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開示: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師之三主要道(2)
- 分類:課程開示
- 點擊數:11199
主題: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師之三主要道
時間:2013年11月1日下午15點至17點(印度時間)
地點:印度德里歷史文化中心
中文翻譯:倫多祖古
首先祝大家午安,同時下午的課程也進行到「出離來世」的階段,「出離來世」的階段分為「因果不虛」和「輪迴過患」。「因果不虛」上午講過,所謂「輪迴過患」就是順著業與煩惱,而流轉在輪迴當中。
我們在此處討論的「痛苦」,並非平日「苦果的感知」,不是僅論述痛苦的感知,而是要更為深刻、細微的找出痛苦的根源,要懂得痛苦的概念。
譬如佛教將「痛苦」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也就是越來越細微的痛苦,因此現階段論述,若想「從痛苦中獲得解脫」,首先要瞭解「痛苦」的本質,瞭解苦苦、壞苦、行苦的本質。
譬如說「壞苦」,是說我們雖然暫時獲得人天善道、身心獲得暫時快樂,但這些看似快樂的幸福,卻會轉變為痛苦,這並非是由「快樂」轉變為「痛苦」,而是這些我們誤認為快樂的人事物,本質就是痛苦,轉變讓痛苦變得更加明顯,也就是說,我們所說的「有漏的快樂」、這些看似快樂的痛苦,並非快樂,其實只是一種變相的痛苦。
譬如在我們右肩壓上一個極度沈重之物,久了就會痛苦難忍,若此時將重物換到左肩上,剛開始會覺得有些放鬆、有點快樂,但一壓久了,快樂感覺也會消逝,而相形之下更覺痛苦。
痛苦與痛苦之間就是暫時的變相痛苦
因此所謂的快樂,就是從右肩換到左肩的瞬間,當時前面的痛苦逐漸消失,後面的痛苦還未來,有片刻喘息的狀態,此時雖然看似快樂,但只是一種隱隱的痛苦。
身體感受到細微痛苦的狀態下,在前苦已滅、後苦未來之前,會有短暫休息狀態。這即是一種變相的痛苦,因此其實我們無法真正感受到什麼是快樂,而總是覺得,這種變相的痛苦才是快樂。在此也不多說談痛苦,不然若著重於講說痛苦,會被很多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宗教」,「怎麼總是討論痛苦、讓人擔心啊?」
但雖然我們逃避痛苦、希求快樂,卻不知如何造作快樂之因、該如何斷絕痛苦之因,因此佛教所主張精進修持,是追求不因業而產生的快樂,而不是滿足於暫時沒有痛苦的狀態中,後者並非真實的快樂,所謂的「快樂」並非僅是一種感知,這種依靠外緣所能產生的快樂,絕非究竟的快樂。
因此我們一定要達到某種境界,產生無須因緣產生的快樂,慢慢拋棄細微的痛苦,藉由了知痛苦而能從中解脫出來,因此請大家不要滿足於現狀,或將希望寄託於外在物質之上,因為外在物質是很難解決痛苦的本質的,一定要從自己內心出發。
一般來說並非說暫時快樂不好、要擋住快樂、我不需要暫時快樂,我不喜歡暫時快樂等,有暫時快樂並非不好,但不要沈溺其中,而是依靠這種暫時的快樂,進一步去探究更殊勝、更究竟的快樂,讓暫時快樂能成為我們尋求究竟快樂的階梯,讓我們能一步一步向前邁。
痛苦也有暫時痛苦,有時我們受痛苦所逼,而被困在其中,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我們要去想,所謂的「痛苦」,其實只是痛苦的感受,要去依此了知痛苦的本性,因為痛苦的「本性」才是我們無法解脫的阻礙,才是大問題,因此要透過小痛苦的感知,去瞭解痛苦的本性而去解決的話,就很容易擺脫當前的痛苦。
雖然所有人都希求快樂,但我們不知如何取捨因果,不知因,因此無法取捨果,對於因果的迷惑讓我們不能獲得快樂之因,所有辛苦都注定一無所成。
解決究竟的痛苦才有真快樂
就如同藏傳佛教中的大師、密勒日巴大師在無人山中修持苦行時,他的妹妹前往探望,很擔心密勒日巴大師無吃無穿,很掛念他的生活起居,妹妹覺得,世間上,哪有比無吃無穿更痛苦的事情呢?
