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2014年歐洲弘法行:大手印禪修

放鬆,回到自然的狀態

這法門,就是「放鬆」、「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跟你自己在一起就好了」……

時間:2014年5月30日上午
地點:德國,紐博格林賽道(Nürburgring),Bitburger Event-Center

第一部分:八十四大成就者灌頂

大家早安。早上課程是「大手印禪修」,下午會給予「八十四大成就者」的灌頂。

■得自大司徒仁波切,在藏地時曾給予兩次

我還在西藏的時候,大司徒仁波切和嘉察曾來過西藏兩次,給予我口傳、灌頂和教授,但因為每次停留時間都很短,也沒有機會給予太多,之後,很多人來向我請求灌頂時,我也因此只能重複地給予一、兩個簡單的灌頂。

當時年紀雖小,但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只能一直給予那一、兩個灌頂,當然這本身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但我心中一直想,「若能給予比較大的灌頂,會很好」,但偏偏當時我尚未受過大的灌頂和傳承。

但是,在我離開西藏前,卻給予過「八十四大成就者」這個大灌頂,而且給過兩次。這是有一段緣起的。

在我尚未被認證為噶瑪巴時,有一次去參加大司徒仁波切在八蚌寺的灌頂,八蚌寺距離我家鄉很遠,之所以會去參加,其實最大原因,是我父親覺得我是一個很特別的小孩,爸爸總是說「你出生時有很多吉祥徵象」,當時大家也不知道是誰的轉世,當然我並不知情,當然也不相信自己就是噶瑪巴,因為噶瑪巴的地位太高了。

總之,父親帶我去見大司徒仁波切,就是想去請示說,我是否是個特別的轉世祖古,因此到了八蚌寺。

那時,司徒仁波切正在給予一系列大灌頂,我也就跟大眾在一起,當時大概五、六歲吧,別說不懂怎麼做觀想了,甚至坐都坐不住,很頑皮地到處跑來跑去,因此若要真正說「我得到了這個灌頂」,是有點講大話的感覺;但當時,還是有「得到灌頂了」的感覺。

當時司徒仁波切給予的,就是這個「八十四大成就者灌頂」。

也因此在離開西藏之前,我給予過兩次八十四大成就者的大灌頂,說是「大」,因為聽起來「八十四」就是很多、很大的感覺,不是一個,可是八十四個呢!當時,對於能夠給予這樣比較大型的灌頂,自己也覺得很不錯。

因此今天也會再給予這個灌頂。過程中有四種灌頂,不見得四種都會給予,可能只給第一個、也就是寶瓶灌頂。接著要講解「大手印」。

第二部分:大手印教授

■佛法,是為了消除生命中最大、最根本的痛苦

很多人覺得藏傳佛教好神秘,似乎具有神奇的力量,當生活中遇到的任何痛苦時,彷彿都可藉由修習藏傳佛教來消除;尤其聽到「大手印」教法時,更會覺得很好奇,興奮,覺得這是很特殊、特別的事物。

但我覺得,想藉此消除一切痛苦,譬如說寄望透過佛法,讓病者痊癒,或讓生意谷底翻身等,這種觀念其實並不正確。

修持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消除生命中「所有」的磨難和痛苦,實際上這也是無法做到的。修持佛法的目的,是用以消除我們生命中最大、最根本的痛苦,也就是「內心的煩惱」。

人們總是不斷地追求健康、財富、成功等等,即使萬般在手,常常內心仍是充滿空虛、倍感寂寞,總是難以開心,這種內心的空虛寂寞,是一種心的疾病、辛苦,而這種「病苦」,就是能夠以佛法能去克服和消除的。

當然,若有人具備非常大的修持力量,因為行者的修持力、心的力量開展,也可能解決例如身體疾病或生活中各種瑣碎問題,但我覺得那是很困難做到的。

因此,我們可以說,「修持佛法」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改變自心,讓我們的心得以平靜,而那些例如「身體健康、財富」等等,都只是附帶的好處。事實上,若達到核心目的時,附帶的那些健康、財富,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壓抑情緒,不是修行

