主攝持之殊勝財物供養、意幻供養和身體供養,彼等應詳盡了知。修行供養,即修習本尊身大手印並以諸菩薩禪定所生莊嚴作供養。
無上之供養,即有所緣之供養和無所緣之供養。其初者,即修習菩提心,如云:「智修菩提心。供佛與佛子,此為最勝供。」無所緣之供養,即觀修無我之義,為最殊勝之供養。此亦如《善住意天子所問品》云:「欲菩提菩薩:劫際如恆沙,奉香華飲食,供養人中尊,若聞如是法,無人命丈夫,得彼忍光明,供養如來上。」《獅吼經》亦云:「彼不生想與相,是為供養如來:安住於彼實有之想故,供養非易也。」宣講廣興供養完畢。
其次,宣講懺悔罪業。總得來說,所有善惡都是觀待意之等起,意為主、身語為僕。此亦如《寶鬘論》云:「共稱一切法,意主意先行。」因此,由意之貪嗔等煩惱等起引發,於五間罪、近五無間罪、十不善業、毀犯戒律和誓言等,若自作、若教他作或見作隨喜,這些即是不善罪業。不僅如此,由意之貪嗔和煩惱等起引發來聞思修正法三者也是不善的,彼等之果即是出生痛苦。此亦如《寶鬘論》云:「貪嗔癡三者,所生也不善,不善生諸苦,如是盡惡趣。」
《入行論》亦云:「不善生諸苦,云何得脫除?故吾當一心,日夜思除苦。」
因此應懺悔一切罪業。若想:懺悔必定能清淨嗎?是絕對肯定的。《大涅槃經》云:「雖造作罪業但其後若追悔改正,猶如污水被澄水珠澄清或離雲之月極明凈。因此,若於罪業生悔,不覆藏而懺悔,無論如何亦會清淨。」懺悔之法如何行懺呢?由四力之門而懺悔。此亦如《佛說四法經》云:「慈氏,菩薩摩訶薩若具四法,將勝伏作已積集之罪業。何為四法?此即:厭患對治力,現行對治力、返回對治力和所依對治力。」
一切修行的要點,可以歸納為積聚資糧和淨除罪障兩個部分。積聚資糧的目的是聚集修道的順緣,淨除罪業是消除修道的逆緣,任何修持都需要具備這二個部分。例如在觀修菩提心時,積聚資糧有助於你獲得修持菩提心的順緣,淨除罪業的修持有助於你消除修持菩提心的逆緣。
七支供養主要出自於大乘經典,尤其是《華嚴經》〈淨行品〉,它包含了積聚資糧和淨除罪業兩個部分,因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也可以說是修持的總綱,但有時唸多了,也容易忘記它的重要性。
《第十三世法王噶瑪巴教言集》當中提到一段故事:當年楚布寺有一位名叫蔣采的糾察師,他很愛發問,話也多,但沒什麼知識。有一次他隨第十三世法王到楚布寺山下一個名為德謙楊惹的聖地,也就是第三世法王噶瑪巴讓炯多傑和弟子們閉關的一個靜處。第十三世法王對蔣采說:「我們難得來到如此殊勝地方,你來唸誦七支供養文。」結果蔣采問:「什麼是七支供養文?」法王說:「就是《普賢行願品》中的那段文字。」。他回答說:「那個太長了,背不起來,有沒有比較短一點的?」法王說那就唸:「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這四句就好。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普賢行願品》就是七支供養的修持,也不知道七支供養的修持是如此的重要。
七支供養可以歸納為三種供養:承侍供養、財物供養和修持供養。禮拜支和供養支,分別屬於承侍供養和財物供養;這裡的承侍指的是身體和語言上的承侍奉獻,但現在很多人誤以為承侍是指消災經懺,這是不一樣的。接著後面的五支是指修持的供養。
另外,七支供養也可以歸納為四個部分:積聚資糧、淨除罪業、增長善業、無有完盡。懺悔支就是淨除罪業,隨喜讚嘆支就是增長善業,迴向支是無有完盡,剩下的其他四支就是積聚資糧。
再簡略來講,七支供養可以歸納為二個:淨除罪業和積聚資糧。懺悔支為淨除罪業,其它六支為積聚資糧。其實七支供養的每一支,都包含了積聚資糧和淨除罪業這二個部分。例如禮拜支的本身是積聚資糧,這個大家都知道,它為什麼同時也是淨除罪業呢?因為透過禮拜可以淨除我們傲慢的煩惱。
我知道在座有許多人已經完成,或者正在做四加行當中大禮拜的修持。但我們得問問自己:「拜完了十萬遍,我的傲慢是減少了,還是變得更傲慢了?」「完成了十萬遍的修持,有沒有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傲慢之心?」這是我們要反省的。傲慢通常帶有輕視他人的意思,而禮拜剛好是輕慢的相反,我們可以看到禮拜時五體投地的動作,是將自己最尊貴的頭部放到了最低的位置,然後碰觸到對方的腳,這象徵著百分之百的謙卑和恭敬。而且對於禮拜的對象,也就是三寶圓滿的功德,生起發自內心的嚮往,恭敬之心油然而生。因此大禮拜不只是一個動作,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嚮往、一種恭敬。
禮拜一般分為三種:身的禮拜、語的禮拜和意的禮拜。對於身體的禮拜,大家比較有概念,但是各個教派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禮拜方式。現在一般來說,藏傳佛教、漢傳佛教的禮拜方式,都是你先站起來,然後拜下去再站起來。但其實過去印度的傳統並不是這樣的。西元第八世紀左右,一位前往印度的中國譯師記載,當時他以中國佛教的方式禮拜,卻被印度的佛教徒取笑,因為印度的禮拜方式是跪拜,並不需要站起來。總之,禮拜的方式有很多種,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禮拜方式。