妹妹說,「你不應該這樣修行,沒有人像你這樣修行的,你連果腹都做不到,怎麼幫助他人?怎麼去修法呢?」
密勒日巴大師說,「雖然我沒有衣食,雖然我有時會有飢餓之苦,雖然我身體如動物一樣,我吃的連豬狗都不如,就算是敵人看到我的面貌,都會悲傷流淚,雖然別人看著我是如此遭遇,但這都不是大問題,大問題是讓我們流轉輪迴的真實本性,這才是真正痛苦」。
要解決大苦、面對痛苦的本性,這些衣食之苦相較都是小苦,這些小苦都被密勒日巴大師寬大的心胸所蓋住,變成微不足道,且成為鞭策密勒日巴大師更精進努力修行的助緣,因此讓密勒日巴大師更有勇氣、更有出離的去修持法。
密勒日巴大師曾說,他「心如佛陀、身如乞丐」,「如果佛陀和菩薩等看到我的心,都會非常歡喜,但若看到我的身,也會升起悲憫之心」,因此首先要從究竟的快樂出發,去解決根本的痛苦,如此一來,才能獲得究竟的、真正的快樂。
雖然密勒日巴大師所作如此高尚,但我們也沒有這麼大勇氣去模仿,因為密勒日巴大師並非是解決飢渴才去山上,是為了修行,解決飢渴並非他追尋的最終目的,因此根本不會對他造成絲毫影響。
反而是我們,我們只要稍微衣食堪慮,就會造成影響,我們被衣食痛苦所折磨時,就會像是顯微鏡下的細菌一樣,會將很小痛苦放大再放大,把它當成天大的折磨,然後沈溺其中無法自拔。
因此不要老是迷惑於暫時的壞苦上,而是要去解決究竟的痛苦。
三主要道第二部分,也就是「菩提心」,也分為升起菩提心的「理由」和升起菩提心的「方法」,偈文為:
「出離若無菩提心 所持則亦不能成 無上菩提樂因故 智者應發菩提心」
成佛僅需修一法:菩提心
因此,若缺乏出離心的攝持,以及發願救度普天底下如母眾生、不生廣大菩提心的話,無論你修什麼法,都只會成為一己解脫之因,無法成就自他眾生獲得解脫或全知佛的果位。
因此佛教在大乘中講到,要成佛僅需修持一法,就是菩提心,因此菩提心是成佛的主因,也是成佛的根本。
有很多人說「我成不成佛無所謂」,因為他們不懂什麼是佛陀的果位,因此會覺得成佛未必是一件好事,或者他們會問「成佛會怎麼樣呢?相貌會變嗎?會不會沒朋友,很孤獨?」等等,我覺得這都是無謂的擔心。
如果你成佛後,你還需要擔心這些嗎?因此,自己雖然獲得解脫、獲得快樂,這還不是究竟,正如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因此自他所有眾生都希望獲得解脫,因此我們自己獲得解脫,也要幫助別人,等到幫助別人、自己獲得佛果後,安立什麼名稱,就都無所謂了,因為已經成為圓滿自他二利的佛陀。
因此既然自己已獲得解脫,既然已經證得如此高的智慧,在這樣高層次、高階段下,為何還不能為他人著想、還不想為他人服務,空有智慧卻不利益他人呢?缺乏的是悲心和菩提心。
如果沒有悲心和菩提心,再有多高深智慧,都不會想去幫助他人、去利他;但若你有利他之心,沒有太高智慧,也能幫助到很大眾生,有很大利益事業,因此要想任運成就圓滿二利得佛果,就必須去修學菩提心。
現今社會上有很多人精打細算,而成為大富翁;也有人受過高等教育,對他們自身來說,一切條件都很圓滿俱足,但卻無法升起幫助和利益他人的心,因此他們的財富、智慧和文化,只會成為他們自私的一部份,因為沒有菩提心,所以覺得一切事不關己,以此姿態袖手旁觀。
「無悲心」是苦難眾生的殺手
