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課程:宗門實修『四不共加行』(第三天)

教授: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061223~26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德格寺
翻譯:堪布丹傑
整理:釋仁居
校對:堪布丹傑

12/25

昨天講解了皈依的部份,說明了座中的修持。有關座間的修持,我會簡略告訴明就仁波切,那麼晚上就由明就仁波切來為各位解說。由於時間有限,所以座間修持的講解,是明就仁波切的責任了。

今天要講解的部份是「金剛薩埵」和「獻曼達」。

【金剛薩埵修持】

(法王用藏文說)

(法王用中文說)

講到淨除罪障,我們說有四種方式,也稱為四種力。就是依止力、對治力、出罪力與誓不犯罪力。其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依止力。

(法王用藏文說)

(法王用中文說)

最簡單的就是依止力。為什麼說是最簡單呢?因為我們昨天談到皈依的利益裡面,就已談到皈依三寶後的一切作為,就算沒有具備善的動機,但因福田境的大悲加持,也都能成為成佛的因。

就像這樣,當我們懺悔的時候,雖然自己沒有具備很標準的動機,但是依著福田境及諸佛菩薩大悲的加持,能夠快速的洗淨自己的罪障。

(法王用藏文說)

(法王用中文說)

講到懺悔罪業,一般來說,很多人會想,例如以前殺了一隻鳥,殺過一匹馬,想要懺悔以前的罪業,在西藏我們楚布寺的寺院裡有很多僧人,會雕刻一些六字大明咒 的石頭,在上面刻上一些他們以前殺過的鳥或蟲子等,他們心裡很重視這樣的懺悔。這雖然是好的,但更需要懺悔的是什麼呢?是要懺悔違背自己的誓言與希望的罪 業,這種懺悔是更重要的。為什麼很重要呢?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採死了一隻蟲子,自己當下不會受到太大的打擊,因為就只是採死了一隻蟲子,雖然是造了業,但 當下不會感覺到很深的打擊,因為這只是一種暫時的。但是,那些誓言或大的希望會常留在我們的人生中,因此,如果我們違背自己的誓言與希望,對我們來說,會 是很大的打擊,這對我們的傷害是很深的。

所以罪業的輕重,即是取決於對我們自身傷害的輕重而言。自身傷害很重的話,罪業就很重,自身的傷害很輕的話,可以說罪業也很輕。

以此生來說,此生的誓言,我們曾發過的承諾或大的願望,如果違背的話,在自己的人生中會有很大的打擊跟傷害。

(法王用藏文說)

有的人會不小心做出一些事,像是殺了一隻小蟲。不小心地可能把蟲踩死或捏死。在那個當下,殺的人並不會馬上有什麼傷害,或者說馬上感得業果、異熟果。的確 這是一個罪過,但自己並不會馬上有妨害。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樣不小心地殺了一隻蟲,只是突發性的事情,並不是事先刻意計畫好而做的。例如平時走路都可 能踩死很多蟲子,但我們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感受。但是,當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希望與承諾後,卻做了一件違背這承諾的事情而造罪的話,這對我們傷害是更大的。為 什麼呢?因為所謂希望與承諾,那是一種長久在心中的東西。因此如果違背了這個承諾,對我們的傷害會更大。比起懺悔自己誤殺一些小蟲子的罪業來說,懺悔自己 違背戒律的罪業是更重要的。我們發誓要持守戒律,但如果做了違背戒律的事情,這對自 己是更大的傷害。因此,所謂傷害的大與小,並不是依靠旁人或佛陀判定這個罪大還是小;我覺得是要看這件事對自心的傷害大小而定。這是一種直接的說法。所以 如果對自己的傷害與影響愈大,可以知道罪業就愈大;如果於自心沒有太大的影響或傷害的話,就算是造了罪業,但也不會是太重的罪業。

(法王用中文說)

我們在懺悔的時候,要清楚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這樣懺悔才會圓滿。但是,一般在懺悔的時候,不需要一個一個懺悔,重點是要懺悔我們無始以來因三毒所造的 罪業。如果要知道一個個罪業而懺悔的話,是很難的。有些人會忘記自己所做的錯誤,我小時候雖然沒有做過什麼大的錯誤,但是可能做過一些小的錯誤吧!但都忘 記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夠知道自己所做的錯誤,然後認識錯誤,直接懺悔。但是我們一般懺悔時,不需要一個個的懺悔,而是整體的懺悔無始以來三毒的罪 業,這很重要。