當談到「修心」、「調伏自心」時,很多人會帶有誤解,認為「修持」代表就是放棄俗務、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誤解,則是認為修行是在「壓抑痛苦」,當心中過於痛苦時,就以修行來壓抑等等,這些也都是對於「修行」的誤解。

「壓抑」並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作為修行人,也還是會有生氣、嫉妒等情緒,會有貪心等等煩惱生起的。

但旁人會說:「你都是修行人了,怎麼還會生氣呢?」,這種問法,就如同認為「修行人不可以生氣」一樣,讓行者也會因此有「必須壓抑」的感覺,覺得「我不應該生氣,不可以煩惱」,並對於「自己還是有煩惱」的狀態,覺得很不好意思,或者覺得不可告人,只好裝模作樣,結果外在看起來很平靜,內心卻充滿煩惱。

這種想法、做法都是不正確的,而且久而久之,是會憋出病來的,哪天暴發出來時,是會一發不可收拾的。因此,修行並非硬生生地去壓制住情緒,那樣是沒有用的。

我個人有一個經驗分享。由於我被認證為噶瑪巴,大家都會想說,我是噶瑪巴,覺得我好像是佛、是神,因此應該完全沒有情緒、煩惱,因此如果哪一天我生氣的話,他們大概會嚇壞的,甚至還可能自我解釋說:「喔!噶瑪巴其實不是真的生氣,只是示現給我們看而已,只是裝裝樣子、裝得很生氣而已。」

以我自身為例,我覺得其實大家都一樣,很多人都對於我們修行人有所期待,覺得我們一開始修行,好像立刻就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很好的修行者了,但事實上,修行沒有這麼簡單,是需要時間的。

■練習和「煩惱」做朋友

以我自己來說,是如何跟煩惱相處、處理煩惱的呢?我其實也花了很多時間,例如「嗔恨」,我花了五、六年時間,學習如何去和情緒、和嗔恨溝通,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我發覺,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其實根本不認識自己的情緒,因為不認識,所以覺得煩惱很可怕,像是個強盜一樣。

而「修行」,就是「練習和煩惱做朋友」。逐漸地,就不再需要壓抑情緒,而是自然而然地、甚至是很歡喜地就能控制住情緒,處理你的煩惱了,這時,你已經和「煩惱」成為朋友了。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這才是「修行」。

這裡說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家中有嚴重的婆媳問題,媳婦終於忍不下去,但又很愛先生,無法開口說要離婚,因此就對婆婆起了殺意,而跑去找一個醫生討論,希望醫生給一些毒藥,把婆婆毒死。

醫生建議,若用藥立刻將婆婆毒死,很容易就被發現,不如將藥慢慢加在飯中,用一年的時間,慢慢毒死比較安全。但醫生還給了一個條件,要這位太太一定要做到,就是往後必須對婆婆很好,隨時面帶微笑,而且言聽計從,這樣婆婆才不會起疑心,醫生說,「不然,我們都會有危險。」

之後,這位媳婦就每天放一點藥在婆婆的飯中,也真的按照醫生所要求,不再像之前擺出臭臉,而是和顏悅色、面帶微笑的去和婆婆相處溝通,剛開始確實是假裝的,但隨著時間過去,關係真的改善了,婆婆也開始對她很好。

這時候她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很喜歡婆婆,一點也不想殺害她了,因此趕緊跑去找醫生問道:「我不想殺害婆婆了,但怎麼辦?之前我放了這麼久毒藥,怎麼辦呀?」

只見醫生微笑地說,「那根本不是毒藥,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藥,所以不要擔心,她不會死的!」。

由此故事,我們知道,人與人的關係,確實是能改善的。總之,我們要學習去控制、去認識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的心,做到之後,就能對治煩惱。光靠壓抑是行不通的,要學習、認識何謂「煩惱」。

■戒、定、慧三學

修持,主要就是「戒」、「定」、「慧」三學的修持,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修持不包括於這三學當中。