世界上若有悲心、菩提心、慈愛之心、有彼此關愛之心的話,世界上就不會有太多人遭受痛苦。正因為我們欠缺這種心態,所以現今世界仍哀鴻遍野,因此最大的殺手就是「無慈愛、無悲心」的狀態,就算你知識再淵博,沒有悲心也是枉然,即便你有善心、有智慧,若不落實在行動上,也只會成為解脫的逆境、障礙。
其下談升起菩提心的方法:就是原偈文中的:
「四瀑流沖難阻止 業力繩索緊密繫 投入我執鐵網孔 無明大暗所蒙蔽
無邊有海生又生 常被三苦所迫害 成此境地之母等 情狀思已發大心」
就像剛剛所提到,慈悲心有多大,利他的事業就會隨之有多廣大,講到出離心與悲心之間,是有非常密切的關連,他們的關聯是,比方說朝內稱之為「出離心」,朝外是「悲心」,可以說出離心和悲心是一體兩面,本質上是一樣的。
首先從自身出發,修持出離心,然後朝外想,所有眾生也都想要離苦得樂,也跟自己一樣,有時候也會看到很多眾生比我們還要可憐,會覺得「若他們不獲得解脫,誰還該獲得解脫呢?」
眾生苦樂感知都相同,因此我們要尊重他人苦樂的感知,以此發心,自己修持出離心後,將對境朝向外,以悲心來幫助、解救和自己一樣想要離苦得樂的眾生。
「悲心從根生、輪迴如火坑」
因此,若你懂得修行的話,自利和利他並無太大區別,而且非常容易,出離心和悲心兩者本質相同,彼此成為相互的幫助修法,眾生的痛苦就如同自己切身體會、感同身受一般,就像是將自己的身心都裝入他人之中,自己成為他人的一部份一樣,對於他眾的苦樂,自己可以切身體會得到、感受得到。
就如同密勒日巴大師一樣,「悲心從根生、輪迴如火坑」,如果你從根本升起悲心的話,並不是說「悲心」就代表要給予或施捨一樣,而是如同自己深處火坑中一樣,遭受完全無法忍受的痛苦,如此感受下,才會真實的想要從輪迴中解脫,才會真正的想幫助他人,這才是真實的悲心。
在世間很多痛苦都是由人類所造成,譬如彼此的殺業,和百般折磨、奴役著動物,雖然外在世間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但我們人類卻總是製造災難、自比為王,濫殺生命和破壞他們的生存環境,我們只是大家庭中的一員而已,只是一員,並沒有主控權,應該共同守護,而非破壞及殺虐其他眾生。
以上這些道理,並非是因為佛陀所說或上師所說,是對信眾的指令,而是真實能體會到的道理,必須要去做,這並非是為依靠上師或佛陀教言,而是這是人類在這世界的真實處境。
接下來就是正見,分為兩個部分,「證得正見的理由」和「所要證得的見解」,也是在偈文中所講:
不具通達實際慧 雖修出離善菩提 不能斷除有根故 應勤通達緣起法
所以如同前述所提修持的「道」是否真實烙印在心中,就要看是否心中升起真實無偽的出離心;大乘教法是否深植於自身心相續中,要觀待是否升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是否真實能從痛苦中解脫、從輪迴中解脫,要觀待自己是否證得「人無我」及「法無我」這無我二法。
接下來正見的見解,就很困難了,大家有得受了。
「正見」分為「正見的真實正解」以及「正見的量」、也就是正見的界線,如果你證得顯空不二,那諸佛歡喜,若你仍將「顯」「空」區分開來,彼此分離,則尚未證得真實的見解。
其後偈文是:
「見世出世一切法 從因生果皆不虛 所執之境本無者 彼入佛陀所喜道」