第二種語言上的禮拜指的是對他人的讚嘆,例如講述他人的優點等等,這也算是一種語言上的禮拜。心上的禮拜就是對他人的恭敬之情。我覺得要做到真正如法的禮拜,一定要是發自內心的,不然禮拜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有些寺院的確有這樣的規矩,在法會前進入大殿時都要禮拜,很多人都已經習以為常,把它當成是一個規矩、一種傳統,這樣就沒有太大意義。尤其如果做完了十萬遍的大禮拜,結果卻一直詆毀他人、輕視他人的話,這是很危險的,我覺得,當一個宗教只剩下形式而不知道深層的內涵的時候,這是很危險的。
那麼大禮拜的用意是什麼呢?就是降伏我們的我慢。所以我們要好好想想,完成了十萬遍大禮拜的四加行功課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又是怎麼樣的?我們平常在語言上是讚嘆他人呢,還是時常在詆毀批評他人?如果總是在批評他人,那就沒有做到語言上的禮拜。同時,我們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心念是什麼?我平時對他人的善功德是隨喜呢?還是隱隱覺得有些嫉妒?覺得對方也沒什麼了不起,自己比他更厲害?如果心中有這樣的傲慢,就沒有做到心上的禮拜。
所以重點不是在數字上完成多少次大禮拜,我們要看的是自己的傲慢煩惱是否被降伏。唯有降伏了煩惱,大禮拜才有意義。不然那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沒什麼用處。的確現在漢地也很流行大禮拜,而且說成是一個很好的運動,可以幫助減肥,讓身體變得更健康。但是把大禮拜變成只是一種運動或者瑜珈,這樣就很可惜了,因為就像這裡談到的,在發起菩提心之前,七支供養法是很重要的前行功課,它是發菩提心的一個重要基礎,它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運動減肥。事實上,大禮拜修得好的話,你會發現發菩提心比較容易生起。
就像之前提到禮拜分為身的禮拜、口的禮拜和心的禮拜,其中最重要的是恭敬的心,也就是心的禮拜。禮拜的梵文是「南無」,它的意思就是恭敬。禮拜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一個修持,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不要浪費每一次禮拜的機會,如果我們懂得正確如法的禮拜,一定會得到很大的利益。
七支供養的每一支,都能消除我們某一種的煩惱。舉例來說,禮拜支對治的是我慢,隨喜支對治嫉妒心,請轉法輪支對治愚癡。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就不一一講解,以隨喜讚嘆支為例,主要是隨喜諸佛菩薩的功德。祖師們曾說,在五濁惡世的末法時代,障礙多,順緣少,因此眾生要生起一念善心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如果有一個眾生生起一念善心時,我們就應該隨喜他的功德。同時也要對這位生起善心的人,如同恭敬法寶一般地生起恭敬之心。我覺得恭敬是隨喜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平時都會恭敬佛、法、僧三寶,現在一個人生起了善心,善心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法寶,這念善心可能很微小,但它就是一個殊勝的法寶,因此我們應該發自內心地去尊敬、隨喜和讚嘆。如果自己沒有善心,又不隨喜他人的善心,那就真的是一個斷了善根的人。
接著是「請轉法輪支」,它對治的是愚癡的煩惱。佛法告訴我們因果取捨的道理,讓我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透過聽聞思維這樣的佛法,能夠消除我們的愚癡煩惱,增長智慧,這就是所謂請轉法論能夠對治愚癡的意思。
然而只是請法不夠,實踐你所請聽聞的法教更重要。前些日子我們校對甘珠爾大藏經的目錄,光是校對經名目錄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說是裡面的內容,要去讀完更是困難,想想佛陀怎麼開示這麼多的佛法呀?真是不可思議。然而無論是佛陀的教言也好,過去印度、西藏祖師的開示也好,他們講了這麼多法,但如果我們沒有認真聞思,也不好好去實踐,然後只是不斷地請法的話,那是一點用都沒有的。請轉法輪的重點,在於那一念渴求佛法的心,具備這樣的心態時,你不僅是請法,而且會認真聽聞思維,並且去實踐,這樣的請轉法輪,才可能對治愚癡的煩惱。
七支供養是一個容易背誦和修持的法門,它包含了積聚資糧、淨除罪障的要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修持七支供養時,不要只是口頭上唸唸文字而已,重要的是用心了解每一支的內容,有感受地去修持。有關淨除罪障的部分,我想留到明天再講。今天就講到這裡。
編按:法王接下來的一段話見下列報導:
法王噶瑪巴祈願:長壽天女化身為尼,帶領尼眾弘揚法教
法王課程
- ► 2017 (21)
- ► 2016 (27)
- ► 2015 (20)
- ► 2014 (44)
- ► 2013 (17)
- ► 2012 (24)
- ► 2010 (13)
- ► 2009 (12)
- ► 2008 (7)
- ► 2007 (16)
- ► 2006 (35)
- ► 2005 (10)
- ► 2004 (15)
- ► 2003 (3)
- ► 2002 (3)
- ► 2001 (1)
- ► 2000 (3)
-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