一,    戒學:就是正確取捨之道

首先談到「戒」學時,要先了解,我們人類具有分辨善惡、懂得取捨的智慧或道德觀。而取捨方面,也分為「暫時和究竟」兩種,也就是「暫時的利益」和「究竟的安樂」。

例如談到環境生態、大自然時,若只為求眼前的快樂、安樂,很多時候我們就會變得短視近利,而未考慮到未來的生生世世,因此犯下很多過錯,嚴重的破壞了大自然,這就是在「暫時眼前利益」和「長遠安樂」之間,未能做出正確取捨,會產生的問題。

因此對於我們所在的、唯一的這個地球,若要為了後代的子子孫孫著想的話,我們就不應該只將她視為一種消費品,而應視為養育我們的母親一般,去愛護她,而不是再無止盡地消費、使用她。

很多時候,問題不僅是我們錯誤地取捨,更是因為我們過於自私自利,總想到自己,沒有分清楚「自利」和「他利」兩者,而造成很大問題。

舉例來說,為了個人利益,可能因此輕視或忽視其他人利益等,若擴大範圍來舉例,某個國家為己國之利而傷害到其他國家,讓其他國家失去和平安樂,或種族、宗教之間的爭執等等。

而以不同物種來說,人類由於太過重視人類一己的利益,因而破壞了其他生命、物種的棲息地、環境,甚至直接奪取她們的生命等,對其他物種造成巨大的傷害。

因此三學當中的「戒律」就格外重要,因為「戒律」的目的,就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取捨」,在戒律方面盡力去遵守、如法地去「發心」和行持「行為」。扼要來說,「戒學」就是「正確取捨」。

二,定學:少了它,修行就不會進步

接著三學當中的第二個,「定學」,意指「禪定」、「禪修三摩地」的學處。我們很多修行人有時會無法進步的原因,就在於缺乏「定學」。

舉例來說,「止」的禪修。是將我們的心力,專注於一個焦點上,現在我們心力、注意力的焦點總是在向外、不清晰、散亂的狀況中,「止」的禪修是讓我們的心能專注在一個焦點、一個所緣境上,變得非常清晰而有力量,這就是「止」的禪修。

■修「止」,現在是最壞的、也是最好的時代

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當中,若有時間作止的禪修,或許是很好機會,但也可能很難去修,為何說這「現在(二十一世紀)是修「止」的禪修的最糟情況」呢?因為各種娛樂、讓我們散亂的因素,實在太多了,譬如網路、智慧型手機等等,都可說是讓我們散亂的因緣,因此許多人說,在二十一世紀,是不大可能做到「止」的禪修的,太困難了,機會大概是零。

為何如此說?因為修「止」的首要條件,就是「安住在寂靜處」,對初學者而言,外在條件對他來講是重要的,他必須先要到清淨、寂靜之地,再進一步去練習讓心得到寂靜之法,但以現況而言,要找到這樣的寂靜地,相對是困難的。

但是換個角度而言,二十一世紀也可以說是修止最好的時代,因為二十一世紀中,我們每人的生命都非常繁忙,生活中不論是工作或家庭的各種壓力,也確實種繁多,很難讓心靜下來,但相對也因此更需要讓心平靜,這是二十一世紀的情況。

因此我們要做「止」的禪修時,例如大手印止的禪修,不一定要到寂靜處,而是在生活中各種情況中,不論行走或坐時,二六之時(一天二十四小時)中,都可以作止的禪修,這就是「大手印」的禪修教導我們的。

三,慧學:直接解除煩惱的方法

■大手印,就是無造作的將心放鬆

曾經有人問第三世法王噶瑪巴說:「有沒有不靠禪修就能成佛的口訣呢?可否請法王教導我?」這位弟子這樣問,但其實這問題有點過份喔,不禪修就能成佛?怎麼可能呢?不會有這樣的方法的。

但第三世法王卻說:「確實有『不用禪修就能成佛』的口訣,但告訴你也對你沒用,因為就算我告訴你不用修的方式,你仍會刻意地想去修。譬如當我說『請你放鬆、自然安住在自心當中」,你不可能會這樣做,仍會想要去『做』些什麼,因此是不可能有用的。』