(法王用藏文說,內容大致同上。)

(法王用藏文說)

造業、造罪的緣主要有三種:如同國王一般的愚痴,如同大臣一般的貪心及瞋心。為什麼我們將愚癡比喻為國王呢?因為愚癡遍及一切的煩惱。由於愚癡無知,顛倒 的認知及不如理的信心會生起。因此愚癡就好像國王一樣遍及一切。舉例來講,就好像身體的力量是遍及整個身體一樣,同樣愚癡遍及一切煩惱。這就是為什麼將愚 痴比喻為國王。

接下來,談到如同大臣的貪心及瞋心,一般來說,由愚痴而產生的煩惱非常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平時最有權力的,我們總是在使用的,就是貪心與瞋心,因此比 喻為大臣。總括來說,沒有一個罪業不是依靠貪、瞋的煩惱而產生。因此依靠動機的差別,我們說造業的緣分為三種:因愚痴煩惱而造業,因貪心而造業,因瞋心而 造業。因此,我們若是認知到要捨棄三毒的一切作為而懺悔的話,那一切罪業都能懺悔清淨。

造業的方式有三種:分為身、口、意三門而造的惡業。

造業的形式有三種:分為:自作、叫他作、隨喜所作。自作很容易懂,就是自己去作;叫他作,就是唆使別人去作,這比自己去做的罪業還大。為什麼呢?因為自己 裝著好像沒作壞事,但唆使別人去作,事實上這是變成兩個人都在造罪,罪業變成兩倍,所以說罪業更大。再來是隨喜所作,例如別人造惡業的時候,如果我們心中 想:「嗯!做的好,他真是了不起的男子漢,很好!」透過這樣隨喜惡行的心,我們也得到了和那個人相同的惡業。得到相同的罪業,並不是說,他一半的罪由我們 來承擔,一半他自己留著,並不是這樣的,而是隨喜他人惡行的人,會得到和造罪者完全一樣的罪業,並不是只得一半,而是全部。因此,這和自己親自造罪其實是 一樣的。

(現在請翻到第十九頁)接下來是金剛薩埵的部份。這裡說:

為淨除罪障,金剛薩埵修誦有二。一者:

自身頂處蓮月座墊上,上師金剛薩埵白端嚴,
一面二臂右持金剛杵,左手持鈴雙足跏趺坐。

在金剛薩埵的修持開始之前,先要修過一遍皈依發心。唸誦皈依發心不一定要修一座法的時間,另外單獨修金剛薩埵時,還是要好好從頭到尾再唸過一次皈依和發心。

「自身頂處」自身是指我們現在這個凡夫的身體,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不需要觀想成佛菩薩或本尊。為什麼呢?因為凡夫身有各種的罪業跟過失,這會幫助我們修金 剛薩埵淨除罪障時,更容易回憶起自己過去犯了什麼罪業。所謂凡夫身,即是過患的自性,因此會讓我們更容易想起犯的罪業。總之,觀想是自己,就是曾經犯過 錯、現在也時常犯錯的一個凡夫。

自身頂處,是指有一個手肘高度之上的虛空中。在其上有代表出離輪迴垢染的蓮花,它應該是白色的,有八個花瓣。蓮花的上面有一個代表世俗菩提心的月輪,是一 個滿月。這個月亮的樣子,就像從地球往上看月亮的樣子,白白亮亮的。並不是科學家登入月球上面,照相下的凹凸不平、像烤焦了的麵包一樣的月亮。因此是圓圓 的滿月,皎潔白色的明月。

這裡可以再更仔細的介紹月亮。第一,白色象徵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的源頭。第二,圓滿代表沒有親疏之分的能夠眷顧一切眾生,所以是滿月。第三,象徵清淨自己自私自利之心火聚的熄滅,因此是清涼。第四,代表利他圓滿,因此具備光明、光亮。

接下來,要觀想金剛薩埵身形。這裡並不需要慢慢先觀想種子字,而是剎那頓生金剛薩埵的整個身形就可以。

金剛薩埵的金剛在梵文中叫「vajra」, 包含很多意義,最主要的一個意思是「無二佛智」,這種智慧不會被四魔所摧毀,它代表非常堅固、穩定的意思。薩埵也叫菩薩或勇士,這裡的意思是,雖然薩埵已 經圓滿、完全清淨最細微的所知障及煩惱障,而且證得身智無二的果位。但是為了利益眾生,因此他化現色身的相貌顯現。在利益眾生時,他具備勇氣,從不灰心, 因此被稱為薩埵、菩薩或勇士。