我們從無始以來就與生有「我執」,或以為有不需要依靠他者的「我」,但真實狀況上並非如此,一切事物都並非自主成立,講到我執,講到「何謂是我」,大多數人都會指著自己身體說「這是我」,但這身體也是源於其他眾生,若以一個細胞一個細胞或器官去區分,根本無法找到「我」在哪裡。
若往下探詢,只能找到因緣和合下的、由各種物質結合的、外在的一個身體,而將「我」的名相安立於上,才能說這是「我」,但如果不滿足於名相的安立,往更究竟去洞察,是將永遠找尋不到「我」的狀態的。
因此所謂「要點」,就是一切都是不具實義的,僅是在緣起、顯現上的安立。
法王用康巴語說,「如果說法遇到困難,就要講康巴語」。
這裡講鏡子和鏡中影像的差別。鏡中的影像、鏡中映照的言行舉止,是不是自己的行為呢?不是,但又可以看得到,因此可以說鏡子本身不具備這些動作,但因緣聚合之下,我們就會看到鏡中的行為。
我們可以看見鏡中的表情或行為,但鏡子本身並不具足這些表情、行為和顏色,這些映象也不會一直留在鏡子上,最初不存在、中間不留駐,之後也不會去到其他地方,但我們也不能說他不存在,因為因緣和合,而讓我們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舉止。然而鏡中之物並非真實存在,不如我們所見一樣的具足實義。
因此本質上,鏡中影像、表情、動作等,本質都是不成立的,不像是我們理所當然的、視為的真實狀態,但因緣和合下我們可以看得到,因此我們也不能說這些映相根本不存在。
因為我們並未斷除迷惑,因此也無法阻止自己看到鏡中之物及言行,而會一直看到鏡中虛幻的影像,但即便看著鏡中物和動作時,若能了知其本質為空性,那在了知其為空性,現見空性時,又能了知其所見及鏡中物並無實義,此時,才會升起很好的正見。
因此所謂「空性」,就如同科學家或科學家理論中的「零」。就像是零到十,他們說數字之中,「零」佔據最重要地位,因為有「零」才會有其他數字。正如「零」一般,正是因為有空性才有其他顯像。
所謂「空性」並非「空無一物」的片面的空,因為是空性,才會照見世間萬物,與一般的「空空」是不同的,「空」並非「有」,也並非「無」,空性的「有」和「無」都是無法被安立,因此我們迷惑於空性的「有」和「無」的概念,因此產生了很多錯誤。
接下來我也累了、你們也累了,大家都已經很累了,真的是該苦笑的時刻了,雖然說要講到五點,但我現在已經像車子一樣沒油了,因此今天就到這裡,明天會把餘下的法講完。
昨天有些人說需要灌頂,但我覺得,灌頂者並非像我這樣資格的人可以給予,求灌頂者也並非像你們這樣的根器可以求受,也不是灑一灑水加持加持,就可以圓滿灌頂,因此我現在不敢對大家做保證,我今晚會想一想,明天再跟大家做個答覆,很高興大家能來到這邊,也很抱歉耽誤了大家時間。
法王課程
- ► 2017 (21)
- ► 2016 (27)
- ► 2015 (20)
- ► 2014 (44)
- ► 2013 (17)
- ► 2012 (24)
- ► 2010 (13)
- ► 2009 (12)
- ► 2008 (7)
- ► 2007 (16)
- ► 2006 (35)
- ► 2005 (10)
- ► 2004 (15)
- ► 2003 (3)
- ► 2002 (3)
- ► 2001 (1)
- ► 2000 (3)
-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