因此所謂的「大手印禪修」,就是一種「無修」,不需要禪修、造作,但有時這樣一講,反而很難理解,因為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人總是想「做」些什麼。

我們都知道,人的心如同猴子一般,總是習慣於這種去造作,想去做什麼、想分析什麼,總是停不下來,而帶來很多麻煩。

因此就算老師告訴你一個法門,說這法門就是「放鬆」、「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跟你自己在一起就好」,但弟子一聽,仍會覺得無法因此放鬆,因為我們太習慣於「不放鬆」,總是想要做些什麼。若聽到「什麼都不用作」,反而會覺得不太放心,覺得這教法太簡單了。

因此,為什麼這種禪修很困難?就是因為它太簡單、太容易了,我們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因此,當我們談到「大手印」的修持時,就是改變我們平常的習慣、那些「總是想做些什麼、想些什麼」的造作習慣,而去進入一種不造作的、自然的安住狀態,這就是「大手印」的禪修。

■禪修,就是「回到自然的狀態」

修「止」的禪修時,方法是很多的,例如專注在自己呼吸上。很多人都喜歡這個方法,為什麼呢?因為「呼吸」是很自然、平常就在做的事情,由於如此普通、平常,因此若能安住於此,本身就具有意義,代表「禪修並不是脫離現實的另外一件事情,而就是回到自然的狀態」。

但是有些人在做呼吸禪修時,會太刻意,一心想著「喔!我在禪修」,結果連平常的呼吸也變得故意,太用力了,他們真的忘了,平常隨時都在呼吸,因此就繼續放輕鬆安住、專注在自然的呼吸上,僅僅是覺知著你的呼吸就好。

但我們卻會想得太多,想說要用力呼吸等等,就好像打針一樣,越是說不痛不痛,就會覺得越痛。

或許佛陀不要告訴我們「要放鬆」還好,越說「放鬆」,我們就越緊繃,或許說「不要放鬆!」,我們反而會放鬆。有時光是聽到「放鬆」,反而會讓我們更加緊繃、有壓力,或許未來不再用「放鬆」兩字。

還有我們都有「妄念」,當我們想專注在念頭上、想安住在一個妄念上時,會覺得很困難,因為第二個妄念立刻出現,讓我們無法安住在第一個上,搞亂了,心中還因此有些罪惡感。

其實這些都是不必要的擔心,當出現任何妄念時,就覺知著那個妄念,即使無法長久覺知在那個妄念上,也沒有關係,就讓妄念一個一個出現,覺知妄念的這種來來去去,就可以了。

■妄念生起時,單純覺知它,妄念就會失去力量

同理,當我們談到「止」和「觀」的禪修時,兩者之間是有次序性、因果關係的,這次序是不能混淆的。修持大手印禪修時,也會談到「止觀雙運」,經典中會看到何謂「止」和「觀」的各種解釋,此處就不多說,僅以實際修持面來分享,譬如經典上講得非常複雜,止有哪些禪修標準等等,那些我們就不多說。

要如何去修持「止觀雙運」?舉例而言,當你生起妄念、生起嗔心時,對於這些念頭,我們不必過於恐懼、不需刻意排除;同樣的,也不需要去跟隨或隨之起舞。這裡我們要看妄念的本質、自然狀況是什麼,心就覺知著這個念頭,安住在本然狀態中。

總之在念頭生起的過程中,「覺知」至為關鍵,要去看著、覺照著這個妄念的本質。

但此時會談到「妄念的本質」,此時不需要去分析「妄念的本質是什麼?」,只要很直接、直觀的覺知著,不需要刻意去分析是否為空性等,就只是看著。

若能做到,任何妄念煩惱都會因此失去力量、如同失去靠山一般。如果妄念真有其實質,當然難以處理,但當你覺知它後,妄念就如同一個無憑無據的說謊者一般,就會變得越講越無力、越講越小聲,慢慢地自己不見了。

因此,當我們產生負面情緒時,不需要感到恐懼或緊張,只需單純看著它,覺知著它生起的過程和狀態,此時這個負面情緒就會變得像是個說謊者一樣,因為被看穿了,你的負面情緒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就不再有力量,變得微弱。