金剛薩埵的顏色是白色的,為什麼是白色的呢?因為極細微的智慧風氣的其中一個支分就是白色的,所以金剛薩埵觀想成白色。至於金剛薩埵的臉部表情,是慈祥、 微笑、寂靜、平和的樣子,要觀想有表情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當我們一觀想佛菩薩時,就覺得他是不會動的一尊生硬的佛像,這樣想會沒感覺。這時我們要觀想金 剛薩埵是有表情的,是慈祥、微笑、寂靜、平和的,是活生生的。而且這個微笑是對著修持者在笑著。

金剛薩埵微笑有兩個原因:

第一、代表歡喜。一個人願意做淨除罪障、積聚善業的修持,這是很難得的事情。而現在我們都在努力的積聚資糧、淨除罪障,因此金剛薩埵非常的歡喜而對我們微笑。

第二、是一種鼓勵。其實我們實在沒有值得讓佛菩薩歡喜、笑出來的這種功德,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好像是只有一個孩子的母親,這孩子卻非常頑皮,總是出問 題。媽媽要管教他,剛開始用說的他不聽,之後用打的還是不聽,最後媽媽只好在那裡傻笑、微笑了。就好像這種感覺,由於我們實在有太多罪業,總是在造惡而不 肯行善,這時候佛菩薩只有微笑著、慈悲的看著我們,但這種微笑是有一種鼓勵我們的意思,要我們努力向善的意思。

可能我再多說的話,我會說菩薩是個瘋子,因為傻笑著。因此接下來簡略的來說,金剛薩埵有兩個手臂,右手拿著五股金剛杵,左手拿著金剛鈴。金剛杵是放在心間,金剛鈴放在腿部。坐姿是雙足跏趺坐。

(接下來到21頁)

清晰觀想心間月輪上有「吽」字及咒幔圍繞而祈請…

這裡觀想在金剛薩埵的心間有一個月輪,月輪上有一個吽字,吽字周圍有咒幔而圍繞,這個吽字的大小可以是一個人形的大小,也可以觀想成一個大姆指的大小,可 以自己選擇,在金剛薩埵心間的月輪之上,這樣就可以。然後我們帶著無造作、真實祈請的心,從咒輪甘露績繼續流下由本尊身之右足姆指下降,甘露由金剛薩埵的 右足姆指流出來,然後從我們自己的梵穴溶入到我們自身。從金剛薩埵流出甘露,並不是像流汗那個樣子,那會很奇怪。金剛薩埵是沒有血肉之身的,他是如水晶、 彩虹一般透明的。

就像這裡形容的:

由自頂梵穴而進入自身,將心投入於觀想一切罪障如污墨、如煙汁般形象流出…

流出後,想髒的東西就流到大地裡面去,這樣就可以了。

然後:

全身充滿甘露瓊漿… 

這裡就觀想一切身上、心上的痛苦、罪業都清淨,而心充滿了莊嚴、希望、光明跟清淨。

通常我們在清淨罪障的時候,有不同的方式,譬如透過放光清淨,或是這裡提到流出甘露而清淨,有很多種方式的。對我們來說,透過觀想甘露而來淨除罪業應該會 比較容易,因為平時我們洗澡,就是用水洗淨汙垢。如果放光清淨,會比較不容易觀想,就像現在有很多的光照著我們,但我們不會想我們就得到了清淨,反而看到 更多的灰塵而已。所以這裡觀想流出甘露水流,對我們來說會比較容易觀想清淨。

以上這些觀想清楚之後,接下來是23頁持誦咒語,持誦咒語的時候,不需要觀想。

接下來是25頁了,這裡提到說:

一切觀知聖者祈明鑑,無始以來吾受三毒制,
身語意違佛敕之三誡,所作罪墮惡業誠懺悔,
願於來日不為不受報。
 

「一切觀知聖者祈明鑑」,是說一切的聖者,這裡是多數詞。意思是除了以上觀想的與上師無二無別的金剛薩埵,在我們的頭頂上,同時還有一切其他傳承的聖者, 以及一切佛菩薩等,我們不需要特別觀想他們都出現,我們就在心中憶念著他們即可,就好像是一個證人,看著我們一樣,但不需要特別觀想他們。「一切觀知聖者 祈明鑑」,然後清淨我們無始三毒的罪障。最後一句說:「願於來日不為不受報」,這裡的「不為」很重要,這是我們懺悔之後要發誓,未來不再犯同樣的罪業,如 果現在懺悔了,未來又犯同樣的過錯,事實上罪業更重,為什麼呢?我們不僅是犯了那個罪業,而且還犯了妄語的罪業的。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再來說:

以上作懺誡已。觀想金剛薩埵云:「汝已清淨。」現歡喜並化光沁入自身而住禪定。 

當一切懺悔完後,金剛薩埵會說:「啊!你已經清淨了!」然後現歡喜相,在這裡金剛薩埵的歡喜、微笑,應該是真的歡喜、微笑了,之前的可能還不是,現在因為我們真的做到了,金剛薩埵就真正展露出微笑了。

觀想金剛薩埵的修持,很重要的一個要點是,我們觀想出的金剛薩埵,其實都是我們自身的智慧而展現出的一個本尊,透過這樣的觀修而清淨自己的。並不是外在來 了一尊菩薩,在我們的頭頂上,給予我們清淨。我們本具有智慧和方便,透過這個方法開展出金剛薩埵的清淨相,來幫助我們清淨罪業。這可說是特殊的一個方便 法,並不是說一個佛菩薩來了,到我們頭頂上灑灑水,我們就乾淨了。如果是這樣就能清淨罪業的話,以前早就清淨了。所以這個修持的重點在於,我們用心來做觀 想,盡力開展方便與智慧;而罪業的開展與否,淨罪的快慢與否,這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同時也是依靠傳承的加持。

最後說:「化光沁入自身而住禪定」,我們要觀想金剛薩埵化光溶入到自身,然後進入禪定。我們讓粗的妄念停止,無造作的安住。如此幫助我們種下大手印的習氣種子,開展智慧。

今天主要的課程就講到這裡,接下來要跟各位講一些跟課程無關的內容。

今天是聖誕節,聖誕節不僅是西方宗教的一個節日而已,現在已經廣泛普及,是一個歡喜的日子。今天我也很歡喜,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佛教裡常常提到「一切盡虛 空如父如母的眾生與親人」,同樣今天我們這麼多如父如母的親人同聚一堂,很多不認識的今天也認識了,我實在很高興。因此,我感覺自己是名符其實地過了一個 開心的聖誕節。

我希望各位都能夠歡喜及高興,所以今天我準備了親筆字畫及卡片要送給大家。其中,我寫了一個春聯,希望大家帶回去,過一個快樂的新年。

這次有好多弟子前來參加此次課程,但最主要的是外國弟子,無論是華人或西方弟子,大家依序上來領。至於藏族的法友們,如果(禮物)夠的話,當然很好;如果不夠的話,那就只能說掰掰,對不起了。

今天準備的禮物有兩個:一個是中文的春聯;另一個是我手繪的一條魚。當我給各位的時候,是隨機給的,所以就看大家的運氣了。現在我們先作迴向。

〈待續...〉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有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月藏經吉祥文

《月藏經》所云,聖教廣弘之實語。

我昔行苦行,為諸眾生故,捨已自身樂,令法久熾然。
我昔捨身命,為諸病人故,亦為貧眾生,令法久熾然。
我昔為菩提,捨財及妻子,寶象馬車乘,令法久熾然。
我昔供諸佛,緣覺及聲聞,父母諸師長,令法久熾然。
為聞菩提故,無量阿僧祇,備受種種苦,令法久熾然。
我修戒律儀,長夜常勤行,十方佛為證,令法久熾然。
我昔常忍辱,忍諸惡眾生,為眾除煩惱,令法久熾然。
我昔勤精進,堅固常伏他,度脫諸眾生,令法久熾然。
我修禪解脫,無色三摩提,恆沙不可數,令法久熾然。
我昔為般若,住在於閑林,演說無量論,令法久熾然。
我昔常憐愍,捨己身血肉,及捨身支節,為增正法眼。
我愍惡眾生,以慈而成熟,安置於三乘,增長正法施。
我昔智方便,度脫諸惡見,安置於正彗,法雨令不絕。
我昔以四攝,救度諸眾生,滅惡煩惱火,令四眾久住。
我昔除外道,諸惡邪見網,安置於正路,四眾得供養。

迴向(法王領眾三拜)
願消三業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