當然我們還做不到「根除煩惱」,但當我們試圖降伏負面情緒時,這種覺知會發揮很大作用。因此當大手印談到「止觀雙運」修持時,當你安住心的本質中,同時覺知著,在心很平靜中認識到妄念的本質,就是「止觀雙運」。

以上是談到「戒定慧三學」的第三個「慧學」,也就是幫助我們根除煩惱、直接對治煩惱的方法,也就是「智慧」。

「智慧」不僅是一種理論和哲學,而是一種可以親身體驗,且必須經過實際經驗而體會到的情況,這才是此處所談的「智慧」。

■證悟大手印,需具備弟子的虔敬和上師的大悲

總之講到「大手印」,在座大部分都是第十六世法王弟子,也親近過很多噶舉上師,包括很多我所恭敬的上師們,你們也是他們的弟子,我不需要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因此,你們可能比我還資深呢,我若在此裝模作樣的說著「大手印」,可能也不大好看,但因為課程上有此安排,因此我也在此分享了。

總之,所謂「大手印的證悟」,如同剛剛所談,我們一般在世俗上,會努力做很多研究、分析等工作,但「大手印」很難藉由這些世俗途徑來得到,大手印的證悟,必須具備「弟子的虔誠心」和「上師的大悲心」,才有可能成就。

下午有「八十四大成就者」的灌頂,這些大成就者們同樣是具足了上師的大悲及弟子的虔誠,而以此得到成就。

但當我們在談到藏傳佛教的「上師」時,有時會講得過於嚴厲,讓人有點恐懼,感到有壓力,不論是上師給的壓力或自己想的,總之會有一些誤解,覺得上師過於嚴厲,而讓弟子心生恐懼。

■「上師」是最好的朋友,是自己心靈的一部分

其實「上師」就是「善知識」,是你可以非常親近,並完全寄託的那種朋友,不是酒肉朋友,而是向善的、法上的朋友,而密乘上的指的「上師」,更是弟子百分百可以相信、寄託的摯友,我們在修持密乘、依止上師時,應該秉持這種觀念,而不是對上師感到恐懼和害怕。

歷史上有很多師徒關係的典範。在過去年代中,師徒關係非常親近,每天會有一些佛法上的討論,弟子會向上師報告修持狀況,師徒之間是共同處理煩惱的關係,並不是上師高高在上、命令弟子要做這做那,要發誓等等,這樣的師徒關係是非常緊密的,此時的「上師」就有點類似你的一部分,不再是另外一人,而已經化為自己心靈的一部分了,我覺得這樣的關係是很好且很重要的。

現在的師徒關係則會有一些問題,首先,上師不知在何處,距離很遠,可能上師在亞洲、弟子在歐洲等;但講回來,有時候,「外在的距離」並非重點,關鍵是「內心不能有距離」,不然即使身體在一起、心靈很遙遠的話,也是毫無用處的。

師徒之間,不應該建立在一種壓力、恐懼上,或想得過於複雜,師徒關係並不複雜。先講至此,之後要給予四加行簡軌的口傳。

■四加行簡軌口傳

對於這個版本的四加行簡軌,我先做一些簡短介紹:傳統上有一個長軌,相對於此,我們稱現在要口傳這個法本為「短軌」──作者,是一個神秘人物吧。

我當時會編撰這部四加行簡軌,可能是為了我自己吧,有一年有法友請法,請我解釋四加行,包括如何觀修、唸誦等,但當時課程只有三天,若以傳統長軌而言,就算要唸完都有點困難,更不用說解釋,因此就想說,可能需要編輯一個短軌,對比較繁忙的行者或佛弟子學生,因為沒有太多時間去唸誦長軌,因此相信短軌會對他們有些幫助吧!

我還是鼓勵大家去做傳統的、傳統的四加行,而不要因為短軌是我編輯,就比較喜歡新的版本,一股風潮似的去修持我編撰的四加行,我還是鼓勵大家去修持傳統長軌,當然還是由你自行決定。下午會給予灌頂和皈依。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